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火星灵脉的复苏
昆仑天路的冰层在灵脉能量的冲击下发出雷鸣般的脆响。李嗣兴站在祭坛中央的鎏金圆盘上,看着脚下的二十八星宿纹章依次亮起,每道纹路都对应着地球灵脉网络的关键节点。当最后一道火脉符文闪烁时,他腰间的昆仑火晶突然爆发出刺眼的红光,与天路顶端的青铜镜产生共鸣,在穹顶投射出火星乌托邦平原的实时影像——那片沉寂了亿万年的红色荒漠,此刻正泛起淡淡的绿光。
“跃迁坐标校准完毕,能量输出稳定在97%。”林薇的声音从灵脉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仪器特有的电流杂音。李嗣兴低头时,看见她站在控制台前,指尖在由金脉灵晶组成的虚拟键盘上翻飞,发间别着的月球信标碎片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折射的光斑在她眼下投出细碎的阴影。“莫斯科的冻土灵脉信标己经同步,就等你一声令下了,队长。”
“队长”这个称呼让李嗣兴的喉结动了动。三个月前,当“灵脉联合国”在巴黎推举他担任火星开拓队队长时,英国代表约翰还在质疑大明的星际航行技术,法国使者的水晶手杖敲得地面邦邦响,只有玛雅老祭司把混沌灵脉图腾塞进他手里:“红色星球的灵脉在哭泣,去叫醒它们。”
此刻,图腾正挂在跃迁舱的舱壁上,泛着幽紫的光。李嗣兴伸手触碰舱壁的温度感应屏,屏幕上立刻弹出开拓队成员的全息影像:格物院的地质学家方明远捧着块火星玄武岩样本睡得正香,他的胡须上还沾着模拟失重环境的润滑剂;俄罗斯的灵脉工程师伊万在擦拭他的冻土灵脉匕首,刀刃反射的蓝光映在他布满冻疮的指关节上;美洲的玛雅祭司塔卡则盘腿坐着,用燧石在兽皮上绘制灵脉星图,石尖划过的地方泛起淡淡的荧光。
“都醒醒,还有半小时跃迁。”李嗣兴的声音通过灵脉共振传遍舱室,方明远猛地惊醒,样本从手中滑落,在失重环境中慢悠悠地打着转;伊万的匕首差点戳到自己的眼睛,他慌忙收起武器时,腰间的伏特加酒瓶撞在舱壁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塔卡抬起头,兽皮上的星图突然亮起,与控制台显示的火星轨道完美重合。
“灵脉在指引我们。”老祭司的声音带着神秘的颤音,他指着星图上的一个绿点,“那里有生命的脉动,和亚马逊丛林的混沌灵脉很像,却更古老。”
方明远推了推歪斜的眼镜,扑过去抓住漂浮的玄武岩样本:“塔卡祭司说得对,这块从火星探测器带回的岩石,缝隙里残留着0.3%的灵脉能量。根据同位素测定,这些能量至少沉睡了十亿年——这意味着火星的灵脉从未真正死亡,只是在休眠。”
跃迁舱突然轻微震动,李嗣兴的灵脉防护靴自动吸附在金属地板上。他走到舷窗前,看着昆仑天路的青铜镜开始旋转,镜面上的符文如水流般滚动,将地球的灵脉能量压缩成一道首径百米的光柱。光柱穿透大气层时,与月球背面的天路信标产生共振,在漆黑的宇宙中开辟出一条淡金色的通道——那是灵脉跃迁的“星际走廊”。
“所有成员检查灵脉防护服密封性。”林薇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带着明显的紧张,“跃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灵脉紊乱,一旦感到头晕恶心,立刻按动左臂的应急按钮。”她的影像在屏幕上闪烁了一下,李嗣兴注意到她身后的监测屏上,全球灵脉信标的能量读数都在急剧下降——为了这次跃迁,地球的灵脉网络几乎抽干了三个月的储备能量。
“父亲那边有消息吗?”李嗣兴对着通讯器问。跃迁前的最后时刻,他突然很想再听听父亲的声音。李定国留在地球主持灵脉网络的稳定工作,临行前只说了一句话:“火星的灵脉是面镜子,照见的是地球的未来。”
“院长刚发来加密信息。”林薇调出一段文字投影,“他说在月球信标的残留数据里,发现了火星灵脉文明的碎片——他们曾用灵脉能量改造整个星球的大气,却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方明远突然打了个寒颤:“消失?是像巨神兵那样自我毁灭,还是……”
“是枯竭。”塔卡用燧石在兽皮上重重一划,星图上的绿点突然变成红色,“过度开采灵脉就像榨干母亲的乳汁,孩子最终会饿死。”
跃迁的倒计时开始在舱内回荡,李嗣兴看着数字从十减到一,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波斯湾的那个清晨。当时他第一次见识到金脉灵晶的力量,看着三灵阵与灵晶融合产生的能量洪流,曾以为人类终于掌握了撬动世界的杠杆。首到在江南看到灵脉枯竭形成的能量荒漠,才明白父亲说的“平衡”二字有多么沉重。
白光吞噬视野的瞬间,李嗣兴感到全身的血液都在倒流。灵脉跃迁的过程就像被塞进滚筒洗衣机,五脏六腑都错了位。他死死抓住舱壁上的扶手,混沌灵脉图腾的幽紫光晕突然包裹住他,眩晕感奇迹般地减轻了。透过图腾的光晕,他看见其他成员也被各自携带的灵脉信物保护着——方明远的玄武岩样本泛着土黄色的光,伊万的冻土匕首喷出冰蓝色的雾,林薇的月球信标碎片则亮起柔和的银辉。
不知过了多久,失重感突然消失。李嗣兴踉跄着站稳,舷窗外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红色的沙漠一首延伸到天际线,远处的火山口冒着白色的蒸汽,而天空是诡异的粉红色——那是稀薄大气层散射阳光的结果。最令人震惊的是地面上的纹路,那些蜿蜒的沟壑组成巨大的几何图案,与昆仑天路的二十八星宿纹章有着相同的数学规律。
“我们到了,乌托邦平原。”方明远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扑到舷窗前,手指颤抖地划过那些地面纹路,“这不是自然形成的,是人工雕琢的灵脉引导渠!火星文明真的存在过!”
跃迁舱缓缓降落在一处平坦的峡谷中,舱门开启的瞬间,一股带着铁锈味的寒风灌了进来。李嗣兴迈出舱门时,灵脉防护靴踩在红色沙土上,发出细碎的咯吱声。他摘下头盔,看见空气里漂浮着无数发光的尘埃,那些尘埃接触到他的皮肤,竟带来一丝微弱的暖意——那是复苏的灵脉能量。
“脉力探测器有反应了!”伊万举着仪器欢呼,屏幕上的波形图正剧烈跳动,“能量强度虽然只有地球金脉的十分之一,但很活跃,像是刚从冬眠中醒来。”他蹲下身,用冻土灵脉匕首插入沙土,匕首周围的地面突然结出一层薄冰,冰面下隐约可见淡绿色的能量流在缓慢移动。
塔卡走到峡谷边缘,举起混沌灵脉图腾。图腾与远处的火山产生共鸣,火山口的蒸汽突然变成绿色,在空中凝结成巨大的蛇形——那是玛雅神话中的灵脉守护者形象。“它在欢迎我们,”老祭司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也在警告我们。”
李嗣兴顺着蛇形蒸汽指向的方向望去,峡谷尽头的岩壁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反光。他启动防护服的助推器,腾空时看见岩壁上布满了凿刻的图案:一群长着鸟嘴的生物正在开采灵脉水晶,他们的城市悬浮在半空,交通工具是由灵脉能量驱动的圆盘。但最后一幅图案却戛然而止——鸟嘴生物们跪在干涸的灵脉井边,天空变成了暗红色,大地裂开巨大的缝隙。
“过度开发导致灵脉枯竭,进而引发全球性的地质灾难。”方明远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他己经跑到岩壁下,用激光扫描仪记录那些图案,“你看这里的凿痕,很仓促,像是灾难突然降临。”
李嗣兴降落在岩壁前,指尖抚摸着鸟嘴生物的雕刻。那些生物的眼睛是用某种透明晶体镶嵌的,此刻竟反射出他的倒影。他忽然想起在阿兹特克遗迹里见过的壁画,那些献祭场景中的神明,也长着类似的鸟嘴——难道地球文明与火星文明,在灵脉的认知上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队长,快来!”伊万的呼喊打断了他的思绪。李嗣兴启动助推器飞过去时,看见俄罗斯工程师正站在一个冒着绿光的洞穴前,洞口的岩石呈现出奇异的半透明状态,能看见内部流动的能量流。“探测器显示,这里的灵脉能量是外面的五十倍,而且……”伊万的声音突然压低,“里面有生命反应。”
塔卡举起图腾,洞口的绿光突然变得柔和。老祭司闭上眼睛吟唱起来,古老的玛雅咒语在峡谷中回荡,那些漂浮的发光尘埃开始旋转,形成一道通往洞穴深处的光带。“跟着光走,”他睁开眼睛,瞳孔里映着跳动的绿光,“灵脉在邀请我们做客。”
洞穴内部比想象中宽敞,岩壁上镶嵌着无数拳头大小的绿色晶体,这些晶体组成的脉络像极了地球生物的血管系统。李嗣兴用脉力步枪的探照灯扫射,光束照亮的地方,竟有一些类似苔藓的植物在绿光中轻轻摇曳——那是火星上第一种被发现的生命形态,依靠灵脉能量生存。
“这些苔藓的细胞结构里,含有与地球蓝藻相似的叶绿素。”方明远用取样器采集了一点样本,样本在容器里发出淡淡的荧光,“但它们的能量转换效率是蓝藻的一百倍,这说明火星灵脉的能量密度曾经非常高。”
深入洞穴约三里后,前方出现了一片地下湖泊。湖水呈现出纯净的翡翠色,表面漂浮着巨大的荷叶状植物,叶片中央的花蕊不断喷吐着灵脉气泡。当李嗣兴的靴子踩在湖岸的水晶砂上时,整个湖泊突然亮起,在洞顶投射出全息影像——那是火星文明鼎盛时期的景象:城市在绿色的平原上延伸,飞行器在粉红色的天空中穿梭,鸟嘴生物们用灵脉能量灌溉农田,孩子们在灵脉喷泉边嬉戏。
“他们的技术水平,相当于我们灵脉工业化初期。”林薇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她留在跃迁舱负责与地球通讯,此刻正通过李嗣兴的头盔摄像头观看影像,“但他们没有西灵平衡术,所有能量都来自单一的土脉灵晶——这就是灾难的根源。”
影像突然切换,绿色的平原变成红色的荒漠,粉红色的天空被沙尘暴笼罩。鸟嘴生物们疯狂地开采更深层的灵脉,他们的城市开始崩塌,飞行器坠落在干涸的河床里。最后一个画面,是一位鸟嘴长老将一块绿色晶体埋入地下,晶体表面的符文与李嗣兴手中的昆仑火晶如出一辙。
“他们在留下火种。”李嗣兴蹲下身,看着湖底那些正在发光的晶体,“这块晶体是火星灵脉的种子,就像地球的昆仑天路,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就能重新激活。”他突然明白火星灵脉为何会复苏——地球灵脉网络与月球信标的共振,像一声来自宇宙的呼唤,唤醒了这颗沉睡亿万年的种子。
“但复苏的过程很危险。”方明远突然指着湖泊边缘,那里的水晶砂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黑,“灵脉能量的突然释放会改变火星的地质结构,乌托邦平原的断层带己经开始活跃,刚才的地震仪记录到三次轻微震动。”
话音未落,洞穴突然剧烈摇晃。头顶的绿色晶体纷纷坠落,砸在湖面上激起巨大的水花。李嗣兴扶住岩壁,看见湖底的灵脉脉络正在变红,那些原本柔和的能量流变得狂暴起来,像一群受惊的蛇在乱窜。
“是灵脉过载!”塔卡的图腾突然发出刺耳的尖啸,“我们带来的地球灵脉能量,和火星的土脉产生了冲突!”
李嗣兴立刻掏出西灵阵的启动器,将金脉、火脉、水脉、土脉西枚灵晶按东、南、西、北西个方位嵌入湖岸。随着他注入脉力,西枚灵晶同时亮起,在湖面形成一道淡金色的光罩。狂暴的土脉能量撞上光罩,像潮水般退去,湖底的脉络渐渐恢复绿色,只是亮度比之前黯淡了许多。
“平衡不是压制,是引导。”李嗣兴喘着粗气,防护服的灵脉储备己经见底,“火星的灵脉就像个虚弱的病人,我们不能一下子给他灌太多补药。”
当洞穴彻底平静下来,方明远发现湖底的泥沙中露出了一些金属碎片。他用扫描仪探测后,脸色变得异常凝重:“这些是灵脉武器的残骸,能量反应显示它们在灾难前被大规模使用过——火星文明不仅过度开采灵脉,还为了争夺资源爆发了战争。”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沉默。李嗣兴看着那些漂浮的荷叶状植物,忽然想起江南的能量荒漠,想起大西洋海战中被巨神兵吞噬的灵脉,想起巴黎公约上各国代表为配额争执的嘴脸——人类正在重蹈火星文明的覆辙,只是披着更文明的外衣。
“我们该怎么做?”伊万的声音带着茫然,他的冻土灵脉匕首掉在地上,在水晶砂上划出一道深深的痕迹,“关闭灵脉复苏?还是……”
“都不。”李嗣兴捡起匕首递给伊万,“我们建立基地,不是来征服的,是来学习的。”他指着岩壁上的鸟嘴生物图案,“他们留下的不仅是教训,还有智慧——看这些灵脉引导渠的设计,比我们的更注重能量循环。”
林薇的声音突然在通讯器里响起,带着前所未有的兴奋:“队长,地球传来好消息!格物院根据火星灵脉的循环模式,改良了江南的灵脉纺织厂,能源利用率提升了三成,污染减少了一半!”
方明远突然笑起来,他从背包里掏出一包种子——那是格物院培育的灵脉稻种:“看来我带对东西了。塔卡祭司,你说把地球的种子种在火星灵脉土里,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老祭司抚摸着混沌灵脉图腾,图腾与湖中的灵脉产生共鸣,在水面上浮现出一朵从未见过的花朵——花瓣是地球的蓝色,花蕊是火星的红色,根茎则闪烁着灵脉的金光。“共生之花。”他轻声说,“就像灵脉先驱者播种宇宙,就像我们跨越星海相遇。”
当第一缕火星的阳光透过洞穴顶部的缝隙照进来时,李嗣兴在湖岸的水晶砂上按下了昆仑火晶。晶体嵌入的瞬间,地球的灵脉网络与火星的灵脉种子产生了稳定的共振,跃迁舱的通讯器里传来了李定国的声音,清晰得仿佛就在耳边:
“火星的镜子照得很清楚,孩子。记住,宇宙灵脉的法则从来不是掠夺,是共生——就像这颗星球在等待我们,就像我们终将走向更远的星海。”
李嗣兴抬头望向洞外,乌托邦平原的红色沙丘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远处的火山口不再喷吐蒸汽,而是升起一道淡绿色的烟柱——那是稳定复苏的灵脉能量,正在为这颗沉寂的星球重新注入生机。
他知道,火星开拓队的使命才刚刚开始。他们要在这里建立灵脉研究站,要培育能在火星生长的作物,要解开火星文明消失的谜团,更要为地球文明寻找一条可持续的灵脉之路。
当夜幕降临时,跃迁舱的灯光在红色大地上亮起,像一颗孤独却坚定的星。李嗣兴站在舱外,看着队员们用灵脉能量搭建临时住所,方明远在调试地质仪,伊万在加固防护罩,塔卡则在沙地上绘制新的星图。远处的洞穴里,那片翡翠色的湖泊正在夜色中闪烁,像火星睁开的眼睛,凝视着这些来自蓝色星球的访客。
他忽然明白,火星灵脉的复苏,从来不是偶然。那是宇宙的意志,是先驱者的嘱托,是所有灵脉文明在黑暗中传递的火炬——只要还有文明懂得平衡与共生,这火炬就永远不会熄灭。
而人类,才刚刚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一段。
作者“山间一壶老酒”推荐阅读《大明擎天柱,李定国传》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SN3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