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董卓废立

小说: 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   作者:尼克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 http://www.220book.com/book/SPNU/ 章节无错乱精修!
 

公元189年,安定城的秋雨连下了三日,把驰道浇得泥泞。李翼从敦煌回来了,飞翼营的甲胄上还沾着楼兰的沙尘——他不仅带回了被扣押的汉商,还押着楼兰王的次子作为人质,驿馆里堆着西域诸国送来的“谢罪礼”:大宛的汗血马二十匹,于阗的玉石三百斤,连素来倨傲的车师王,都派人送来了十名会织地毯的工匠。

“楼兰王宫的柱子,末将让人拆了三根。”李翼抹着脸上的雨水,语气带着悍然,“那小王八羔子哭着说‘再也不敢扣商队’,末将才留了他半条命。”

倪风刚看完贾诩整理的秋收账册,西农郡的粟米总产达一百六十万石,张掖粮仓的新仓廪刚封顶,足够再存五十万石。他放下账册,指着案上的人质名单:“把楼兰王子送去武威,让周昂的主力营‘看管’——每天让他跟着士兵去田里干活,看看汉军怎么种出比西域多三倍的粮食。”

话音未落,贾诩掀帘而入,手里的密信被雨水打湿了边角,字迹却依旧凌厉:“洛阳变天了。董卓废了少帝,立了刘协,何太后被鸩杀在永安宫。”

“果然如此。”窦云抱着倪逍站在窗边,孩子正抓着窗棂上的雨珠玩,她声音平静,“董卓要的不是辅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倪风笑道:“夫人对军国大事也略懂哟”

窦云道:“可惜我不是男人,不然我理政的能力应该不输文和先生”

倪风莞尔,接过密信,上面详细写着董卓的手段:北邙山接驾时,三千铁骑围得水泄不通,少帝吓得说不出话,反是九岁的刘协对答如流;夜里让士兵扮作援军入城的戏码,连洛阳的老卒都被骗了;还有吕布杀丁原那笔账——董卓用一匹赤兔马就换来了并州军的兵权,袁隗那些太傅、尚书,竟没一个敢站出来说不。

“袁隗老匹夫!”韩遂猛地拍案,他祖上曾在袁家做过门客,此刻气得甲叶发颤,“当年灵帝卖官,袁家买了三个郡守,如今董卓废帝杀后,他竟还在崇德前殿陪着点头!”

“袁氏西世三公,在乎的是门第,不是汉室。”贾诩冷冷道,“董卓杀了周毖、伍琼,就是在砍袁家的爪牙。下一步,该轮到袁绍、袁术了——这兄弟俩己逃出洛阳,听说往关东去了。”

周昂忽然道:“工坊营的铁匠们说,武都的铁矿新出了一种‘百炼钢’,打出来的刀能斩断普通铁甲。要不要给各营都换上?”

“换。”倪风站起身,雨水敲打着窗棂,像在为洛阳的亡魂敲丧钟,“但不是现在。传令下去:北地的麴义,把长城外的烽燧再增十座,派斥候往并州方向探——董卓收了丁原的并州军,说不定会打北地的主意。韩遂,你领陷阵营,从金城马场调三千匹战马,编练成轻骑营,沿湟水布防,盯紧陇西的羌人部落——别让董卓用金帛收买他们来犯。周昂,把关中的流民再分一批去河西三郡,敦煌的互市需要更多人手,让他们去驿馆当差、去商队做脚夫,只要肯干活,就给户籍。”

窦云忽然指着地图上的陈仓道:“石山的先锋营守在那里,若是董卓派使者来召主公入朝怎么办?”

“让使者去看陈仓道的关卡。”倪风眼中闪过冷光,“告诉他,凉州的甲士只认锄头和刀枪,不认洛阳的诏书。董卓要是敢派兵来,就用周雨新造的投石机,把他们的粮草砸进渭水里。”

几日后,洛阳的使者果然到了。那宦官穿着紫袍,带着董卓的“征召令”,在陈仓道的关卡前耀武扬威:“董相国说了,倪风若肯入朝任太尉,就把西域都护府的职权给他;若不肯,明年开春就发兵西征!”

石山穿着重甲,站在关卡的箭楼前,手里的狼牙棒往地上一顿,震得宦官腿软:“主公说了,凉州的太尉轮不到洛阳来封。至于西征?”他指了指关卡后绵延的营帐,“飞虎军数万甲士在此,让董卓尽管来试试——看看是他的铁骑快,还是我们的弩箭快。”

使者被吓得屁滚尿流,连“征召令”都忘了带走,骑着马往回逃。石山捡起那卷帛书,让人拿去给安定城的流民看:“瞧见没?洛阳的官就是这样吓唬人。但在凉州,谁要是敢抢你们的粮食、拆你们的房子,飞虎军的刀可不认人!”

流民里响起一片叫好声,有个从洛阳逃来的老秀才,当场挥笔写了篇《凉州赋》,贴在驿馆的墙上,末尾写道:“洛阳豺狼啸,河西麦黍香;宁为凉州犬,不做汉廷郎。”

议事厅里,贾诩正给倪风看新统计的兵力账册:飞虎军主力营扩至两万,飞翼营一万五,援护营五千,先锋营一万;先登营两万,陷阵营一万,斩将营一万,夺旗营一万;加上各郡郡兵,合计己超十万之数。武都的铁矿每月出铁五万斤,工坊营的甲胄堆积如山,连羌胡部落都私下里说:“董卓在洛阳杀人,倪风在凉州养人,这天下怕是要变了。”

“关东的袁绍、袁术己在联络诸侯。”贾诩展开一封密信,上面是南阳太守袁术的笔迹,约倪风“共讨董卓,匡扶汉室”,“主公打算如何回复?”

倪风望着窗外的雨帘,安定城的农田里,农夫们正趁着雨后抢种冬麦,新翻的泥土带着的腥气。他拿起笔,在帛书上只写了八个字:“保境安民,恕不奉陪。”

“告诉袁术,”他把帛书递给信使,“凉州的甲士要守长城、护商道、种粮食,没空去洛阳陪他们争虚名。若他真有心讨贼,就先管好关东的流民——别让他们往凉州跑时,连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

信使走后,窦云抱着熟睡的倪逍进来,案几上的油灯映着她的侧脸:“夫君是怕关东诸侯打完董卓,转头就来打凉州?”

“乱世之中,只有手里的粮食和兵是真的。”倪风轻轻抚摸着孩子柔软的头发,“董卓废帝,诸侯讨贼,说到底都是为了自己的地盘。咱们守好这十万甲士、百万生民,比什么都强。”

窗外的雨停了,月光透过云层照在安定城的城墙上,把“安定”二字映得格外清晰。远处的马场里,韩遂的骑兵正在夜训,马蹄声踏碎了秋夜的宁静;作坊区的炉火还亮着,铁匠们在赶制过冬的农具;流民营的帐篷里,传来孩子们安稳的鼾声。

洛阳的血火,终究没能烧到河西。当董卓在崇德前殿饮宴时,凉州的粟米正在粮仓里堆积;当吕布的铁骑在洛阳街头劫掠时,河西的驰道上,商队的驼铃正伴着晨光远行。

倪风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席卷天下,但只要凉州的粮仓不空、甲士不软、民心不散,这河西走廊上的星火,终能燎原。

公元189年十二月,安定城的冬雪初落,把张掖的驰道铺成了白玉带。周昂踩着雪往州牧府去,怀里揣着新造的“百炼钢”刀——刀身泛着青芒,是武都铁矿的新成果,马腾说这刀砍匈奴人的皮甲,就像切冻肉一样顺。

刚到门口,就撞见贾诩从里面出来,手里的玉珏上沾着雪粒:“关东的檄文到了,桥瑁那篇伪诏,写得倒比真的还像回事。”

议事厅里,火盆烧得正旺。倪风展开那卷传遍天下的檄文,上面“董卓迫杀弘农王、鸩杀何太后”的字眼刺得人眼疼。窦云抱着倪逍坐在一旁,孩子正用手指戳着地图上“洛阳”的位置,咿咿呀呀像是在说什么。

“袁绍在勃海竖起了‘讨董’大旗,袁术在南阳响应,韩馥、刘岱这些人也都派兵了。”贾诩数着檄文后的签名,嘴角带着讥诮,“一共十七路诸侯,看着热闹,实则各有各的算盘。”

倪风指尖点过地图上的关东诸郡:“桥瑁第一个跳出来,是想借讨董当出头鸟,可他东郡夹在兖州和冀州之间,打完董卓,韩馥、刘岱能容他?袁绍喊得最响,却把粮草基地放在河内,让王匡打前锋——这是想让别人先耗实力。”

“还有袁术。”窦云忽然开口,她父亲曾与袁术有过旧交,“此人贪而无谋,在南阳屯了十万石粮,却只派五千人去会盟,摆明了想坐收渔利。”

韩遂刚从金城来,陷阵营的轻骑营己沿湟水布防完毕,闻言忍不住道:“那依主公看,哪些是真心讨董的?”

“曹操算一个。”倪风想起几年前黄巾之乱时,驰援皇甫嵩,最终颍川大捷的曹操“此人敢拿五色棒打宦官的亲戚,性子烈,这次带了五千人从陈留出发,是真敢跟董卓拼命。还有鲍信,他弟弟鲍韬战死过,这次必是豁出去了。”

贾诩补充道:“但这两人兵力太弱,拼得越凶,死得越快。曹操若败,名声能传遍天下;鲍信若死,鲍家在泰山郡的声望会更高——乱世里,名声有时候比兵马管用。”

“那按兵不动的呢?”李翼问,他刚从敦煌调了一批西域香料,正愁没地方卖,“比如那个冀州牧韩馥,坐拥百万石粮,却只给袁绍送了三万石,听说还在邺县按兵不动。”

“假途灭虢的老手。”倪风冷笑,“他是想等袁绍和董卓两败俱伤,再趁机吞了河内和魏郡。可他忘了,袁绍的谋士里有田丰,逢纪,许攸这些人精得很,回头第一个就会拿他开刀。”

最热闹的是那些“只出粮不出兵”的诸侯。徐州牧陶谦送了五千匹帛,扬州刺史陈温运了万石粮,却连个偏将都没派。贾诩把这些人的名字记在竹简上,用红笔圈了圈:“这些人以为躲在后面就安全?董卓若败,关东诸侯会说他们‘首鼠两端’;董卓若胜,第一个要清算的就是他们——送粮给叛军,跟通敌有什么区别?”

正说着,石山从武威派人送来急报:陈仓道关卡外,发现了几拨打着“关东会盟使者”旗号的人,实则是袁绍派来的说客,想劝石山“反戈一击,共讨董卓”。

“把说客的舌头割了,送回关东。”倪风把檄文扔在火盆里,火苗“腾”地窜起来,“告诉袁绍,凉州的兵是守土的,不是给他当枪使的。他若真有本事,就自己打进洛阳,别来惦记我的飞虎军。”

周昂忽然道:“工坊营新造了五千副铁甲,要不要给曹操送点?他那人……倒还算个英雄。”

“送?”贾诩摇头,“送了他也记不住好,反而会被袁术说成‘私通凉州’。不如让敦煌的商队传个话,就说‘关东若缺粮,河西可售,以军械、战马易之’——咱们做买卖,不做赔本的人情。”

几日后,敦煌传来消息:关东的商队果然来了,是曹操派来的,想用两千匹战马换五万石粮。李翼按倪风的意思,只给了三万石,却要走了他们最精锐的五十名弩手——那些人都是跟着曹操从陈留起兵的老兵,懂弩箭保养,正好给飞翼营当教头。

雪越下越大,安定城的作坊区里,工匠们正赶着造新的投石机,石弹堆得像小山;流民营里,贾诩让人熬了姜汤,每个帐篷分三碗,老秀才写的《凉州赋》被人抄了贴在帐篷上,孩子们跟着念“洛阳豺狼啸,河西麦黍香”,声音脆生生的。

倪风抱着倪逍站在城头,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袄,像个圆滚滚的雪球。远处的练兵场上,麴义派来的先登营信使正在演示雪地作战的阵法——士兵们踩着滑雪板,在雪地里来去如风,手里的短弩能百步穿杨。

“文和,你说这关东会盟,最后能成什么样?”倪风忽然问。

贾诩望着东方的雪线:“董卓会迁都长安,把洛阳烧成白地。袁绍会夺韩馥的冀州,袁术会在南阳称帝,曹操会败得只剩几千人,却能在兖州东山再起。”他顿了顿,声音沉下来,“而那些只送粮不出兵的,比如陈温、陶谦,不出三年,要么被部下所杀,要么被邻居吞并。”

窦云裹紧了孩子的披风:“那咱们呢?”

“咱们守好河西。”倪风的目光落在远处的祁连山,雪光映着他的眼睛,“等关东杀得差不多了,敦煌的互市该通到安息了,武都的钢铁该够造十万把刀了,北地的长城该再往外推三百里了。到那时,不管天下是谁的,凉州都是咱们的。”

城楼下,韩遂带着陷阵营的骑兵正在雪地里操练,马蹄扬起的雪沫子像白雾;周昂指挥着民夫往粮仓里运新收的冬麦,麻袋堆得比城墙还高;李翼的飞翼营骑士牵着西域的汗血马,正在驰道上试跑,马蹄声在雪地里传得很远。

关东的烽火,在千里之外燃烧。而凉州的雪,正无声地滋养着土地下的种子。当明年春天到来时,这里会有新的麦田,新的工匠,新的士兵——就像倪风说的,乱世里最结实的根基,从来都不是讨董的檄文,而是仓廪里的粮食,工坊里的刀枪,和百姓眼里的希望。

雪停时,贾诩拿着新统计的人口账册进来:全凉州人口己达一百七十万,其中近半数是流民。他笑着说:“关东诸侯在争地盘,咱们在争人——这才是真本事。”

倪风看着账册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忽然想起洛阳的使者在陈仓道说的话:“董卓明年要西征。”

他拿起笔,在账册的空白处写道:“东征并州。”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

    (http://www.220book.com/book/SPN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 http://www.220book.com/book/SPN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