入秋的长安街格外热闹,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路边的槐树叶上,街角的早点摊就冒着热气开张了。
卖胡饼的王老汉掀开蒸笼,白胖的馒头滚出麦香,他嗓门洪亮地吆喝:“刚出锅的热馒头!
就着新腌的土豆丝,管饱!”
“给我来两个!”
穿短打的后生挤上前,手里攥着几枚铜钱,“王大爷,您这土豆丝真绝,脆生生的,比去年的萝卜条下饭多了!”
王老汉笑得眼角堆起褶子:“那是!
如今谁还顿顿啃萝卜啊?
你瞧街对面李婶的摊子,蒸地瓜、烤土豆,卖得比我这馒头还快!”
顺着他指的方向,果然见李婶的摊子前围了不少人,竹筐里堆着黄澄澄的烤土豆,表皮焦脆,掰开能看见沙面的瓤,混着淡淡的焦香。
一个背着书包的小童举着半块地瓜,含糊地说:“娘,这地瓜比糖还甜!
先生说,这都是摄政王府推广的好东西呢!”
小童的娘笑着给她擦嘴角:“可不是嘛。
前两年闹旱灾,家里连米糠都掺着野菜吃,你弟弟还饿得首哭。
如今好了,地里种上土豆地瓜,一亩地收的顶过去五亩,仓里的粮食装不下,连你爹在工坊挣的工钱,都能给你扯新布做衣裳了。”
正说着,街尾忽然传来铃铛声,一辆装饰雅致的马车缓缓停下,车帘掀开,露出苏云清素净的侧脸。
她身边的丫鬟跳下马车,往新开的“云味坊”挂起木牌,牌上写着三个娟秀的字:“奶茶铺”。
“这是什么新鲜铺子?”
路过的妇人好奇地探头,“奶茶?
是用牛奶做的茶吗?”
苏云清笑着掀帘下车,身上的素色襦裙沾了点风尘:“正是。
用新鲜牛乳煮的,加了点红糖和炒香的青稞,暖身子的。
您要不要尝尝?
今日开张,前五十位客人免费。”
“真的?
那我得尝尝!”
妇人拉着身边的同伴凑上前,“说起来,我家那口子去年在庄子上种土豆,收了西千多斤。
今年开春就盖了新房,还买了头耕牛呢!
这都得谢王爷和王妃您啊!”
旁边卖菜的张婆也凑过来,篮子里的土豆个个滚圆:“可不是嘛!
我家孙子以前面黄肌瘦的,自从顿顿能吃上土豆炖肉,如今壮得像头小牛犊!
王妃,您这奶茶要是好喝,我天天来给您送最新鲜的土豆!”
苏云清被逗笑了,让丫鬟端出试喝的陶碗:“您尝尝这个。
其实啊,能有好日子,是大家自己肯干。
去年冬天我去城郊看,好多人家都在翻地准备种春土豆,连七十岁的老爷爷,都扛着锄头下地,这才换来今年的大丰收。”
“那也是您带的好头!”
刚买完胡饼的后生凑过来,捧着碗奶茶喝得眉眼发亮,“王妃您不知道,去年冬天雪大,官府开仓放的救济粮里,就有土豆干和地瓜粉,煮着吃顶饱,村里没一个人饿肚子。
开春后大家就琢磨着,这么好的东西,说什么也得种好!”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几个孩童举着风车跑过,领头的小童手里还拿着个烤土豆,边跑边喊:“去看新粮入仓啦!
官府说,今年的土豆要堆成山呢!”
街上的百姓都笑着往城西粮仓的方向望,那里正传来“咚咚”的鼓声。
按规矩,新粮入仓时要击鼓报喜。王老汉拍着大腿笑:“听见没?这鼓声,比去年响多了!
我家那二小子就在粮仓当差,说今年的土豆收得太多,库房都不够用,正盖新仓呢!”
李婶端着刚出炉的烤土豆走过来,往苏云清手里塞了一个。
“王妃您尝尝,这是今年的新土豆,沙面的。
您开这奶茶铺,往后我天天给您送热乎的烤土豆当配食,不要钱!”
苏云清握着温热的土豆,看着街上往来的人脸上都带着笑意,心里暖融融的。
她想起刚穿越时,看到百姓啃着树皮逃难的模样,再看看如今这烟火气十足的长安街。
忽然觉得,那些在田埂上挥洒的汗水,那些在产房里熬过的疼痛,都值了。
“老板娘,再来一碗奶茶!”
有客人在铺子里喊。
苏云清笑着应道:“来啦!”
转身时,正看见萧玦牵着两个学步的孩子站在街角,萧承安手里举着个小风车,萧明玥被他抱在怀里,手里攥着半块地瓜,看见她就咯咯地笑。
阳光穿过槐树叶,落在他们身上,也落在满街百姓的笑脸上。
远处的粮仓鼓声阵阵,近处的奶茶铺飘出甜香,这日子,就像锅里慢慢熬着的奶茶,温吞,却满是甜意。
(http://www.220book.com/book/SD9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