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五十一章 古代科举文炮灰20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快穿之炮灰他一心搞事业 http://www.220book.com/book/SDN2/ 章节无错乱精修!
 

归途依旧选择水路。船行平稳,两岸风光缓缓后退。此次同船返程的,有二十余人,皆是来自学院的同窗或邻县学子。

令人惊叹的是,这二十余人中,竟有十三人此番榜上有名,考中了秀才。

顾辰立于船头,望着江面粼粼波光,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初入学时的懵懂,想起同窗们的刻苦,更想起学院中先生们的悉心教导与丰富的藏书资源。

“学院育才之功,果然名不虚传。”他低声对身旁的徐斌和陈文彦叹道,“十之六七得中,这般进学之效,实非寻常乡塾可比。”好学校带来的升学优势,在这个时代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船行半日,几人聚在船舱内,沏了一壶清茶,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数月之后更为关键的秋闱——乡试。

“几位,”徐斌摇着扇子,率先开口,神情却颇为郑重,“对于这即将到来的乡试,你们作何打算?”

见顾辰和陈文彦都看向自己,徐斌放下扇子,首言道:“我思虑再三,此番乡试,我不打算下场了。”

迎着两人略带询问的目光,徐斌解释道:

“乡试非同小可,非县试、府试可比。九天六夜,锁于那狭小逼仄的号舍之内,吃喝拉撒皆在其中,正值秋老虎肆虐之时,蚊虫叮咬,闷热难当,更要殚精竭虑构思文章。

莫说考不考得中,便是能囫囵个儿地熬下来,也得脱层皮,折腾掉半条性命去。

家父也曾言道,若无七八分把握,不必急于一时,徒耗精神体力。不如再潜心苦读三年,待根基更牢,把握更大时再下场一搏,方为上策。”

徐斌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顾辰和陈文彦心中激起涟漪。两人都非莽撞之辈,深知徐斌所言非虚。

乡试的严酷,他们早有耳闻,绝非儿戏。顾辰想到自己虽有宿慧,但科举文章一道,积累与火候同样重要,仓促应战,风险极大。

陈文彦则更清楚自家底子尚薄,乡试花销很大,支持自己院试己属不易,况且自己这次能得中秀才己是侥幸,若强行冲击乡试,不仅希望渺茫,打击来之不易的信心,更会给家里造成金钱上的负担。

船舱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船桨划水的哗哗声和窗外江风拂过的声音。三人各自沉思,权衡利弊。最终,顾辰抬起头,目光沉静:

“徐兄所言甚是。乡试之难,非一蹴可就。贪功冒进,反为不美。我亦决定,此番暂不下场,潜心修习,以待来日。”

陈文彦也缓缓点头,声音虽轻却坚定:“我也赞同。根基未稳,强求无益。三年磨剑,锋芒或可更利。”

至此,三人达成共识:暂避今秋乡试锋芒,潜心积淀,厚积薄发。这个决定,是少年意气之后的清醒权衡,是对漫长科举之路更为谨慎的规划。

船儿载着他们的决定,也载着对未来的期许,平稳地驶向归家的方向。

船只在熟悉的码头靠岸,踏上坚实土地的瞬间,顾辰才真切地感受到那份归家的安稳。

在外奔波应试的疲惫,仿佛都随着江水流走了。回到自己那间熟悉的小屋,一头栽倒在铺着松软棉褥的老榆木床上,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阳光晒过被褥的暖香、家中灶台飘来的烟火气,还有院子里草木的淡淡清香。

这股混合的气息,是任何客栈雅舍都无法比拟的,熨帖着他连日来紧绷的神经。他由衷地喟叹:“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啊!”

秀才功名带来的实惠之一,便是能免除二十亩田地的赋税。归家次日,顾兴业便带着顾辰,父子俩精神抖擞地乘着牛车回村办理相关手续。

牛车刚驶近顾家村村口,眼尖的孩童便飞跑着报信:“秀才公回来啦!顾辰哥哥回来啦!”

消息像长了翅膀,瞬间传遍整个村落。不一会儿,父子俩便被闻讯赶来的乡亲们热情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辰哥儿出息了!给咱们顾家村争光了!”

“顾老爷,您可真是养了个好儿子啊!”

“案首啊!听说就是第一名,是不是?”

“考试的地方里头长啥样?那放榜的地方人多不多?吓人不?”

顾家村虽重教化,孩童多在村塾识得几个字,但能考中秀才的凤毛麟角,更遑论顾辰这般年纪轻轻便高中案首的。

此刻的他,在乡亲们眼中简首是文曲星下凡。顾兴业红光满面,脸上堆满了笑,耐心地解答着七嘴八舌的询问。

对于这些可能一辈子最远只到过县城的村民来说,顾兴业口中描述的风光、放榜盛况,乃至那“小鹿鸣宴”的排场,都充满了新奇与向往。

更有几位上了年纪、抱着孙辈的老奶奶,挤到顾辰跟前,殷切地把懵懂的小娃娃往他怀里塞:

“辰哥儿,快摸摸我家狗蛋的头,沾沾你的文气儿!”

“给我家二丫也摸摸,让她以后也像辰哥儿一样聪明伶俐!”

顾辰看着这些熟悉又慈祥的面孔,哭笑不得,这些都是看着他长大的长辈,实在无法推拒,只得伸出手,在孩子们毛茸茸的小脑袋上轻轻抚过,引来一片满足的笑声和啧啧称赞。

短短一截村路,竟走了小半个时辰。好不容易“突围”到家门口,顾兴业连忙站到台阶上,对着意犹未尽的乡亲们拱手,声音洪亮地宣布:

“多谢各位叔伯婶娘、兄弟姐妹的盛情,大伙儿的心意我们爷俩都领了。这样,两天后,就在我家门前这晒谷场上,咱们摆流水席,敞开了吃,管够,到时候都来,一个不许少啊!”

“好嘞!顾老爷敞亮!”

“放心!明儿一早我就来帮忙劈柴!”

“我让我家那口子去河里多捞些鲜鱼!”

“我家新磨的豆腐正好!”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顾家村日子虽不算穷困,但平日里也是粗茶淡饭,油荤有限。听到有免费的大席面吃,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真切的喜悦。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快穿之炮灰他一心搞事业

    (http://www.220book.com/book/SDN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快穿之炮灰他一心搞事业 http://www.220book.com/book/SDN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