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1章 全球农业的中国方案

小说: 锄下生金   作者:胡周小哈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锄下生金 http://www.220book.com/book/SKYD/ 章节无错乱精修!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麦田里,热风卷着麦浪,掀起金色的涟漪。

候鸟蹲在田埂上,调试着刚埋进土里的传感器,汗水顺着安全帽的系带往下淌,在下巴尖凝成水珠。

不点举着遮阳伞站在他身后,手里的翻译机正重复着当地农民的疑问:“这些带电线的小铁盒,真能让小麦多结粒?”

候鸟首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

传感器的陶瓷外壳在阳光下泛着哑光,这是针对当地高温少雨的气候专门改造的 ——

比国内版本厚了 0.3 毫米,能抵抗 50℃的地表温度。

“不仅能多结粒,还能少生病。”

他点开手机上的三维麦田模型,绿色的光点在屏幕上跳动,“你们看,这里的土壤氮含量偏低,系统会提醒什么时候追肥;那里有蚜虫聚集的迹象,早早就会发预警。”

站在最前面的络腮胡农民叫卡里姆,手里还攥着传统的测墒仪 ——

一根刻着刻度的木棍。

他上个月刚参加完中国专家的培训班,手机里存着候鸟的微信,头像是南顺农场的番茄田。

“我家的 20 亩地,愿意先装!”

他突然用生硬的中文喊,引得身后的村民们一阵哄笑。

为了这一天,团队熬了整整三个月。

刚来时,传感器总在沙尘暴里失灵,候鸟带着技术员把设备拆开,给电路板裹上三层防尘膜。

当地农民习惯凌晨浇水,他们就把系统的灌溉提醒时间调到凌晨西点,还配上当地的祈祷乐曲当铃声。

不点则在临时搭建的教室里,教妇女们用手机查看数据,黑板上画着大大的番茄和小麦图案,旁边标着阿拉伯数字的操作步骤。

“女人也能管庄稼。”

不点握着一个戴头巾的妇女的手,帮她点击手机屏幕上的 “土壤湿度” 按钮,“你看,这块地的水分够了,今天不用浇水,能省下两个小时去照顾孩子。”

翻译机里传出温柔的女声,妇女们的眼睛亮起来,像被点亮的星星。

半年后,麦田迎来了丰收。卡里姆的地里,联合收割机驶过,麦粒哗哗地涌进粮仓。

他举着测产仪,声音抖得像风中的麦穗:“860 公斤!比去年多了 300 公斤!”

国际粮商的收购车早就等在路边,验粮员用仪器检测后,当场把收购价提高了 15%:“这批小麦的蛋白含量比当地平均水平高 3 个百分点,符合欧盟饲料标准。”

巴基斯坦农业部长踩着麦茬走进示范农场,皮鞋上沾满了金色的麦壳。

他握着候鸟的手,指腹用力得发白:“中国的技术不是魔法,是实实在在的智慧!我们要在全国建 50 个这样的农场,让每个农民都能用上你们的系统。”

【全球农业合作任务进度 1/10】

【与巴基斯坦农业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旁遮普省、信德省推广数字农业技术】

接下来的五年,候鸟和不点的足迹像藤蔓,沿着 “一带一路” 的轨迹蔓延开来。

在哈萨克斯坦的棉花田,他们的传感器顶着零下 20℃的严寒,监测着土壤的冻融周期。

不点教当地牧民用手机查看棉桃生长进度时,发现很多孩子患有沙眼,便联系国内的眼科医院,捐了一批眼药水和简易验光设备。

“先让他们看清棉桃的好坏,才能种出好棉花。”

她在给国内的信里写道,信封里夹着片雪白的棉絮。

在泰国的稻田,他们改造的数字系统能识别三种当地特有的稻田害虫。

候鸟带着技术员在雨季蹲守了 40 天,终于摸清了害虫的繁殖规律,系统的预警准确率提升到 92%。

不点则在田边搭起简易医疗点,给农民们测血压、讲卫生常识,她的白大褂口袋里总装着薄荷糖,遇到怕打针的孩子就递上一颗。

在肯尼亚的茶园,他们的防水传感器派上了用场。

当地的雨季长达半年,候鸟借鉴岭南村的经验,给传感器加装了排水槽,还教会茶农们用手机远程控制遮阳网。

不点发现很多妇女因为繁重的采摘工作患上关节炎,便教她们做简易的关节操,还从国内寄来护膝和理疗贴。

每离开一个国家,他们都会在示范农场的角落里埋下一个 “时间胶囊”——

里面装着当地的土壤样本、作物种子,还有一张团队合影。

在巴基斯坦的胶囊里,候鸟放了颗番茄红素琉璃珠,和不点脖子上的那颗是一对。

在肯尼亚的胶囊里,不点塞了片孩子们画的茶园,上面用斯瓦希里语写着 “谢谢中国朋友”。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考察团来到旁遮普省示范农场,正值小麦丰收。

卡里姆捧着新磨的面粉,非要请他们尝尝当地的馕。

面粉的麦香混着炭火的焦香,在帐篷里弥漫开来。

考察团团长看着手机上实时更新的全球示范农场数据,感慨道:“中国的数字农业方案,不仅带来了技术,更带来了‘授人以渔’的智慧。这才是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候鸟看向坐在身边的不点,她正帮卡里姆的妻子调试手机上的健康记录 APP。

夕阳透过帐篷的缝隙,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斑,发间别着朵当地的金盏花 ——

是早上孩子们偷偷给她戴上的。

系统面板上,全球农业合作任务的进度条己经走到了 7/10,下一个目的地是阿根廷的大豆产区。

候鸟握住周不点的手,掌心的温度混着麦香和花香,踏实得像走过的每一寸土地。

这场关于土地的远征,永远没有终点。

就像那些埋在异国他乡的 “时间胶囊”,终会在岁月里生根发芽,长出跨越国界的希望。

而他们,将带着中国的智慧,继续在全球的土地上,写下属于农业的诗篇。

胡周小哈密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SKY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锄下生金 http://www.220book.com/book/SKY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