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3章 戈壁探胡

小说: 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   作者:尼克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 http://www.220book.com/book/SPNU/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光刚漫过敦煌城头的箭楼,倪风己牵着沙里飞站在营门内侧。崭新的皮甲在身上略有些沉,腰间的环首刀还带着未开刃的寒气,但他指尖拂过箭囊里那三十支制式狼牙箭时,心里却比昨日安稳了许多。

“倪风,此次斥候任务,沿西戈壁至盐泽一带,探查近期活动的胡部动向,三日即返。”队正将一卷羊皮地图拍在他手里,粗粝的指节点着图上的沙丘,“记住,多看少动,遇大股胡骑立刻回撤,莫要贪功。”

“诺。”倪风拱手应下,翻身上马时,沙里飞亲昵地蹭了蹭他的膝盖。这匹宝马通人性,自半年前父母被杀,它便驮着他从边境一路奔到敦煌,鞍具磨破了三层,马蹄却始终稳健如旧。此刻马鬃间还缠着几缕昨夜他新编的红绸——那是母亲的遗物,既是念想,也算个护身符。

出了西城门,戈壁的风顿时卷着沙砾扑来。倪风压低帽檐,望着远处起伏如浪的沙丘,脑子里不由自主地盘算起昨夜没琢磨透的事。穿越到这具身体里己近半月,从最初的躲避胡人追杀,再到如今站在敦煌军的序列里,他始终觉得脚下的土地像块被烈日炙烤的铁板,随时可能裂开深渊。

“三万百姓,三千守军……”他扯了扯缰绳,沙里飞会意地放缓脚步。作为后世浸淫职场多年的猎头,倪风太懂“数据分析”的重要性——这组数字在军报上或许只是冰冷的记载,但落在他眼里,却是摇摇欲坠的危局。朝廷忙着在洛阳城里斗来斗去,边境的军饷能拖三个月,粮秣里掺着沙土是常事,指望中枢输血?不如盼着戈壁里长出庄稼。

他摸了摸腰间的水囊,皮囊里晃出半袋粟米饼。这是昨日赵岳特意让人送来的,那位守将看似粗豪,心思却细如发丝。可光靠一个赵岳顶用吗?倪风想起穿越前看过的那些历史片段,汉末的边陲,从来都是被牺牲的棋子。要想活下去,要想守住这最后一块安身之地,必须得让敦煌自己“造血”。

安抚流民、开辟互市、编练乡勇……这些念头像戈壁下的潜流,在他心底翻腾。作为猎头,他最擅长的就是盘活资源——流民是潜在的人口基数,胡部里未必全是仇敌,那些散落在沙丘间的盐池、草场,都是能变成军饷的宝贝。可这些想法,总得递到能拍板的人面前才算数。郡守陈懿是个老夫子,据说只会对着竹简唉声叹气,要怎么让他听进去一个新兵蛋子的话?

正思忖间,沙里飞突然打了个响鼻,前蹄在沙地上刨了两下。倪风猛地回神,顺着宝马凝视的方向望去——三里外的背风坡下,正有袅袅炊烟升起,十几顶灰褐色的毡帐散落如星,几匹骆驼卧在帐外嚼着盐草,几个穿羊皮袄的身影正围着篝火打转。

“匈奴人?”他眯起眼,右手不自觉按上了弓梢。帐顶飘着的狼头旗是匈奴左部的记号,但看规模不过数十人,更像是个脱离了大部落的小族群。沙里飞的鬃毛微微竖起,显然还记得那些挥着弯刀的黑影,但倪风却勒住了它躁动的缰绳。

他的目光扫过帐外晾晒的兽皮,那些皮子处理得格外精细,边缘还绣着回纥特有的云纹;几个孩童抱着陶罐从帐后跑过,发髻却是羌人样式;更远处,一个披发的汉子正用皮囊往羊皮袋里灌着什么,动作间露出的腰间,竟挂着块汉式的双鱼佩。

“杂部?”倪风心里一动。河西走廊的胡部向来鱼龙混杂,匈奴、羌人、回纥甚至月氏后裔混居一处是常事。他勒转马头,沙里飞不安地刨着蹄子,鼻孔里喷出粗气——它记得这些人身上的膻味,记得那些射向主人的箭矢。

“别怕。”倪风拍了拍马颈,指尖触到宝马汗湿的皮毛。后世做猎头时,他见惯了甲方乙方虚与委蛇、谈薪前后的剑拔弩张,最明白“信息差”能值多少筹码。自己前世在公司做过三年海外招聘业务,波斯语、突厥语都能听个七七八八,加上这具身体从小跟着牧人学的匈奴话,精通多门胡语,应付这些杂部该是够了。

他翻身下马,将沙里飞拴在一丛骆驼刺后,解下背上的牛角弓斜挎在肩头,又把腰间的环首刀往鞘里推了推。左手拎起马鞍旁的水囊和半袋粟米饼——这是他特意准备的“见面礼”,右手则悄悄攥紧了三枚磨尖的骨针,那是父母留下的遗物,此刻倒成了贴身的暗器。

缓步走向那片毡帐时,风里飘来烤羊肉的香气。两个放哨的汉子立刻发现了他,抽出腰间的短刀便迎了上来,嘴里哇啦哇啦地喊着匈奴话,眼神里满是警惕。倪风停下脚步,举起双手示意没有敌意,用带着张掖口音的匈奴语朗声道:“汉家斥候,迷路至此,想换些饮水。”

那两个汉子愣住了,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个络腮胡的转向帐内喊了句什么。片刻后,一个穿着青色锦袍的老者掀开帐帘走了出来,他头发花白,鼻梁高挺,眼窝深陷,却戴着顶汉式的进贤冠,手里还拄着根雕花木杖。

“这位小郎,是敦煌来的军爷?”老者开口竟是流利的汉话,只是尾音带着点西域腔调,“我这帐里有上好的葡萄酿,不如进来喝碗暖暖身子?”

倪风心里暗惊,这老者的气度绝非寻常牧民。他目光扫过老者腰间的玉带——那是中原士族才能用的物件,再看帐帘上绣着的卷草纹,竟与洛阳出土的汉墓壁画上的纹样一般无二。

“老丈客气了。”他拱手行礼,刻意让自己的动作既带军礼的肃整,又有牧民的坦荡,“在下倪风,字子杰,奉令巡查戈壁。见贵部在此驻营,想着都是在这沙窝里讨生活的,或许能互通些消息。”

“字子杰?”老者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抚掌笑道,“好个‘子杰’,有志气。老夫乌延,原是车师前部的译长,十年前归了汉家,如今带着族人在此牧马。”他侧身让开帐门,目光落在倪风斜挎的弓上,“小郎这张弓,倒是柄好物件。”

倪风随他走进帐内,只见帐中铺着波斯地毯,案几上摆着青瓷碗,墙角还立着个博古架,上面竟放着件东汉的铜奔马——虽非真品,却也雕工精湛。他心里愈发笃定,这乌延绝不是普通的部落首领。

“老丈可知,近来西边的浑邪部有何动向?”倪风端起侍女递来的葡萄酿,先闻了闻香气——没有异样,这才浅啜一口,“前几日,有股杂胡在盐泽一带劫掠商队,看手法倒像是浑邪人的路数。”

乌延端着酒碗的手微微一顿,随即笑道:“子杰小郎是想问,那些人是不是老夫引来的?”他放下酒碗,从案几底下抽出一卷羊皮,“不瞒你说,老夫昨日刚截了他们的信使,这是他们与车师后部的密信,小郎可认得上面的字?”

倪风接过羊皮一看,上面用突厥文写着约定,三日后在盐泽以南会和,共袭敦煌西境的商道。他心里猛地一沉,这股杂胡竟有如此谋划,而军中对此还一无所知。

“老丈愿意将此信交予在下?”他抬眼看向乌延,试图从对方眼中找到破绽——是试探?是示好?还是另有图谋?

乌延却指了指帐外那些正在挤羊奶的妇人:“小郎看她们的发髻,一半是汉家样式,一半是胡部装束。老夫的孙媳妇,便是张掖来的流民女娃。这戈壁上的日子,靠打打杀杀活不长久,能安稳互市,换些粮种布匹,才是正经事。”他看着倪风,眼神诚恳,“老夫知道小郎是个有主意的,若能促成敦煌与周边小部的互市,老夫愿率三部族人归顺,为敦煌守西大门。”

帐外的风卷着沙砾打在毡帐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倪风看着羊皮上的突厥文,又想起敦煌城里那三万惶惶不安的百姓,突然觉得自己抓住了什么。他站起身,对着乌延深深一揖:“老丈若有诚意,三日后,在下愿在盐泽以东的断石滩,与贵部共商互市之事。只是……”

“只是需要老夫先表个态?”乌延抚须而笑,从腰间解下一枚鎏金狼符,“这是浑邪部左贤王的信物,老夫昨日杀了他的信使,这便是投名状。小郎可敢带回去,交给赵将军?”

倪风接过狼符,入手沉甸甸的。他知道,这枚符节背后,是数百族人的性命,也是敦煌难得的生机。作为猎头,他最擅长判断人的价值——眼前这个乌延,或许就是能帮敦煌破局的关键人物。

“老丈放心。”他将狼符揣进怀里,又从箭囊里抽出一支雕翎箭,“这是在下的信物,三日后,断石滩见。”

走出毡帐时,夕阳正将沙丘染成金红色。沙里飞见他出来,兴奋地刨着蹄子。倪风翻身上马,回头望了眼那片炊烟袅袅的毡帐,突然觉得那些原本面目模糊的胡部,此刻也有了清晰的轮廓。

他策马奔上沙丘,风在耳边呼啸,心里却比来时透亮了许多。安抚流民、开辟互市、编练乡勇……这些念头不再是空中楼阁。或许,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真能在这片土地上,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驾!”他轻喝一声,沙里飞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前方,马蹄扬起的沙尘里,仿佛己能看见敦煌城头升起的新朝阳。三日后的断石滩,将是第一步——既是为了军饷,为了人口,更是为了让这片被风沙啃噬的土地,能多喘口气。

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SPN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 http://www.220book.com/book/SPN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