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4章 荷兰人的技术偷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擎天柱,李定国传 http://www.220book.com/book/SN3U/ 章节无错乱精修!
 山间一壶老酒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第94章:荷兰人的“技术偷窃”

(一)

桂林的格物院总在清晨弥漫着草木清香。林砚踩着露水走进工坊时,第三批灵脉循环炮的炮管刚从铸模里取出,青灰色的管壁上,螺旋状的脉纹还带着余温——这是用引脉草纤维混合玄铁水浇筑的,比纯铁炮身轻三成,灵脉传导效率却提高了两成。

“小姐,您看这组脉纹怎么样?”学徒阿竹举着刚刻好的炮尾部件,鼻尖沾着铁屑,眼睛亮得像星子。他手里的刻刀是格物院特制的“灵脉刻刀”,刀尖镶着细如发丝的稳脉晶,能在玄铁上划出几不可见的细纹。

林砚接过部件,对着晨光端详。脉纹的“回环处”比上次更圆润了,这是她新改进的“缓流设计”,能减少灵脉冲击时的损耗。她刚要夸赞,眼角忽然瞥见工坊角落,一个叫阿福的学徒正鬼鬼祟祟地往怀里塞着什么,袖口露出半截羊皮纸。

“阿福,你手里拿的什么?”林砚的声音不高,却让喧闹的工坊瞬间安静下来。

阿福身子一僵,脸唰地白了,结结巴巴道:“没……没什么,是……是昨晚画的脉纹草稿。”他怀里的东西硌得肋骨生疼——那是汉斯给的十两银子,沉甸甸的,却像烙铁一样烫。

林砚没再追问,只是指了指他手里的刻刀:“这刀的稳脉晶该换了,去库房领新的。”阿福如蒙大赦,几乎是逃着跑出了工坊。

待他走远,王二福凑过来低声道:“小姐,这阿福最近总往荷兰商栈跑,我早就觉得不对劲。要不要……”

“别惊动他。”林砚将炮尾部件放回案台,指尖轻轻拂过螺旋纹,“他手里的东西,未必是真的。”

她昨晚在脉纹图谱的夹层里,特意加了几处“错纹”——看起来像是关键的导流节点,实则是故意设计的陷阱,按此铸造的炮管,灵脉循环到第七次就会卡顿,轻则哑火,重则炸膛。阿福偷去的,恐怕就是这份动过手脚的图纸。

(二)

南宁的荷兰商栈总飘着一股刺鼻的桐油味。汉斯站在临时搭建的铸炮作坊里,看着阿福送来的图纸,琉璃镜片后的眼睛泛着贪婪的光。图纸上的螺旋脉纹密密麻麻,标注着“灵脉循环核心节点”的红圈格外醒目——这正是他苦寻不得的关键技术。

“很好。”汉斯将一个沉甸甸的钱袋扔给阿福,袋里的银币撞出清脆的响,“按约定,这是剩下的五十两。等炮铸出来,再给你一百两,送你去巴达维亚过好日子。”

阿福接住钱袋,手指抖得厉害。他瞥见作坊角落里堆着的炮管,黑黢黢的管壁上,正有人按图纸上的“错纹”凿刻,心里忽然泛起一阵悔意——格物院的学徒房虽简陋,林小姐却总把最精细的活儿交给他们,还教识文断字,那些荷兰人看他的眼神,却像在看一头会喘气的牲口。

“我……我能走了吗?”阿福攥紧钱袋,只想快点离开这满是桐油味的地方。

汉斯却按住他的肩膀,力道大得像铁钳:“等亲眼看到炮能响再走。”他转身对荷兰工匠喊道,“按图纸铸,今晚必须试炮!”

作坊里顿时响起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工匠们用的是荷兰运来的铸模,铁水却是本地买的粗铁,混着从爪哇岛运来的残脉矿粉——汉斯舍不得用纯灵脉锭,只想用最低成本仿制出“循环炮”,好在东南亚的部落里兜售。

阿福缩在角落,看着他们将错纹刻得越来越深,冷汗顺着脊梁骨往下淌。他忽然想起林砚教过的话:“脉纹如流水,错一处则溃千里。”这些荷兰人按错纹铸炮,怕是要出大事。

(三)

三更的梆子敲过桂林城时,苏湄踩着格物院的后墙翻了进来。她带来的消息裹在浸过油的布里,拆开时还带着漓江的水汽——“荷兰人在南宁铸炮,宣称己掌握循环技术,下周在暹罗王面前试炮”。

“暹罗王?”林砚正用显微镜观察引脉草纤维,镜片下的纤维像无数根银丝,缠绕成细密的网,“范·迪门是想借暹罗的势力,在东南亚排挤咱们的循环炮。”

苏湄看着显微镜里的纤维网,忽然明白:“小姐早料到汉斯会偷图纸,故意给了假的?”

“不全是假的。”林砚调了调焦距,纤维上的细孔清晰可见,“基础的循环原理是真的,但核心的‘引脉草纤维炮弹’技术,我留了一手。”她从抽屉里取出一枚炮弹模型,弹壳里塞满了雪白的纤维,“这纤维能吸附散逸的灵脉,让炮弹在飞行中还能补充能量,射程比普通炮弹远三成——没有这个,他们铸的就是废铁。”

苏湄拿起模型,纤维蹭在指尖,软软的像棉花:“那汉斯铸的炮……”

“能响,但打不远,还容易炸膛。”林砚放下显微镜,“明天让格物院的学徒们去桂林街头摆摊,把‘灵脉循环基础原理’印成小册子,谁要就给,再开几场讲座,用模型演示给百姓看。”

苏湄愣了愣:“把技术公开?那咱们的优势……”

“优势不在图纸里,在人手里。”林砚指着窗外,晨光正透过薄雾照进格物院的暖棚,引脉草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引脉草只在桂林的稳流带长得好,荷兰人偷得走图纸,偷不走这片土地的灵脉。”

(西)

南宁的试炮场设在邕江岸边。暹罗王派来的使者坐在遮阳棚下,手里把玩着荷兰人送的象牙柄弯刀,眼神却瞟着江面上的三艘战船——那是吴三桂借给汉斯撑场面的,黑帆上的狼头纹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汉斯穿着簇新的丝绸袍,站在仿制的“循环炮”旁,对着使者吹嘘:“这炮不用灵脉锭也能连发,射程比南明的炮还远!今天就让您见识见识,荷兰人的技术,天下第一!”

阿福被捆在柱子上,被迫看着这场闹剧。他看到炮管上的错纹被阳光照得格外清晰,像一条歪歪扭扭的蛇,心脏揪得发紧。

“点火!”汉斯挥下令旗。

荷兰炮手点燃引线,导火索滋滋地烧向炮膛。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着看炮弹飞出去——可预想中的轰鸣没有响起,只听“咔”的一声脆响,炮尾突然裂开一道缝,紧接着是“轰”的巨响,炮管竟炸得粉碎,滚烫的铁屑溅了暹罗使者一身。

“什么东西!”使者吓得摔在地上,崭新的袍服被烫出好几个洞,指着汉斯的鼻子骂,“你们荷兰人敢骗我!这就是你说的天下第一?”

汉斯脸色惨白,还想辩解,却见江面上的战船突然升起了南明的龙旗——是段世存的战象营水师,不知何时摸到了下游。战象的嘶鸣声里,船上的循环炮对准了试炮场,炮口的螺旋纹在阳光下闪着淡蓝的光。

“汉斯先生,”段世存的声音借着灵脉扩音器传来,震得人耳朵疼,“林小姐让我给您带句话:偷来的技术,撑不起荷兰人的野心。”

(五)

桂林的街头,格物院的讲座正热闹。林砚站在高台上,手里举着循环炮的模型,周围围满了百姓,三层外三层,连挑着担子的货郎都放下了扁担。

“大家看,这炮身上的螺旋纹,就像水车的轮子。”林砚转动模型上的摇柄,模型炮口喷出一缕青烟,击中远处的靶心,“灵脉在里面转一圈,就能多走一段路,省下的灵脉锭,能给家里的灵脉灯多烧半个月。”

人群里爆发出惊叹。一个老汉挤上前,手里捏着汉斯商栈发的传单,上面印着荷兰伪炮的图:“林小姐,那荷兰炮也说能省灵脉锭,是真的不?”

“您摸摸这个。”林砚递过一把引脉草纤维,“他们的炮没有这个,省的是一时的钱,毁的是炮膛。就像咱们用粗糠喂马,看着省钱,马却跑不远。”

百姓们哄笑起来。阿竹趁机分发小册子,上面印着循环原理的图解,用的都是“水车”“纺车”之类的家常比喻,连不识字的老太太都能看懂。

“想学刻脉纹的,格物院招学徒了!”王二福站在台上喊,“管吃管住,每月还有循环锭拿!”

人群顿时炸了锅,年轻小伙们举着手往前挤,差点掀翻了台子。林砚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忽然想起汉斯在南宁试炮时的窘迫,嘴角弯起一抹浅笑——技术从来不是藏在密室里的宝贝,而是长在土地里的庄稼,越分享,长得越茂盛。

(六)

荷兰商栈的密室里,汉斯将摔碎的琉璃镜扫到地上。暹罗使者的怒吼还在耳边回响:“骗子!你们的炮连渔船都打不沉!”更让他气急败坏的是,桂林街头到处都是格物院发的小册子,连挑夫都能说出“灵脉循环三原则”,他偷来的图纸,瞬间成了笑话。

“总督的电报。”一个荷兰商人脸色惨白地递过纸条,上面用荷兰文写着:“若无法打开东南亚市场,你就去爪哇岛挖矿。”

汉斯一拳砸在墙上,指关节渗出血来。他以为偷到了核心技术,没想到林砚早就挖好了坑,还故意把基础原理公之于众——这是当着全天下的面,说他汉斯是个连皮毛都没学懂的蠢货。

“阿福呢?”汉斯突然想起那个学徒,眼神狠得像要吃人。

“跑……跑了。”商人结结巴巴地说,“有人看见他回桂林了,还带着您给的银子,跪在格物院门口请罪。”

汉斯眼前一黑,差点栽倒。他千算万算,没算到一个小学徒都比他懂——林砚给的不是陷阱,是台阶,是故意让他在全天下面前出丑。

(七)

格物院的柴房里,阿福正帮着劈柴。他胳膊上的伤口缠着林砚给的草药,是试炮时被荷兰人打的。王二福走进来,扔给他一个热腾腾的馒头:“小姐说,你刻脉纹的手艺好,明天去炮营帮忙,从头学起。”

阿福接过馒头,眼泪啪嗒掉在上面。他以为会被赶走,没想到林砚不仅没怪他,还让他继续留在格物院。

“小姐说,谁都有犯错的时候。”王二福坐在柴堆上,看着他狼吞虎咽,“但得知道错在哪——技术能偷,可良心偷不走。”

阿福用力点头,嘴里的馒头噎得他首打嗝。窗外传来工坊的敲打声,叮叮当当的,像在给新生的日子敲着节拍。

(八)

桂林的暮色里,林砚站在独秀峰下,望着格物院的灯火次第亮起。苏湄走来,手里拿着“蜻蜓”从巴达维亚发来的密报:“范·迪门把汉斯调去爪哇了,还说要派新的‘技术顾问’来。”

“新的?”林砚接过密报,晚风掀起她的衣袂,像一片展开的荷叶,“那就让他们来。”她指着远处的稳流带,引脉草在暮色中泛着淡淡的银光,“告诉他们,格物院的大门永远敞开,就怕他们学不会。”

苏湄望着那些银光,忽然明白林砚的底气来自何处——不是图纸,不是炮,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是愿意用双手创造的百姓。荷兰人的船能运来炮,运来钱,却运不走这份扎根土地的智慧。

夜渐深,格物院的工坊里还亮着灯。阿福正跟着老师傅学习刻制“引脉草纤维炮弹”的脉纹,刻刀在他手里渐渐稳了,像握着一片跳动的灵脉。远处的漓江上传来夜航船的橹声,摇摇晃晃的,载着桂林的星子,也载着格物院不熄的灯火,往更远处漂去。

(本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SN3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擎天柱,李定国传 http://www.220book.com/book/SN3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