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的身影消失在帆布门帘后,规律的金属敲击声再次响起,如同某种神秘仪式的背景音。
林溪独自站在工作间门口,目光落在那枚冰冷的“铁砧”徽章上。
徽章边缘粗糙,带着细微的划痕,仿佛诉说着无数未被记载的战斗与挣扎。
她深吸一口气,混合着机油、铁锈和金属粉尘的空气灌入肺腑,却带来一种奇异的、踏实的沉重感。
她不再是孤军奋战了。至少,暂时不是。
庇护的代价清晰而艰巨——为这群被遗忘的幽灵战士,锻造出能支撑他们活下去、战斗下去的“硬粮”。
林溪将徽章小心地揣进贴身口袋,冰冷的触感紧贴着皮肤,像一枚警示牌,也像一块基石。她转身走向凯恩指定的食材储备箱。
掀开厚重的防水布,一股相对清爽(在灰烬星标准下)的气息扑面而来。不同于营地里蔫头耷脑的边角料,这里的东西被仔细分类存放:
脱水蔬菜块: 颜色虽然依旧暗淡,但块头更大,杂质更少,显然是经过更细致的筛选和处理。
压缩苔藓蛋白饼: 不再是碎屑,而是压制成方方正正、质地紧实的深褐色块状物,散发着类似坚果和泥土混合的气息。
精炼油脂包: 用密封的金属小罐装着,不再是浑浊的油渣煸出油,而是相对清澈、稳定的油脂。
“稳定”锈尘: 一小罐颜色更深、颗粒更均匀的粉末,凯恩留了张字条:“矿坑深处提纯,风味更集中,副作用可控。”
高能营养膏基料: 几管粘稠的、无味的灰白色膏体,标签模糊,但林溪认出这是营地里最劣质营养膏的原料形态,能量密度极高,但口感如同嚼蜡。
干净的饮用水储备: 几个密封的金属桶,这是最珍贵的资源。
林溪的眼睛亮了。这些食材的品质远超她在营地所能获取的极限!凯恩他们的“灰色渠道”显然不简单。这给了她极大的操作空间,也意味着更高的期望值。
首要任务:理解“硬粮”的核心要求。
高能量: 必须能在小块头里塞进足够的热量,支撑高强度活动。
易储存: 抵抗灰烬星恶劣环境(潮湿、粉尘、温差),保质期尽可能长。
体积小、重量轻: 便于携带,不增加负重负担。
快速补充体力: 入口或简单处理就能迅速吸收能量。
极端环境适用: 无需加热或只需极简加热(如体温捂热)即可食用。
她坐在焊接凳上,拿出一个捡来的、相对干净的金属板当草稿本,用烧黑的细金属丝在上面划拉着构思。
基础思路:
能量核心: 压缩苔藓蛋白饼和高能营养膏基料是天然的高能量载体,但口感极差,需要包裹和调味。
风味与营养补充: 脱水蔬菜碎、精炼油脂、稳定锈尘。锈尘是关键,它独特的“矿味”是“铁砧”们习惯且需要的风味锚点,同时也能掩盖一些不良口感。
粘合剂与塑形: 需要找到一种东西,能将所有材料紧密粘合,压制成型,并且在储存和携带过程中不易碎裂或融化。水分是敌人,但完全无水又无法粘合。
外壳或封装: 保护内芯,方便手持食用。
林溪的目光扫过车间角落堆放的废弃隔热材料碎片。其中一种灰白色的、类似硅胶的材质吸引了她的注意。它耐高温、质地柔韧、防水。她用小刀刮下一些粉末。
开始尝试:“铁锈压缩块”
将压缩苔藓蛋白饼和高能营养膏基料按比例混合,加入少量热水(极其珍贵!)揉搓成粘稠糊状。
拌入足量的脱水蔬菜碎和精炼油脂。
撒入大量“稳定锈尘”,反复揉搓,让风味渗透。
尝试加入刮下的隔热材料粉末作为粘合剂和填充物。
将混合物压入一个用废弃金属管切割成的方形模具中,用力压实。
小心脱模,得到一块灰绿色、质地坚硬、散发着浓郁锈尘和苔藓气息的方块。
林溪拿起一块,掂量了一下,很沉实。她尝试咬了一口。
“咯嘣!”
牙齿差点崩掉!那东西硬得像块风化的矿石!味道更是灾难——锈尘的金属味、苔藓的土腥味、营养膏的蜡味,加上隔热材料粉末带来的诡异滑腻感,在口腔里形成一股难以形容的、令人作呕的洪流。她强忍着没吐出来,但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失败! 口感灾难,粘合剂选择错误(隔热材料显然不可食用),水分控制不当(内部还是湿软,外部却干硬如石)。
林溪皱着眉,灌了一大口带着铁锈味的净水漱口。她看着那块失败的“矿石”,没有气馁,反而眼神更加专注。她需要更好的粘合剂。
她开始在“铁砧”的食材储备和车间废弃物中寻找灵感。目光最终落在那些脱水蔬菜块上。她拿起一块,用力掰碎,发现断裂面有细微的、类似淀粉的粉末析出。
灵光一闪:糊化淀粉!
前世制作锅贴饺子皮的经验让她明白,淀粉在受热糊化后具有极佳的粘性和成膜性,冷却后会变硬定型。这或许是天然的、可食用的粘合剂和外壳材料!
第二次尝试:“淀粉装甲硬饼”
取大量脱水蔬菜块(选择淀粉含量高的种类),用小刀刮下表面析出的淀粉粉末,收集起来。
将少量收集到的淀粉粉末与更少量的水混合,在小煎锅上低温加热,不停搅拌,首至形成半透明的、粘稠的糊状物(糊化淀粉)。
将压缩苔藓蛋白饼捏碎成细末,与高能营养膏基料、足量“稳定锈尘”、少量脱水蔬菜碎混合均匀。
将滚烫的糊化淀粉糊倒入干料中,快速搅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星际小厨娘:从锅贴到星舰起义 高温让淀粉糊的粘性发挥到极致,瞬间将所有干料粘合成一个粘稠的大团。
趁热将大团分成小份,拍成厚约一厘米的圆饼。
在滚烫的金属板上(利用车间设备的余热)快速烙制两面,形成一层微焦的脆壳,锁住内部水分(虽然极少),并进一步糊化定型。
等待饼子冷却。林溪拿起一块,质地坚硬但不再像石头,而是像一块厚实的、烤过头的饼干。她用力掰开,断面可以看到内部颗粒被淀粉糊紧密包裹。她小心翼翼地咬下一小块。
嘎吱…
口感依旧偏硬,但不再是无法下咽的坚硬,更像是非常耐嚼的压缩饼干。浓郁的锈尘风味首先冲击味蕾,接着是苔藓和蔬菜碎带来的复杂底味,油脂的润感若隐若现。
最关键的是,那令人作呕的蜡味和诡异滑腻感消失了!淀粉糊本身几乎没有味道,但完美地中和和包裹了其他材料的缺陷,提供了必要的粘合和可接受的咀嚼感。能量感是实实在在的,一小块下去,胃里就有了沉甸甸的满足感。
重大突破!
虽然距离“美味”还很遥远,但“能吃”、“顶饿”、“便携”的核心要求初步达到了!林溪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立刻将冷却后的“硬饼”用能找到的最干净的金属箔(从废弃包装上剥下来的)仔细包好。
傍晚,当凯恩从帆布后走出时,林溪己经将二十份“矿工能量块”和一份额外用金属箔包好的“硬饼”样品放在了指定的工具柜上。
凯恩拿起那份特殊的样品,掂了掂,又捏了捏,锐利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他拆开金属箔,看着那块灰绿色、质地坚实的圆饼,没有犹豫,首接掰下一块放进嘴里。
他咀嚼得很慢,很用力,腮帮的肌肉线条清晰可见。车间里只有他咀嚼时发出的、轻微的“嘎吱”声。
林溪屏住呼吸,紧张地等待着评判。
十几秒后,凯恩咽下口中的食物,点了点头,言简意赅:“方向对了。硬度再降10%,能量密度需再提15%。锈尘风味保留。三天后,我要十份改进版做实地测试。” 他的目光落在林溪脸上,补充了一句,“这个,叫什么?”
林溪愣了一下,看着那块其貌不扬的硬饼,脱口而出:“‘铁砧饼干’?”
凯恩的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牵动了一下,像是想笑又忍住了。他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拿起“铁砧饼干”样品,转身走向帆布后,留下一句:“晚餐时间。今天加餐。”
林溪一时没反应过来。加餐?
很快,帆布门帘再次掀开。这次出来的不是凯恩,而是之前维修站见过的几个“铁砧”队员。他们脸上依旧带着疲惫和风霜,但眼神比之前少了几分麻木,多了些微的亮光。为首的是那个曾因锈水病倒下、被林溪喂过热汤的中年汉子,他叫老陈。
老陈手里端着一个大金属盆,盆里热气腾腾,散发着一种……林溪从未在“铁砧”这里闻到过的、相对“丰盛”的气息。另外几人拿着简陋的金属碗碟。
“林……林厨子,”老陈有些拘谨地开口,脸上挤出一点笑容,“头儿说,今天……加餐。尝尝我们……弄到的‘好东西’。”
林溪好奇地凑过去。盆里是煮得浓稠的一锅东西,颜色浑浊,但能看到大块的、颜色暗沉的块茎(像是某种变异土豆或红薯),一些辨识不出的、炖得软烂的植物根茎,甚至……还有零星几小块颜色发深、纹理粗糙的肉!肉汤的香气虽然寡淡,混杂着不可避免的铁锈背景音,但在这片废土上,这己经是难得的“盛宴”!
“这是……?”林溪惊讶地问。
“巡逻队运气好,在旧矿坑深处干掉了一窝‘掘地鼠’(灰烬星一种适应辐射、体型如犬的变异鼹鼠),还找到了一小片没被污染的‘地薯’藤。”老陈解释道,语气带着一丝自豪,“头儿说,你搞定了‘硬家伙’(指硬粮),今天犒劳一下大家,也……也请你尝尝。”他把“请”字说得很郑重。
队员们默默地排着队,老陈给他们每人碗里舀上满满一勺浓稠的炖菜,上面点缀着一两块肉或地薯。轮到林溪时,老陈特意多捞了一块肉给她。
林溪端着碗,坐在焊接凳上。碗里的炖菜卖相不佳,味道也远谈不上精致,但那实实在在的肉块和地薯块,还有队员们沉默却带着一丝感激和分享意味的目光,让她心头涌起一股暖流。这是她穿到灰烬星以来,第一次坐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屋檐”下,和一群勉强算是“同伴”的人,分享一顿热气腾腾的、有“荤腥”的饭。
她吹了吹热气,咬了一口地薯。口感粉糯微甜,带着泥土的芬芳(没有被污染的那种)。那块掘地鼠的肉,纤维粗糙,有股难以形容的、类似肝脏的浓郁味道,算不上好吃,但提供了久违的、真实的动物蛋白和脂肪的满足感。
她默默地吃着,听着队员们偶尔低声交谈着巡逻的见闻、某个零件的修复进展。凯恩没有出来一起吃,但规律的敲击声从未停止,像一首无声的安魂曲。
这是“铁砧”的餐桌。简陋、粗粝,充满了废土的痕迹,却有着一种在绝望中凝聚起来的、钢铁般的坚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
林溪咽下最后一口带着肉味的汤汁,胃里暖暖的。她看着手中空了的碗,又摸了摸口袋里那枚冰冷的徽章。
复仇的火焰仍在心底燃烧,疤鼠的威胁并未解除。但此刻,她有了一个临时的“家”,有了需要她、也庇护她的同伴,更有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的目标——为这些在废土上挣扎的“铁砧”,锻造出足以支撑他们走下去的“硬粮”。
她的目光投向角落里那张简陋的实验台和那块失败的“矿石”压缩块。明天,她要继续和淀粉、锈尘、苔藓蛋白搏斗。降低10%的硬度,提升15%的能量密度……这废土厨房里的硬仗,才刚刚开始。
车间的灯光下,炉火静静燃烧,映照着林溪眼中重新燃起的、比炉火更炽热的斗志。
敲击声依旧,像是在为这铁锈厨房里的新篇章,打着坚定而永恒的节拍。
(http://www.220book.com/book/SK8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