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0章 功德金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哪吒:我在封神摆烂成大佬 http://www.220book.com/book/SEG2/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太阳高照,陈塘关的土地在阳光下泛着刺目的白,像撒了层碎盐。

哪吒蹲在田埂上,捏起一把土凑到鼻尖,咸涩的气息呛得他皱眉。

筑堤后,海水虽不再倒灌,可被淹过的田地早成了盐碱地,撒下的稻种发了芽便蜷成枯黄的细针,百姓们蹲在田边,眼神比地里的土还灰。

“这破地,种啥死啥。”有个老农把锄头往地上一摔,豁了口的草鞋在土上碾出个浅坑,“还不如去海里捞鱼,死了也落个全尸。”

杨婵正蹲在不远处,把陶罐里的淡水一点点浇在秧苗根上。清水渗进土里,很快浮起一层白沫,她指尖沾了点沫子尝了尝,眉头蹙得更紧:“盐太重了,得引活水来冲。”

“引?引哪的水?”哪吒忽然站起来,望着远处干涸的河道,喉结滚了滚,“上次让龙王下雨,他说天庭没有旨意,一滴水都不肯放。”

杨婵没接话,只是把陶罐递给身边的孩子。那孩子叫小石头,爹娘被海妖拖走后,总跟着他们跑前跑后。他捧着陶罐,小声说:“杨姐姐,我爷爷说,以前这地里能种出红苕,可甜了。”

“会的,”杨婵摸了摸他枯黄的头发,指尖温柔得像春风拂过,“咱们一定让它再长出红苕来。”

那天下午,两人扛着锄头往山里走。杨婵说她在护堤时见过山涧,说不定能找到水源。山路崎岖,哪吒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看她——她的裙摆被荆棘勾破了个洞,却浑然不觉,只顾着用混天绫捆扎路上捡的枯枝,说能烧火温盐水。

“喂,”他忽然停下脚步,把乾坤圈解下来塞给她,“拿着,别摔了。”

乾坤圈大金光在她掌心温温的,她抬头时,正撞见他耳尖泛着红。“你不用吗?”

“我有方天画戟。”他转身大步流星往前走,声音闷闷的,“笨手笨脚的,别又像上次那样摔进泥坑。”

她望着他的背影笑了,红绸悄悄缠上他的脚踝——山路湿滑,这样他就不容易打滑。哪吒察觉到了,脚步顿了顿,却没甩开。

山涧藏在乱石丛后,水少得可怜,只够勉强填满两个陶罐。杨婵蹲在涧边,用手掬起水尝了尝,眼里闪过失望:“太浅了,引不到田里。”

哪吒却盯着涧底的青苔,忽然把方天画戟插进石缝:“这石头是空的。”他让杨婵退后,戟尖在石上敲出“咚咚”的闷响,“下面有水。”

可凿开石头的那天,两人差点吵翻。

哪吒嫌她用混天绫缠石头时太慢,她怨他只会用方天画戟。他气得把戟扔在地上,她红着眼圈说:“你就知道蛮干.....”

“我那不是想快点吗!看着他们骨瘦嶙峋大样子,我的心就一首静不下来、”哪吒梗着脖子反驳,却看见她转身时,红绸从他脚踝滑落,像片被风吹走的红叶。心忽然空了一块,他捡起方天画戟,闷声闷气地说:“……那我轻点凿。”

后来他们找到个法子:哪吒用戟尖在石上凿出一条细缝,杨婵让混天绫顺着缝钻进去,红绸吸水后膨胀,能把石头撑开。那天傍晚,当第一股清泉从石缝里涌出来时,两人都愣住了——泉水映着晚霞,把他的红衣和她的白裙都染成了金红色,像极了堤岸落成那天,百姓们抛向空中的彩绸。

引水的渠要穿过十里滩涂,最难的是要跨过一道断裂的石桥。哪吒想用乾坤圈搭座桥,却发现金圈不变换够长;杨婵试着让混天绫铺成红绸桥,可水流一冲就晃。那天夜里,两人坐在桥边,听着远处百姓的咳嗽声——他们又在喝带盐的海水了。

“我听说,西海有千年冰魄,融了能化出活水。”哪吒忽然说,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枪杆,“我去取。”

“不行!”杨婵猛地抓住他的手腕,她的手冰凉,带着山涧水的寒气,“西海离这几千里,你来回要半个月,百姓们等不起。”她低头看着桥下的淤泥,忽然眼睛一亮,“你看这淤泥,黏度高,要是和稻草混在一起……”

他们连夜召集百姓,用淤泥和稻草编成长绳,她用混天绫缠着绳头往对岸送,他站在桥墩上,用乾坤圈把绳子绷紧。天快亮时,绳桥终于搭好了,可第一股泉水流到桥中间,绳子忽然松了,泉水顺着缝隙漏进淤泥里。

“我来!”哪吒纵身跳到绳桥上,双脚踩着绳子稳住身形,让杨婵把混天绫缠在他腰上。红绸绕过他的腰,连到对岸的木桩上,他像只张开翅膀的红鸟,迎着晨风喊道:“放水!”

泉水顺着渠流过来,冲击在他身上,他却死死攥着绳子,任由水花打湿眉眼。杨婵站在岸边,看着他被水流冲得摇晃,不由的心中一痛。

“哪吒!”她喊他的名字,声音带着哭腔,却异常坚定,“撑住!”

哪吒咧着笑,抬头无所谓的看着杨婵,看见她眼里的光,忽然笑了。

首到渠水顺利流进田里,哪吒感觉双腿麻得像不是自己的。杨婵跑过来扶他时,他故意往她身上倒,闻见她发间的草木香,忽然说:“……比海腥味好闻。”

杨婵的俏脸,神色微怒.....

接下来的日子,田里渐渐有了生气。杨婵教百姓们把稻草烧成灰,撒在地里能中和盐碱;哪吒则带着年轻力壮的汉子,将泥土翻出,蒸发盐分。虽然累百姓们却没抱怨,只是偷偷把仅存的种子藏了起来,等待着有一天.....。

夜里,哪吒坐在田埂上,看着天上的月亮,忽然听见身后有脚步声。杨婵递来个烤红薯,是她用山涧水种的,皮焦里甜。“小石头说,你昨天把自己的口粮分给了他。”

他没接,声音闷得像埋在土里:“我是不是……只会添乱?”

“你看那渠里的水。”她在他身边坐下,红薯的香气漫开来,“要是没有你凿开石头,哪来的水?要是没有你站在绳桥上,水也流不到田里。”她把红薯塞进他手里,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就像你斩老蛟时,要是没有我引活水,你也会被困在毒海里,不是吗?”

他咬了口红薯,甜得有些发涩。忽然看见她的手背上有道新疤,是那天撑绳桥时被石头划破的。他抓起她的手,用舌尖舔了舔那道疤——她吓得缩回手,脸颊红得像地里的红苕。

“我……我看有没有盐。”他结结巴巴地解释,却听见她低低的笑声,像泉水叮咚。

转机出现在一场雨后。

杨婵发现被雨水泡过的地方,长出了丛绿油油的草。她认出那是耐盐的碱蓬,拔起一把根须,发现底下的土竟没那么白了。“有了!”她拉着哪吒往田里跑,红绸飘在身后,像道跳动的火焰,“让百姓们种碱蓬,等它们长高了割下来烧灰,比稻草灰管用!”

可种子不够。

杨婵想起护堤时,在礁石缝里见过野生的碱蓬籽,便要去采。那天风浪很大,哪吒不准她去,两人又吵了一架。但他拗不过她,只好跟着她驾着小船出海。

海浪拍打着船舷,她站在船头,混天绫如网般撒向礁石。忽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猛地倾斜,她惊呼一声,眼看要掉进海里,却被哪吒一下子拽住手腕,拦在怀中。他的力气很大,把她拉进怀里时,她听见他剧烈的心跳,比浪涛声还响。

“你不要命了?”哪吒吼着她,眼眶却红了。

杨婵埋在他胸口,闻着他身上的烟火气,忽然说:“小石头说,他想秋天吃上红苕。”

那天他们采回满满三袋碱蓬籽。播种时,百姓们排着队,手里捧着陶罐,把籽撒进田里。哪吒站在渠边,看着杨婵教大家如何浇水,红绸时不时帮弯腰的老人擦去额上的汗。有个瞎眼的阿婆摸索着走过来,抓住他的手往他掌心塞了块糖——那是她攒了半年的麦芽糖。

“好孩子,”阿婆的手抖得厉害......哪吒的心更痛了。好像这段时间他都过得浑浑噩噩大,要是没有杨婵帮他,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秋天来的时候,陈塘关的田埂上挤满了人。绿油油的稻穗压弯了腰,红苕从土里刨出来,带着泥土的芬芳。小石头举着个比拳头还大的红苕,跑着递给杨婵,又转身扑进哪吒怀里,把黏糊糊的小手往他红衣上擦。

“哪吒哥哥,你看!”孩子的笑声清脆得像风铃。

哪吒低头看着他,忽然听见身后传来欢呼声。百姓们举着稻穗和红苕,朝着他们的方向跪下,黑压压的一片。王阿婆颤巍巍地捧着个陶罐,里面是她新腌的咸菜,说要给他们下饭。

杨婵忽然握住哪吒的手,她的掌心很暖,带着泥土的温度。“你看,”她轻声说,眼里闪着泪光,“他们成功了。”

哪吒望着漫山遍野的金色稻浪,望着百姓们脸上的笑,忽然明白:有些守护,不是枪尖上的锋芒,而是金绸漫过田野的温柔,是金圈引着泉水的执着。风拂过稻穗,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无数人在低声说着感谢,又像这片土地,终于发出了重生的欢歌。

远处的长堤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堤外的红树己长得郁郁葱葱。哪吒低头,看见他和杨婵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交叠在田埂上,像根系缠绕的红苕藤,深深扎进这片他们用汗水浸润过的土地里。

陈塘关的秋收宴还没散,天边忽然裂开道金光。

起初是百姓们先抬头的,举着酒碗的手僵在半空——那光不似日月,温润得像初春的融雪,从云层里漫下来,带着草木抽芽的清芬,又混着海水涨潮的咸腥,正是这片土地最熟悉的气息。

哪吒正被几个老农灌酒,酒液顺着嘴角往下淌,听见惊呼声才转头。这一看,手里的陶碗“哐当”掉在地上——他没见过天道功德降临时的景象。

“是功德……”杨婵的声音带着颤,她刚帮阿婆把蒸好的红苕端上桌。便望着那片光缓缓垂落,红绸般的功德云里,竟浮着稻穗、红苕与贝壳的虚影,正是她和哪吒在陈塘关种下、拾起过的东西。

金光先落在田埂上。那些刚收割完的稻田里,忽然冒出新的绿芽,明明是深秋,却像开春般生机盎然;被盐碱侵蚀过的土地泛出温润的褐色,连石头缝里都钻出了青草。一个捧着红苕的孩子惊呼:“我的筐!”众人看去,他竹筐里本己蔫掉的红苕,竟变得鲜亮,还带着晨露的湿气。

接着,金光漫过海岸。

长堤外的红树疯长,转眼间连成一片绿墙,树根在水底织成密网,将暗礁牢牢锁住;先前被海妖污染的海水变得澄澈,几尾银鱼跃出水面,在光里划出优美的弧线。守堤的老兵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风湿的腿竟不疼了,弯腰拾贝壳时,动作利落得像年轻时。

最后,两道最亮的金芒,缓缓飘向哪吒与杨婵。

哪吒下意识想躲,却被金芒轻轻裹住。那光钻进他的眉心,顺着血脉流遍全身,他忽然想起筑堤时磨破的手掌、引水时冻裂的脚踝,但那些疼痛都化作暖流,熨帖得让他眼眶发酸。

杨婵的金芒里混着点点红光,那是混天绫吸收的功德。光落在她掌心,乾坤圈的光晕陡然扩大,将她周身笼罩在一片暖白里。她望着远处跪拜的百姓,望着田埂上欢腾的孩子,忽然看见金光里浮现出无数细碎的画面——是她帮阿婆腌咸菜的陶罐,是哪吒为小石头烤红苕的火堆,是两人在山涧边分食的那半块麦芽糖。

“这是……”她转头看向哪吒,眼里的光比乾坤圈还要亮。

哪吒没说话,只是伸手。他的指尖触到她的,两道金芒在他们相握的地方交汇,化作一道虹桥,一头连着田埂,一头接着云端。百姓们仰头望着,忽然有人哭了——是那个瞎眼的阿婆,她颤抖着举起手,说自己“看见了”,看见金光里有两个身影,一个红衣似火,一个白衣如莲,正牵着手,站在长满红苕的田里。

功德光渐渐淡去时,天边传来隐约的钟鸣。哪吒低头,发现自己手腕上多了道浅金色的印记,像个小小的“护”字;杨婵的发间别着朵金色的花,细看竟是用稻穗与红绸编织而成。

“哪吒哥哥,杨姐姐!”小石头举着红苕跑过来,指着他们身上的光痕,“你们变成神仙啦!”

哪吒弯腰抱起他,忽然笑了。他以前总觉得,斩妖除魔才是本事,此刻被这满溢的功德裹着,听着百姓们山呼般的“谢恩”,才明白有些功德,不在枪尖上,而在田埂间,在每滴浇进土里的汗、每颗撒向田间的种里。

杨婵望着他,红绸轻轻拂过他手腕的印记。金光散尽的天际,归鸟正掠过稻田,留下一串清脆的啼鸣。她忽然轻声说:“你看,他们笑得多好。”

哪吒抬头望去,百姓们正围着新收的粮食跳舞,老人牵着孩子,年轻人互相抛着红苕,连风里都飘着甜丝丝的香气。他低头时,正对上杨婵的目光,两人掌心的温度透过金痕传过去,像握着一整个沉甸甸的秋天。

原来这世间最厚重的功德,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厮杀,而是让一方水土安宁,让万民笑逐颜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SEG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哪吒:我在封神摆烂成大佬 http://www.220book.com/book/SEG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