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技术难题与新转机,传统农业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关系,应是 “替代” 还是 “互补”?
农民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技术理论,而是能落地的 “土办法”。
真正的传承,是把复杂的道理讲得连田间老农都能听懂。
“你是懂土地的年轻人”吗?
周老来的那天,晨露还挂在草莓的绒毛上。
他戴着顶褪色的草帽,裤脚卷到膝盖,踩着双解放鞋。
在无土栽培大棚里转了没半小时,就指着菜苗皱起了眉:“这营养液氮含量太高,苗是长得旺,口感却差了点意思 ——
就像催熟的果子,看着红,吃着寡淡。”
他心里一震。
这正是他最近头疼的问题,系统检测显示 “蔬菜口感评分 72 分,低于行业标准 80 分”,却查不出具体原因。
周老蹲下身,手指捏起一片生菜叶,对着光看了看:“叶脉太粗,水分是够了,甜味没锁住。”
他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磨得发亮的笔记本。
泛黄的纸页上记着密密麻麻的配方:“试试这个,氮磷钾比例调到 1:0.8:1.2,再加点腐殖酸,口感能提升 30%。我以前在试验站种的生菜,能当水果吃。”
工人按配方调整营养液的那天,林候鸟守在大棚里。
第二天一早,他摘了颗樱桃番茄尝 ——
果皮咬破的瞬间,清甜的汁水在舌尖炸开,比之前的品种多了层醇厚的回甘。系统面板立刻弹出提示:
【获得 “优质种植配方”,农产品口感评分提升至 88 分】
【触发 “农民技能培训” 支线任务,可提升联合体成员种植水平,增强凝聚力】
周老看着长势喜人的菜苗,突然拍了下大腿。
“小林,我有个想法。你这科普馆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办个培训班?我来讲课,教农民们科学种植,省得他们守着好地却种不出好东西。”
他正有此意。
联合体里的农户大多凭经验种地,青山村的王大爷甚至还在用 “看天施肥” 的老办法。
“太好了!场地和设备我们来准备,下周就开课,教材我让王磊整理成图文版,保证大家看得懂。”
培训班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周边村镇。
开课那天,科普馆的院子里挤满了人,有扛着锄头来的老农,有抱着孩子的媳妇,连东风合作社的社长都带着社员来占座。
周老没用 PPT,就拿着根树枝在黑板上画,锄下生金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锄下生金最新章节随便看!讲 “什么时候浇水最解渴”“怎么看叶子知道缺什么肥”,讲到关键处,还带着大家钻进大棚实地操作。
“以前总觉得施越多肥长得越好,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
青山村的李婶拿着笔记本,把周老说的 “傍晚浇水能保墒” 这句话画了三个圈,“上周按周老说的法子种黄瓜,果然结得多了!”
就在培训班办得如火如荼时,李薇薇拿着评审意见冲进了教室,高跟鞋在水泥地上敲出急促的响:“林候鸟,评审组说我们的产业链缺了关键一环 ——
销售终端太薄弱,光靠电商和社区首销点不够。”
他皱起眉,系统面板上的申报进度卡在 90%,红色批注格外醒目:
【需完善销售终端网络,建议覆盖至少 20 家实体超市】
收购超市需要一大笔钱,产业园的资金刚投进有机肥车间,账上的流动资金捉襟见肘。
“钱的事别急。”
周老慢悠悠地喝着茶,指节敲了敲桌面,“我有个老战友,在省供销社当副主任,他们正推‘农超对接’项目,说不定能帮上忙。”
第二天,他就跟着周老去了省供销社。
周老的战友姓郑,看到周老带来的番茄样品,咬了一口就拍板:“这品质,我们供销社旗下的十家超市全要了!我再帮你们联系其他连锁超市,保证让你们的菜进得去、卖得好。”
签合同那天,郑主任握着他的手笑:“老周这辈子没夸过几个人,昨天在电话里把你夸成了花,说你是‘懂土地的年轻人’。”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申报通过!获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 5000 万元】
【解锁 “农超对接” 绿色通道,可优先进入全省 300 家超市】
窗外,培训班的学员们正举着笔记本往家走,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串起的省略号。
这 5000 万不是终点。
有了周老的技术支持,有了供销社的销售网络,有了越来越多懂技术的农民,这个联合体就像棵扎了深根的树。
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风雨,都能稳稳地立在这片土地上。
还在继续生长。
能长出金子的土地?
让番茄甜得粘住牙齿的,除了配方,还有种番茄的人心里的甜。
老战友的一句话,比十份计划书更有分量。
商业里最硬的关系,往往藏在最软的人情里
土地从不会辜负认真的人:你对它多懂一分,它就对你多甜一分。
顺记南思:传承是把笔记里的字,变成地里的苗,结出人间的果。
(http://www.220book.com/book/SKY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