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大小不一的陶窑如同沉默的巨兽,日夜吞吐着火焰与浓烟。
鹿源成了当之无愧的“窑主”,他带领着几个心灵手巧的兽人,包括几个对泥土有特殊亲和力的雌性,负责黏土的筛选、陶坯的捏制、阴干和最终的入窑烧制。
他温吞的性格在泥土面前变得异常专注和自信,那些在他手下诞生的陶器,形态越来越规整,纹路也越来越精美。
他甚至尝试着用不同颜色的矿物粉末在陶坯上绘制简单的图案,烧制出带有原始美感的彩陶。
而狼荣,则成了鹿源最“忠实”的柴火供应商兼窑炉保安。
他带领的狩猎队在保证部落肉食供应的同时,总会额外带回大量耐烧的硬木。
他不再对鹿源“玩泥巴”表示不屑,反而会在鹿源专注于某个复杂陶坯而忘记吃饭时,黑着脸把烤好的肉块塞到他手里;会在窑炉火力需要猛攻时,亲自带着狼族队员以最快的速度将硬木塞进添柴口,动作迅猛精准。
两人的互动依旧带着狼族的粗犷和鹿族的温吞,但那份无需言说的默契和空气中流淌的、若有似无的暧昧,连最迟钝的兽人都能感受到几分。
“狼荣队长,这块黏土的颜色好像不太一样?”一次,鹿源拿着一块微微泛红的黏土,有些犹豫地递给刚送完柴火的狼荣看。
狼荣接过来,装模作样地掂量了一下,粗糙的手指在上面着(完全无视了可能会沾上杂质的问题),煞有介事地点头:“嗯,是有点红。烧出来会不会更好看?”他那双锐利的狼眼其实根本分辨不出细微的颜色差异,但看着鹿源期待的眼神,他下意识地就想给予肯定。
鹿源被他认真的样子逗笑了,眉眼弯弯:“也许吧,我试试看。”
那笑容干净明亮,让狼荣的心跳又不争气地快了几拍,只能掩饰性地咳嗽一声,转身去“巡视”窑炉了。
只是转身时,嘴角那抹压不住的笑意,暴露了他内心的愉悦。
苏洛言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知识的系统化上。
陶器的普及彻底改变了部落的饮食方式。
煮食变得更加方便卫生,各种菌菇野菜汤、混合着肉块的浓汤成了日常。
苏洛言指导雌性兽人用陶罐尝试腌制肉干和咸菜,延长食物的储存时间。
最让兽人惊喜的是,苏洛言用密封性良好的陶瓮,开始尝试酿造果酒。
“把熟透的‘灯笼果’和‘黑莓’捣碎,加一点干净的河水,然后封存起来……”苏洛言指挥着几个好奇的雌性,将处理好的浆果混合物装入大陶瓮中,用湿泥和兽皮仔细封好口,“放在阴凉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就能变成甜甜的、喝了会让人开心的水。”
“会开心的水?”兔亚眨着红宝石般的眼睛,充满向往。
“嗯,就像……吃了特别甜的果子那种感觉。”苏洛言笑着解释。
兽人们对这种神奇的变化充满了期待。
同时,雨季后暴涨的河水退去,在河滩上留下了新的馈赠。
苏洛言在一次巡视时,惊喜地发现了一片被洪水带来的、长着修长叶片和沉甸甸穗子的植物。
穗子颗粒,呈现的金黄色。
“这是……黍?”苏洛言蹲下身,小心地捻开一颗穗子,里面是的米粒状果实!虽然和他认知中的水稻、小麦不同,但这绝对是谷物!
“鹿源!快来看!”苏洛言激动地喊道。
鹿源闻声赶来,仔细辨认后,眼中也放出光彩:“苏洛言大人!这是‘金穗草’!以前洪水后偶尔也会出现,但很少这么大一片!它的籽粒很小,我们以前也采过,但吃起来很麻烦,又硬,大家都不太喜欢……”
“不喜欢?”苏洛言拿起一颗果实,用指甲掐开,露出里面白色的胚乳,“这可是好东西!晒干后去掉外壳,可以煮粥,可以磨成粉做饼子!比光吃肉和果子更能填饱肚子,也更容易储存!”
他仿佛看到了农耕文明的曙光在兽世的地平线上初露微光。
他立刻组织人手,小心翼翼地收割这些珍贵的“金穗草”种子,准备进行晾晒和初步脱粒试验。
★
部落中央的空地上,苏洛言用烧制的陶板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展示墙”。
他将兔亚记录的植物图样、鹿源绘制的可食用植物分布图、以及他自己整理的基础文字数字、简单名词、动词,都用炭条清晰地刻画在陶板上,固定在木架上。
这里成了部落的“知识角”,兽人们闲暇时都会过来看看,互相交流。
兔亚、鹿源、狼荣三位“老师”也越发称职。
兔亚的“启蒙班”规模扩大了。
她克服了最初的胆怯,用苏洛言教的方法用树枝在沙盘上练习,耐心地教导新来的幼崽和成年兽人认字写字。
她温柔的声音和清晰的讲解,让枯燥的学习也变得有趣起来。
甚至有几个年长的雌性兽人也加入了学习的行列。
鹿源的“生活知识课”内容越来越丰富。
除了辨认植物、蘑菇,他还开始教授如何利用简单的草药处理外伤,苏洛言结合现代医学常识和他对本地草药的观察进行的指导,如何在雨季寻找干燥的引火物,如何利用动物的筋腱和骨针缝制更合身的兽皮衣。
他的课堂常常在部落附近的林地中进行,实践性极强。
狼荣的“狩猎与生存技巧”课则充满了野性的力量。
他不仅教授追踪、伏击、配合的技巧,更着重强调在野外识别危险、规避毒虫猛兽、寻找水源和临时庇护所的能力。
他的教学方式首接而粗暴,常常让新学员吃尽苦头,但效果显著。
令人意外的是,鹿源偶尔也会出现在他的课堂上,安静地在一旁观察记录,狼荣则会不自觉地放慢动作,讲解得更加详细。
——
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而尖,茎首立,高可达一丈余,子实有黏和不黏两种,统称为黍,黏者适合酿酒,不黏者适合做饭。
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一种旱地作物,适合在高燥的土壤中生长。
用途:黍子可用于酿酒、制作糕饼和煮粥,黄米可以用来做饭,秸秆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
(http://www.220book.com/book/SDI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