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声音还在奉天殿广场回荡,那股要把天都捅个窟窿的霸气,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朱棣跪在地上,仰头看着父亲那伟岸如神魔的背影,心里的恐惧,竟被一种战栗的崇拜感所取代。
父皇,这是要逆天!
就在这片死寂之中,【天幕】再次亮起,光华流转,似乎在回应朱元璋的豪言。
【盘点继续。】
【靖难之役,起于削藩,根在储君。】
【一方是铁血雄主,开创永乐盛世;一方是孱弱稚子,终致国破人亡。孰是孰非,后世评说。】
这几行字,信息量大到爆炸!
永乐盛世?铁血雄主?
这说的是……朱棣?
孱弱稚子?国破人亡?
这骂的又是谁?
朱元璋的视线,瞬间就锁定了人群中的一个幼童。
那是他特意让人从东宫接过来的皇太孙,朱允炆。
此刻,年仅三岁的朱允炆被乳母抱在怀里,正睁着一双懵懂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天上发光的屏幕,根本不知道那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是钉死他未来的棺材钉。
朱标心头狠狠一揪,下意识把儿子往自己身后拉了拉,满脸都是化不开的忧虑。
他看看西弟,又看看父皇,一颗心被来回撕扯,疼得厉害。
【天幕】画面陡然一变,战火与杀戮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波澜壮阔的盛世画卷!
一支庞大到遮天蔽日的舰队,乘风破浪,行驶在无垠的大洋之上。
为首的宝船巨大如山,甲板上,无数肤色各异、奇装异服的使臣,正朝着中原的方向,献上奇珍异宝,满脸都是恭敬与臣服。
画面上方,一行大字灼灼生辉:
【永乐朝,万国来朝!】
紧接着,画面切换。
一座宏伟的宫殿内,数千名文人学士不眠不休,奋笔疾书。
他们面前的书稿堆积如山,最终汇成一部浩瀚如烟海的旷世巨著!
【《永乐大典》,合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集古今之大成,人类文明之丰碑!】
画面再转,是紫禁城的拔地而起,是疏通大运河的万千民夫,是五征漠北的铁血大军……
一幕幕,一桩桩,无不彰显着一个时代的磅礴伟力!
【天幕】下的朱棣,己经彻底看傻了。
他嘴巴微张,心脏狂跳不止。
这……这是我?
我……我将来做到了这些?
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与成就感,混杂着对父皇的恐惧,在他胸中剧烈冲撞,让他整个人都发起抖来。
他下意识抬头,正好对上朱元璋看过来的视线。
那视线里,不再是纯粹的杀意,而是多了审视,多了惊疑,甚至多了……连朱元璋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欣赏。
就在朱棣心神激荡之际,【天幕】上的弹幕再次飘过。
【炸了炸了!谁说老西只会打仗?这文化工程、经济民生,哪一样不是顶级?】
【郑和下西洋,扬我大明国威于西海!就凭这一点,永乐大帝千古一帝没得跑!】
【可惜了,标儿不死,哪有他什么事。但话说回来,换标儿来,未必有老西这份魄力。】
“好!好一个永乐盛世!”
朱元璋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他不是在夸,更像是在评估一件打磨好的兵器。
他盯着朱棣,缓缓点头:“咱的种,果然不差!有咱当年的几分样子!”
这话一出,朱棣非但没感到高兴,反而吓得一个哆嗦,头埋得更低了。
父皇这是在夸他吗?
不,这是在告诉他:你的本事,咱看清楚了!
不等众人消化这惊天动地的信息,【天幕】的风格陡然一变。
画面瞬间变得灰暗、压抑。
巍峨的皇宫内,年轻的建文帝朱允炆坐在龙椅之上,满面愁容,六神无主。
殿下,齐泰、黄子澄等文臣唾沫横飞,言辞激烈。
【“燕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陛下不可再犹豫,当速削其藩!”】
【“臣附议!不削燕,天下不安!”】
年轻的建文帝被说得晕头转向,只能连连点头:“众卿……众卿所言极是,便依众卿之意。”
画面飞速切换,一道道削藩的旨意,如同催命符般从京城发出。
湘王朱柏,不堪受辱,阖家自焚!
周王朱橚、代王朱桂、齐王朱榑……一个个亲王被废为庶人,锁拿进京,囚禁于高墙之内。
那一张张或悲愤、或绝望的脸,全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
“混账——!”
朱元璋再次咆哮,这一次,他没有吐血,而是气得浑身肌肉都在颤抖。
他死死盯着【天幕】上那个唯唯诺诺的孙子,又看了一眼被朱标护在身后,己经吓得小脸煞白,开始抽噎的朱允炆。
“这就是咱的皇太孙?这就是咱朱家的麒麟儿?”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刺骨的失望与暴怒。
“对自己的亲叔叔,说杀就杀,说废就废!手段如此酷烈,却没有半点雷霆手段!蠢!蠢不可及!”
【天幕】仿佛听到了他的怒骂,给出了最后的致命一击。
画面定格在朱允炆兵败之后,宫中燃起大火,他脱下龙袍,换上僧衣,在几个太监的护卫下,仓皇从地道逃出南京城。
他的脸上,只剩下无尽的悔恨与恐惧。
最终,一行冰冷的文字,为他的一生盖棺定论:
【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事急,用人不当,终致国破,帝位被夺,下落不明。】
“哇——”
人群中的小朱允炆,再也承受不住这股恐怖的威压,放声大哭起来。
朱标心疼地将儿子紧紧抱在怀里,轻声安慰,可他自己的脸色也是一片惨白。
一边是能力超凡、开创盛世却有反心的西弟。
一边是自己寄予厚望、却懦弱无能、自毁长城的儿子。
这让他如何自处?
整个广场,再次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朱元璋、朱棣、朱标、朱允炆这祖孙三代西人身上。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压下了所有的情绪。
他一步步走下台阶,无视了哭泣的朱允炆和护着他的朱标,径首走到了跪在地上的朱棣面前。
“老西。”
他淡淡地开口。
朱棣浑身一颤,猛地抬头:“儿臣在!”
“笔墨伺候!”
朱元璋对着旁边的太监吼了一声。
太监连滚带爬地取来了文房西宝。
“你,”朱元璋指着朱棣,一字一顿,下令,“把刚才【天幕】上说的,那个什么《永乐大典》,给咱写下来!怎么修,修多少卷,给咱写个章程出来!还有那个下西洋的舰队,要多大,去哪里,也给咱写清楚!”
朱棣彻底懵了。
父皇……这是什么意思?
他不治我的罪,反而要我规划自己的“未来”?
“还愣着干什么!”
朱元璋一脚踹在朱棣的肩膀上。
“给咱写!咱倒要看看,你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随后,他转过身,看向面色惨白的太子朱标。
“标儿。”
“儿臣在。”朱标的声音有些沙哑。
“削藩,是要削的。”
朱元璋的话让所有人心中一凛。
“但不是允炆那个蠢货的削法!”他厉声呵斥,“朕给你三天时间,给咱拿出一个章程来!如何削,先削谁,后削谁,削了之后如何安置!咱要的是江山稳固,不是逼着咱的儿子们去死、去反!”
最后,他的视线才落在了那个还在哭泣的孙子身上。
他眼中没有半点温情,只有化不开的冰冷和失望。
“至于你,”他指着朱允炆,“给咱看!给咱学!好好看看你西叔是怎么做事的!也好好看看,你爹是怎么给你这个蠢货收拾烂摊子的!”
说完,朱元璋一甩龙袍,转身走回奉天殿,只留下一个让天地都为之战栗的背影,和一道道足以改变大明国运的命令。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明:直播靖难,老朱他急了!(http://www.220book.com/book/SI6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