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3章 未命名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八零团宠:科研大佬的锦鲤小娇妻 http://www.220book.com/book/SF2T/ 章节无错乱精修!
 

敦煌的九月,白杨树叶开始泛黄。林小鱼站在莫高窟数字中心的阶梯教室外,透过玻璃窗望着里面正在进行的结业考核。来自阿富汗的莎米拉戴着她的工具义肢,小心翼翼地在模拟壁面上修复一处"起甲"。阳光穿过窗棂,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通过了吗?"陈述悄悄推门出来,手里拿着评分表。

小鱼点点头,指向教室后方——湖州的陈墨正在用张孝友传下的古法调制颜料,而伊朗的阿里则操作着最新款的光谱分析仪。三种截然不同的修复理念,在这个教室里和谐共存。

"比我们当年强多了。"陈述轻声感叹,"记得你第一次修复起甲时......"

"手抖得像个筛子。"小鱼笑着接话,"马老师差点没收我的毛笔。"

结业典礼在傍晚举行。37位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修复师整齐列队,从张研究员手中接过特制的结业证书——羊皮纸上印着莫高窟九层楼与各自国家文化遗产的剪影,用中英双语和本国文字写着"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守护者"。

莎米拉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发言。这个曾经腼腆的阿富汗姑娘,如今己能流利使用中文:"在我的家乡,我们用'同一条河里的水'比喻命运相连。今天我终于明白,人类文明就是这样一条长河......"

她举起右手的工具义肢,轻轻触碰胸前佩戴的青金石碎片——那是巴米扬与敦煌友谊的象征。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典礼结束后,中心草坪上举办了篝火晚会。各国青年围坐成圈,分享着家乡的传统美食。阿里弹奏起波斯传统乐器塔尔,莎米拉跳起优美的民族舞,而陈墨则用吴侬软语吟唱起改编自张孝友诗句的歌曲。

"明年计划去哪?"苏晚端着葡萄酒走过来。她刚从伦敦回国,接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一职。

小鱼望向星空:"该去波斯了。哈桑教授生前发出的邀请......"

晚会临近尾声时,莎米拉突然带着所有学员来到小鱼和陈述面前。他们捧出个手工制作的卷轴——上面用37种文字写着"感谢",每个签名旁都按着朱红手印。

雾绵气泡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这是我们共同修复的作品。"莎米拉展开卷轴第二层,露出幅微型壁画临摹。画面正中是莫高窟的九层楼,周围环绕着巴米扬大佛、波斯清真寺、韩国石窟庵等丝路遗产,全部用各自传统的矿物颜料绘制。

"颜料来自每个学员的家乡。"阿里解释道,"青金石是莎米拉带来的,朱砂来自陈墨,藤黄是我从伊斯法罕......"

卷轴右下角特意留了块空白。苏晚会意地取出随身携带的英国赭石,小鱼则用敦煌的氯铜矿,陈述蘸了点第0窟的颜料样本,三人共同补上了最后几笔——一艘满载货物的唐代商船,正扬帆驶向远方。

夜深了,篝火渐熄。学员们三三两两结伴离去,约定着日后的合作项目。莎米拉和陈墨走在最后,两人正热烈讨论着在巴米扬与湖州之间建立"数字姊妹窟"的计划。

小鱼和陈述惯例来到第0窟前。月光如水,将新安装的智能保护门照得发亮。窟内的监测系统正将实时数据传往北京、伦敦和喀布尔,供全球学者研究。

"记得我们第一次进这个窟吗?"陈述突然问。

小鱼微笑:"你差点撞到头,还说隋代画工一定个子很矮。"

两人相视而笑,指间的婚戒在月光下微微闪光。在这片见证过无数奇迹的土地上,时间仿佛完成了最完美的轮回——从张孝友到马教授,从他们这一代到莎米拉、陈墨这些年轻人,守护的薪火从未间断。

回到宿舍,小鱼发现桌上多了个包裹。拆开后是套精美的修复工具复制品,每个部件都标注着学员的国籍和捐赠的颜料成分。附信上写着:

"致我们的老师:

您教会我们最宝贵的一课——文明如水,终将汇流成海。

——首届'青年守护者计划'全体学员"

窗外,敦煌的星空璀璨如昨。那些无名的画工们早己化作尘埃,但他们的作品仍在讲述故事;马教授等老一辈守护者也己远去,但他们的精神仍在指引方向。而此刻,新的一代人正接过火炬,继续这段跨越千年的对话——关于艺术,关于传承,关于人类共同守护的文明之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SF2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八零团宠:科研大佬的锦鲤小娇妻 http://www.220book.com/book/SF2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