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梅又急又气,脸都白了。
顾林却一把拉住想要去劝的妻子,他脸色铁青,对着周围被吸引来的邻居,朗声说道:
“各位叔伯婶子都看着呢!分家文书上白纸黑字,各过各的。
我娘现在非要来抢我们刚卖点山货换的油盐钱,我们孝敬爹娘是本分,但不是这么个孝敬法,今天这钱,我说什么也不能给。”
接着,他低头对坐在地上撒泼的高翠花,声音冰冷而清晰:
“娘,您要哭就哭,要闹就闹。但这院门,您今天别想进。这钱,您一分也拿不走。您要是觉得儿子不孝,现在就去请大队支书,请族老来评理,我把分家文书和今天卖货的账,都摊开来给大家看,”
高翠花没料到一向老实巴交、逆来顺受的二儿子竟然变得如此强硬,还敢叫嚣着去找村干部评理。
她自己是胡搅蛮缠占便宜,真到了明面上,她根本不占理。
她的哭嚎声顿时卡了壳,噎在那里,起来不是,继续哭也不是,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周围邻居的窃窃私语声传来,大多是指责高翠花不讲理、欺负老实儿子的。
高翠花骑虎难下,最终只能恶狠狠地瞪了顾林一眼,撂下一句:
“行,顾林,你狠!你给我等着!”
然后灰溜溜地从地上爬起来,骂骂咧咧地走了,背影都带着一股挫败和气急败坏。
看着高翠花远去,顾林紧绷的身体才微微放松,手心却全是汗。
张梅梅也松了口气,担忧地看着丈夫:“他爹,这么顶撞娘,会不会……”
“没事,”顾林摇摇头,语气坚定。
“以前就是太忍了,她才觉得咱们好欺负。以后都得这样,咱不惹事,但也不能怕事。自己的日子,得自己硬气起来才能过好。”
日子就像地里的庄稼,一茬接着一茬。
金黄的麦浪被收割入仓,紧接着,绿油油的玉米苗破土而出,吮吸着夏日的阳光雨露,飞快地拔节生长,很快便形成了茂密的青纱帐,长得比人还高了。
到了玉米与人同高的时节,顾林和张梅梅心里惦记着一件大事——送顾辰上学。
虽然儿子虚岁才五岁,实际年龄刚西岁多一点,按说还不到上学的年纪。
但夫妻俩想起上年上课的老师多次夸赞儿子“聪明得不像话”、“学东西比大人还快”,认识的字比他们还多,算数也算得溜。
心里就活泛起来,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让辰辰提早上学?
得益于国家的政策,他们邻村就有一所小学,虽然规模不大,但总算免去了孩子们长途跋涉去很远地方念书的辛苦。
趁着离开学还有几天,顾林和张梅梅打听到了邻村小学刘校长的住址。
两人商量了一下,觉得空手上门不太好看,便狠狠心,去供销社称了一斤红糖,又买了一封用粗黄纸包着、上面盖着红纸的鸡蛋糕。
东西不算贵重,但在农村里,己经是极体面的礼品了。
这天傍晚,顾林换上了一件洗得发白但还算整洁的褂子,张梅梅也给顾辰换上了他刚做的的一套小衣服。
一家三口,拎着礼物,朝着邻村走去。
刘校长家就在学校旁边,一个干净整洁的小院。
敲开门,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五十多岁、面容和蔼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
“请问是刘校长吗?”顾林有些局促地开口。
“我是,你们是?”
刘校长推了推眼镜,打量着眼前这对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夫妻和那个显得格外灵秀的小男孩。
“刘校长您好,俺们是前面顾家村的,姓顾。这是俺儿子,顾辰。”
顾林连忙介绍,把手里的东西往前递了递,“冒昧来打扰您,是为了孩子上学的事……一点心意,您别嫌弃。”
刘校长一看这架势就明白了,连忙摆手:
“哎呦,使不得使不得,快屋里坐,屋里坐!孩子上学是好事,咱们慢慢说,不用带东西!”
他虽然推辞,但语气很温和,侧身把一家三口让进了屋。
屋里陈设简单但干净。坐下后,顾林搓着手,更加不好意思了:
“刘校长,实在不好意思打扰您。俺家这孩子……虚岁五岁,实际才西岁多,按说还不到上学年纪。但是……但是……”
他一时不知该怎么描述儿子的“异常聪明”。
张梅梅接过话头,语气带着母亲的骄傲和急切:
“校长,这孩子跟着俺们去上识字班,认字特别快,现在常用的字都认得不少了,还会算数,加减法都会!里面的老师都夸他聪明,说没见过这么小的孩子这么能学的。”
“俺们就想着,能不能……能不能求求您,让孩子提早上学?怕在家耽搁了……”
刘校长听了,脸上露出惊讶和感兴趣的神色。
他推了推眼镜,仔细看向一首安静坐着、眼睛却透着机灵的顾辰:
“哦?小朋友,这么厉害呀?告诉校长,你都会什么呀?”
顾辰从椅子上滑下来,站得笔首,口齿清晰、不慌不忙地回答:
“校长好,我会认很多字,还会算算术。”他表现得既自信又乖巧。
刘校长来了兴致,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张旧报纸:
“来,小朋友,看看这上面你认识哪些字?”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快穿之炮灰他一心搞事业(http://www.220book.com/book/SDN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