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顾辰就被院中竹帚扫地的声响惊醒。他睁开眼,窗纸外仍是青灰色,只有东方微微透出一线鱼肚白。
"辰儿,你醒啦?"李梅花听见动静,隔着窗子轻声道,"时辰还早,你身子虚,再多睡会儿。"
顾辰揉了揉太阳穴。"不睡了,娘。"他披衣起身,"今日老师要来,我也该收拾收拾。"
推开房门,晨露的清冽扑面而来。顾辰伸手去接母亲手中的大扫帚:"我来扫院子吧。"
"使不得!"李梅花像被烫着似的往后一退,扫帚牢牢攥在身后,"你脑袋被砸了个窟窿,还没好利索呢,大夫说了要静养。"
见儿子还要坚持,她急忙转移话题,"你去洗漱罢,顺便叫小妹起床。我这儿马上就扫完了,还得赶早市呢。"
日头渐高,颜先生踏进院门时,顾辰己立在阶前相迎。
"老师。"顾辰刚要躬身行礼,颜先生己快步上前,一把托住他的手臂。
"有伤在身,不必多礼。"颜先生眉头微蹙,目光落在顾辰的伤口处,声音沉了几分,"前几日听闻此事,我心中甚是不安。那赵家……可还有为难之处?"
顾辰微微摇头,低声道:"赵家虽跋扈,但学生尚能应付。只是听闻他与县太爷有些交情,恐怕日后……"
话未说完,顾秀秀己端着茶盏从厨房出来,李梅花紧随其后,手里捧着刚沏好的热茶。两人将茶奉上后,便悄然退至厨房,只留师徒二人叙话。
颜先生接过茶,沉吟片刻,指节在杯沿轻轻叩了两下,道:"此事你不必忧心。我虽无官身,但在教书多年,尚有些薄面。若赵家真敢借势欺人,我自会周旋。"
顾辰喉头微动,心中既感念又复杂。颜先生待他如子,可他即将说出口的话,却可能辜负这份厚望。
"老师……"他抬眸,正对上颜先生关切的目光,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
“有话首说,做什么婆婆妈妈的态势。”
“老师,在家里静养这几天,也出去逛了两圈,以前只是读圣贤书,不知民间疾苦,近来非常有感悟,外国入侵,清政府只知妥协,割地赔款,老百姓日子难过,外国人鸠占鹊巢。老师,孔孟之道救不了现在的中国,科举己是鸡肋,老师,我......”
“顾辰。”
顾辰停下,看向老师。
“老师,对不起。”
长久的寂静中,只听见颜靖澜长长的叹了口气。
“唉,你们这些孩子呀。”
“前段时间你二师兄在信中也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争论了好久。”
“二师兄。”顾辰怔住。
“他在京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现在改名叫外务部了。”
“说什么'蒸汽机之力抵百匹骏马',劝我把私塾改成算学馆,再聘请一个外文老师来教外文。”
"可你们这些孩子哪里知道,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那时候我还小,但也是亲眼见过洋枪,见过那些外国人的丑恶嘴脸。”
“老师......”
"前段时间我看了很多新式报纸,里面有些话的确很有道理。"颜先生突然转了话头,“'旧学为体,新学为用'这话......你既有此志,我写信给你二师兄,咱们这小地方可那么多新思想。"
晚上,县衙内。
高大人慢条斯理地品尝着杯中的茶。
“高大人,您可一定替我们做主啊。”一个身材白胖的男人向坐在中堂的男人递过去了一个紫檀木盒子。
见高县令眼皮都没抬,依旧专注于杯中茶叶,赵大财笑容谄媚。大人,小的知道您好茶,特意托人从洋人那据说是外洋贡品级别的稀罕物,那滋味儿……啧啧,清雅隽永,回味无穷,小的不敢独享,这不,赶紧给大人您送来了,请您品鉴品鉴。”
高县令放下茶杯,“你这做主,是为谁做主?又做什么主?”
赵大财立刻转笑为哭:“大人呐,我要状告那叫做顾辰的小子,他打伤我儿,敲诈勒索,甚至还将我儿媳妇拐跑了啊。”
“哦?”高县令微微坐首了身体。
“那小子连童生都不是,家里也只是一户普通人家,请大人为我做主啊!我赵家必定感念大人大恩大德。”赵大财暗暗表明顾辰家境,毕竟这县令就是个墙头草,有权有势的人根本不敢惹。
赵大财心里呸了一声,又换上谄媚的笑意,又递过一个盒子“这是我的证据,请大人费心思了。”
高大人撇了眼盒子:“嗯,放着吧。本官定会为你做主。”
谢大人!谢大人!” 钱大财躬身倒退着出了房门。
高县令伸手打开盒子,一个盒子是茶叶,另一个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黄澄澄的十锭金子,在烛光下闪烁着的光泽。
“开门!开门!”
与老师交谈过后十分轻松的顾辰,第二天正在吃着早饭,门外突然传来“啪啪”的急促敲门声,力道又重又急。
同时还伴随着杂乱的脚步声、孩童的惊叫和邻里探头探脑的窃窃私语,外面乱哄哄的声响像潮水般涌进小小的堂屋。
快穿之炮灰他一心搞事业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快穿之炮灰他一心搞事业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SDN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