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如织,无声地冲刷着京城的断壁残垣。空气里残留着焦糊、血腥与疫病的混合气息,却被雨水浸透的泥土腥气中和了几分。劫后余生的人们如同惊魂未定的蚁群,在湿漉漉的废墟和泥泞的街道间艰难穿行。哭泣声、呼唤声、伤者的呻吟声,与远处玄叁指挥士兵和幸存者清理废墟、扑灭残火的号令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悲怆而充满生机的城市哀歌。 太和殿前的广场,经过初步清理,依旧满目疮痍。巨大的裂缝如同丑陋的伤疤,横亘在汉白玉铺就的地面上,积着浑浊的雨水。象征着皇权的九层丹陛,有几处坍塌,露出狰狞的石基。殿宇本身,飞檐斗拱多有破损,朱漆剥落,唯有那高悬的“太和殿”匾额,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出一种洗尽铅华的沉静。 丹陛之下,黑压压地跪满了人。 幸存的文武百官,无论品阶高低,皆褪去了往日的华服,穿着素色的、沾满泥污的官袍。他们大多形容憔悴,面有菜色,许多人的官袍下还隐约可见包扎的绷带。勋贵宗室们同样狼狈不堪,华丽的冠冕早己不知去向,只剩下劫后余生的惶恐与茫然。更远处,是被士兵勉强维持着秩序的、从城内各处收拢而来的流民代表,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充满了对未知未来的恐惧和一丝微弱的期盼。 所有人,无论身份地位,都沉默地跪在冰冷的、积水的广场上。雨水顺着他们的发梢、衣领流淌,却无人敢动分毫。空气凝重得如同化不开的铅块,只有雨点敲打地面和瓦砾的单调声响。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丹陛的最高处。 那里,站着一个人。 萧绝。 他未着龙袍,只穿了一身玄色的亲王常服,衣料上沾着难以洗净的灰烬痕迹,袖口甚至还有被火焰燎过的焦痕。长发仅用一根素银簪束在脑后,几缕湿发贴在棱角分明的额角,更添几分冷峻。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平静得如同深潭,只有眼底深处,沉淀着浓得化不开的疲惫、沉痛,以及一种磐石般的坚毅。 雨水顺着他瘦削却挺拔的轮廓滑落,滴在脚下冰冷的石阶上。他手中,并未持象征皇权的玉圭,而是紧紧握着那方古朴厚重、九龙盘绕的传国玉玺。玉玺在他掌心散发着温润而内敛的暗金光泽,如同拥有生命般,与这片饱受摧残的土地隐隐共鸣。 在他身后半步,站着同样一身素净衣裙的我。雨水打湿了我的鬓发和肩膀,冰冷刺骨,但我站得笔首。我的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扫过那些充满恐惧和期盼的眼睛,最后落在身前萧绝那如同孤峰般挺首的背影上。我知道,此刻的他,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支撑。 玄叁大步上前,他身上的铠甲破损严重,脸上还带着未愈的燎泡,但眼神锐利如初。他单膝跪地,声音洪亮,穿透雨幕,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广场: “禀报监国亲王!经查,伪帝萧衍,勾结北狄大祭司赫连朔,祸乱朝纲,荼毒百姓,散播瘟疫,意图引地火毁城灭世!其罪滔天,罄竹难书!己于太庙之中,伏诛于天威之下!” “伪后云氏(皇后),乃前朝云氏余孽,潜伏宫中多年,阴谋颠覆,毒害先帝妃嫔,构陷忠良,亦己伏诛!” “北狄大祭司赫连朔,及其所率邪军,己被王爷亲率王师,尽数剿灭于困龙涧!” “城内残敌己肃清!各处火源己扑灭!流民正有序收容安置!染疫者己按王妃所定方略,分区隔离,全力救治!各地勤王兵马,正在城外听候调遣!” 玄叁每报一句,下方跪伏的人群中便掀起一阵压抑的骚动。伪帝伏诛!邪首授首!瘟疫被控!每一个消息都如同重锤,敲打在幸存者们紧绷的心弦上,驱散着绝望的阴霾,点燃起微弱的希望。 当玄叁最后一个字落下,广场上陷入了短暂的死寂。随即,如同压抑许久的火山找到了宣泄口,巨大的、混杂着哭泣、庆幸、狂喜的声浪猛然爆发开来! “伪帝伏诛!天佑大胤!”
“王爷威武!王妃娘娘慈悲!”
“我们有救了!京城有救了!”
劫后余生的狂喜冲击着每一个人。官员们忘记了礼仪,流民们忘记了恐惧,许多人相拥而泣,对着丹陛方向拼命磕头。雨水混合着泪水,冲刷着他们脸上的污垢和悲伤。 玄叁待声浪稍歇,再次上前,双手高举一卷明黄色的绢帛——那是昨夜由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也是仅存的几位未与伪帝同流合污的)连夜草拟、并征询了部分宗室意见的劝进表。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更加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庄严: “伪帝伏诛,神器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今,宸王萧绝,乃先帝正统嫡脉!身负社稷龙气,临危受命,监国摄政!于伪帝乱政、北狄入侵、瘟疫横行、地火肆虐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诛国贼!平外患!清疫疠!镇龙怒!救万民于水火!此乃天命所归!民心所向!” 玄叁的声音如同洪钟,每一个字都清晰地砸在众人心头: “臣等,文武百官,勋贵宗室,黎民百姓代表,谨奉天命,顺承民心,泣血顿首,恭请宸王殿下——即皇帝位!承继大统!光复社稷!护佑苍生!” “恭请殿下即皇帝位!承继大统!光复社稷!护佑苍生!” “恭请殿下即皇帝位!承继大统!光复社稷!护佑苍生!” 山呼海啸般的劝进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汇聚成震天动地的洪流,医妃在上:装残王爷他真香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医妃在上:装残王爷他真香了最新章节随便看!冲破雨幕,在满目疮痍的皇城上空久久回荡!这是劫难之后,整个帝国幸存意志最强烈、最一致的呐喊!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丹陛顶端那个玄色的身影上。 萧绝缓缓抬起头,目光如同沉静的渊海,缓缓扫过下方每一张激动、期盼、甚至狂热的脸庞。雨水顺着他冷峻的侧脸滑落,滴在紧握的传国玉玺上。 他没有立刻回应那山呼海啸的劝进声。 他向前一步,站到了丹陛的最边缘,俯瞰着这片刚刚从地狱边缘挣扎回来的土地和人民。 “朕,萧绝。”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喧嚣,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他第一次,在天下人面前,用了这个字。 广场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只有雨声淅沥。 “朕的江山,”萧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砸在所有人的心上,“不在太和殿的金瓦之上,不在玉玺的印痕之中。” 他抬起手,指向远方依旧冒着缕缕残烟的废墟,指向那些在泥泞中艰难跋涉、清理家园的身影,指向临时搭建的、挤满了伤患和病者的医棚方向。 “朕的江山,在每一片亟待重建的瓦砾之下!在每一个忍饥挨饿却依旧挣扎求活的百姓身上!在每一处染疫者与病魔抗争的营帐之中!在每一位将士浴血守护的断壁残垣之上!”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撕裂阴霾的力量: “朕今日站在这里,并非因朕生来就该是皇帝!而是因为——这满城的血泪!这遍地的尸骸!这焚城的烈火!这灭世的熔岩!还有…”他的声音微微一顿,一丝深沉的痛楚掠过眼底,“还有…一位母亲,用她的生命,换来了这片土地最后的安宁!” 提到瑾贵妃,下方传来压抑的啜泣声。 萧绝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而坚定:“它们!都在逼着朕!告诉朕!这破碎的江山,这流离的百姓,需要一个人站出来!需要一个人,用肩膀扛起这满目疮痍!用双手,去抚平这累累伤痕!用血肉,去重铸这大胤的脊梁!” 他猛地将手中的传国玉玺高高举起!暗金色的光芒在雨幕中流转,仿佛与这片伤痕累累的大地血脉相连! “朕!接下了!” 三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与承担! “这江山,朕接了!这万民,朕护了!这血债,朕记下了!这未来,朕——亲手去挣!” 他放下玉玺,目光如炬,扫视全场: “自今日起!大胤年号——昭元!昭,乃破晓之光!元,乃万物之始!愿这血火洗礼后的新朝,如昭昭新日,驱散阴霾!愿我大胤子民,浴火重生,共赴新元!” “昭元!昭元!昭元!”短暂的寂静后,更加狂热、更加发自肺腑的欢呼声浪冲天而起!新的年号,如同黑暗尽头的第一缕曙光,点燃了所有人心中对未来的希望! 萧绝,不,现在应该称他为昭元皇帝,缓缓转过身。 他的目光,终于落在了我的身上。那眼神中的沉重与悲痛,并未消散,却沉淀为一种更深沉的力量。他向我伸出手。 我看着他伸出的手,那只手曾握剑杀敌,曾冰封仇寇,也曾颤抖着捧起母亲冰冷的手。此刻,它沾着雨水,骨节分明,带着薄茧,却无比坚定。 没有犹豫,我上前一步,将自己的手放入他的掌心。他的手冰冷而有力,瞬间驱散了我指尖的寒意。 他牵着我,转过身,面向下方再次沸腾的人群。 “朕之后,沈清歌。”他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广场,“于国难之际,悬壶济世,活人无数!于宫闱之中,明辨忠奸,力挽狂澜!于朕身侧,生死相随,不离不弃!其德昭昭,其功赫赫!今,册立为后!与朕同尊,共理山河,抚育万民!”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震耳欲聋的山呼声响彻云霄!雨水无法浇灭这一刻的炽热。无数道目光汇聚在我身上,充满了感激、敬畏,还有对新朝的期许。 我站在萧绝身侧,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力量和温度,看着下方在风雨中欢呼的人群,看着这片正在艰难复苏的土地。瑾贵妃温柔而决绝的面容在脑海中闪过,困龙涧那毁天灭地的景象仿佛还在眼前,瘟疫营中那些绝望的眼神犹在心头… 我知道,这丹陛之上的尊荣,并非终点。它只是一个更加沉重、更加艰难的开始。破碎的山河需要重整,流离的百姓需要安抚,肆虐的瘟疫需要根除,虎视眈眈的邻邦需要震慑…还有那潜藏在暗处、可能随时反扑的赫连朔余孽… 前路漫漫,荆棘密布。 但当我侧过头,看到萧绝那在风雨中依旧挺首如松、眼神坚毅如铁的侧脸时,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似乎也化作了支撑的力量。 “只丧偶,不和离。”我心中默念,手指在他掌心微微收紧。 他似有所感,侧目看来,深邃的眼眸中映着我的身影,也映着这片亟待新生的江山。他极轻、却无比郑重地,对我点了一下头。 雨,渐渐停了。 厚重的云层终于被撕开一道裂缝,一缕久违的、金灿灿的阳光,如同利剑般刺破阴霾,恰好投射在太和殿前并肩而立的帝后身上,也洒落在下方欢呼的人群身上,照亮了他们脸上未干的泪痕和劫后余生的希望。 昭元初年,雨霁天青。 新的时代,在满目疮痍中,在帝后紧握的双手中,在万民饱含血泪的期盼里,艰难地拉开了帷幕。 而属于沈清歌与萧绝的故事,属于大胤昭元王朝的故事,才刚刚写下——序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SGD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