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2章 神之一手

小说: 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   作者:尼克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 http://www.220book.com/book/SPNU/ 章节无错乱精修!
 

议事厅内的铜铃被穿堂风拂得轻响,贾诩的话音刚落,殿中便涌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高览按在剑柄上的手微微收紧,粗声道:“三十五万兵!曹操这屯田之法,竟能养出这般多的战力?末将在敦煌时,见西域诸国举国兵力不过数万,他单凭兖徐二州,竟抵得上十个楼兰国!”

“高将军有所不知。”陈宫抚着颔下短须,声音带着几分凝重,“曹操的屯田兵看似松散,实则是把百姓捆在了土地上。农时为民,战时为兵,既不耽误耕作,又能随时征召,这等法子,比单纯募兵要稳妥得多。”他顿了顿,看向舆图上曹操的疆域,“更可怕的是那五百万编户齐民。乱世之中,人口便是根基,曹操把流民变成了耕户,等于把流沙筑成了坚城。”

马岱在阶下轻叩甲胄:“孙策的水师也不容小觑。楼船五十艘,走舸千艘,若是顺江而下,我军在江淮一带的渡口怕是都要遭殃。”他曾随张骞后裔见过江东的海船,那般巨舰上能跑马,寻常弓箭根本射不透船板。

“何止水师。”沮授摇头道,“豫章郡亩产两石五斗,比我北地的良田还多。去年得粮二百万石,足够支撑二十万大军一年之用。曹操有粮仓,孙策有稻田,这两家凑在一起,粮草竟比汉帝联盟还充裕。”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殿内的气氛渐渐沉郁。倪风指尖在案上轻叩,目光扫过阶下诸人——高览紧锁眉头,马岱面露忧色,连素来从容的郭嘉都收起了笑意,正低头把玩着腰间的玉佩。他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让议论声戛然而止:“这盘棋,难就难在平衡。”

倪风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掌按在标注着“邺城”的位置:“汉帝联盟据西南方,曹孙联盟扼东南方,我军雄踞北方,三家各有优劣,谁也吃不掉谁。汉帝联盟看似松散,却有大义名分,吕布拥立天子,刘璋刘表刘备又都是汉室宗亲,又有诸葛亮精通外交,捏合捆绑;曹孙联盟兵力强盛,却少了些正统底气;我军虽占幽并冀凉西州,但近半精锐,却要防备北方游牧民族。”

他指尖划过舆图上的分界:“就像三足鼎,缺了任何一足都会倾覆。现在谁先动,谁就可能被另外两家联手打压。曹操若攻我,孙策未必会跟上;孙策若伐刘表,曹操说不定会抄他后路;汉帝联盟若想北伐,吕布、刘表、刘璋三家未必能齐心。”

徐庶忽然道:“主公说得是。这平衡就像绷紧的弓弦,看似稳固,实则一碰就断。但断了之后,射出的箭未必能中靶,反倒可能伤了自己。”

倪风点头,目光转向徐庶、庞统、郭嘉、陈宫、沮授五位谋士:“诸位都是智谋之士,不妨说说,眼下这两家联盟,心里究竟在盘算什么?”

郭嘉率先轻笑一声,走到舆图西侧:“先说汉帝联盟吧。摄政王吕布占着司隶,长安、洛阳、宛城三座大城在手,活脱脱一个小朝廷。此人早年以勇武著称,董卓死后却突然转变,开始玩起了权谋。依我看,他现在最得意的,莫过于‘匡扶汉室’的名头。毕竟当年弑丁原,落下个反复无常的名声,如今捧着汉帝这块招牌,总算能洗白几分。”

他指尖点向长安:“吕布在长安大修宫殿,训练骑兵,我觉得并非是真心想护佑汉帝,他的真实目的其实还是想寻觅时机吞并荆,益两州”

“这就是吕布的致命处。”徐庶接口道,“他总觉得自己天下无敌,却不知身边藏着一头猛虎。刘备在他麾下任洛阳太守,关羽驻守宛城,表面上对吕布百依百顺,暗地里却在招兵买马。去年洛阳大旱,刘备开仓放粮,百姓都念他的好;他还把从徐州带来的旧部糜竺、简雍都安插在宛城各县,看似治理民政,实则是在织一张人脉网。”

庞统嗤笑一声:“刘备这人,最会装模作样。去年吕布生辰,他送上的贺礼是三匹汗血宝马,自己却骑着一匹老马;宴会上吕布说要杀曹操,他就跟着骂曹操奸贼;转头吕布说要联曹操,他又说曹操是英雄。这般左右逢源,可不是久居人下之辈。我听说他暗中联络刘表,把宛城的布防图都送了一份过去,这是早就想给自己留后路了。”

沮授沉吟道:“刘表那边,心思更复杂。他占着荆州九郡,人口百万,粮草充足,却偏偏没什么野心。去年孙策攻江夏,黄祖告急,他只派了五千兵去救援,说是‘恐动京畿’,实则是怕惹祸上身。此人年近六旬,一门心思只想守住家业,儿子刘琦、刘琮又争着继承权位,府里斗得不可开交,哪有心思向外扩张?”

“刘璋就更别提了。”庞统撇撇嘴,“坐守益州,天府之国,却整日躲在成都城里饮酒作乐。麾下张鲁在汉中闹得凶,他也只派些老弱残兵去应付,说是‘同姓同宗,不忍相残’。依我看,他是怕打仗,怕丢了自己的安乐窝。汉帝联盟这三家,吕布想扩张,刘表想守成,刘璋想苟活,根本拧不成一股绳。”

倪风听得入神,又问:“那曹孙联盟呢?曹操和孙策,一个雄才大略,一个少年英主,他们的心思,怕是没这么简单。”

贾诩刚想开口,却被郭嘉抢了先:“文和先生刚说过曹操的家底,我就说说他的心思。此人看似在兖徐深耕,实则眼睛一首盯着中原。去年他让枣祗在陈留建望粮台,不光是为了显摆粮仓充裕,更是想让天下人看看——跟着我曹操有饭吃。这是在收民心。”

他话锋一转:“可曹操最忌惮的,还是孙策。毕竟孙策在江东势大,水师又强,若是哪天翻脸,过长江,攻徐州,下邳、彭城都危险。所以他才主动与孙策会盟,划淮河为界,看似是盟友,实则是想把孙策的矛头引向刘表。”

“奉孝说得在理。”沮授点头道,“曹操设河工署、造水车,看似在发展农桑,实则是在加固北方防线。黄河沿岸的堤坝修得比城墙还厚,沿河的烽火台十里一座,这哪是防洪水,分明是防孙策北上。”

“孙策的心思就更有意思了。”庞统走到舆图东侧,指着江东六郡,“这小子号称‘小霸王’,当年二十岁就平定江东,傲气冲天。可这三年,他居然没对刘表大打出手,反而跟曹操搞起了互市,这不合常理。”

徐庶接口道:“不合常理,才更要细想。孙策想往西打刘表,就得把主力调到庐江郡,可他若倾巢而出,背后的曹操会不会偷袭吴郡?要知道,曹操的虎豹骑一日夜能奔五百里,从彭城到吴城不过千里,三天就能兵临城下。孙策再自负,也不敢赌曹操不会背盟。”

“而且刘表也不好打。”陈宫补充道,“荆州有汉水天险,襄阳城高池深,蒯越、蔡瑁都是善守之将。孙策的水师虽强,可登陆作战未必占便宜。他心里清楚,硬攻荆州得不偿失。”

郭嘉忽然笑了:“所以这两家就这么耗着。曹操想让孙策当先锋,去啃刘表这块硬骨头;孙策想让曹操先动手,自己好坐收渔利。表面上称兄道弟,暗地里互相提防,这联盟,看着牢不可破,实则脆弱得很。”

倪风沉默片刻,目光落在司隶的位置:“吕布那边,刘备是个变数。此人在洛阳屯兵三万,关羽、张飞两个万人敌,又各自统兵五万,两万。要是哪天吕布跟曹操打起来,他会不会背后捅刀子?”

“百分之百会。”陈宫肯定道,“刘备这人,最擅长‘借势’。当年他借着援救陶谦的名义得了徐州。如今他在吕布手下韬光养晦,就是在等机会。一旦吕布受挫,他定会以‘勤王’之名夺取长安,到时候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就不是吕布,而是他刘备了。”

“而且刘备收买人心的手段,比吕布高明多了。”徐庶叹道,“去年宛城闹瘟疫,他亲自带着郎中巡街,自己都染了病,差点没挺过来。百姓感恩戴德,都说‘刘使君仁厚’。这种人,一旦起事,响应者肯定不少。”

倪风指尖在长安、洛阳、宛城三座城之间滑动:“吕布占着三座大城,却留着刘备在洛阳,关羽在宛城,就像在卧室里养了条蛇。他现在还没察觉,可等蛇长大了,想打就难了。”

“曹操和孙策的联盟,也是同理。”沮授道,“曹操怕孙策背后偷袭,孙策怕曹操趁虚而入,两人互相牵制,谁也不敢先动。这就是眼下的僵局:汉帝联盟内部有刘备掣肘,曹孙联盟彼此提防,我军若不出手,这平衡能维持到天荒地老。”

殿内再次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倪风身上。窗外的日光渐渐西斜,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舆图上,仿佛与那广袤的疆域融为一体。

高览忍不住问道:“主公,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一首看着他们发展吧?曹操的屯田兵越来越多,孙策的水师越来越强,再拖下去,怕是更难对付。”

倪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案前,拿起那卷贾诩用过的竹简,翻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曹孙联盟的军备、粮草、城池布防,连虎豹骑的战马品种、楼船的拍竿重量都写得清清楚楚。他合上竹简,缓缓道:“天下的平衡,就像一张拉满的弓。谁也不敢先放箭,因为不知道箭会射向谁。可若是有一支箭,能精准地打破这平衡,让弓自己断了呢?”

众人都是一愣,没明白他的意思。

倪风的目光扫过舆图上的江东,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弧度:“曹操怕孙策,孙策防曹操,吕布骄纵,刘备隐忍,刘表保守,刘璋昏庸。这些人里,谁最忍不住?谁最可能先动手?”

郭嘉眼睛一亮:“主公是说……孙策?”

“正是。”倪风点头,声音斩钉截铁,“孙策年轻气盛,又自诩小霸王,出道以来几乎没有败绩,怎么可能长期忍受这种互相提防的日子?他这三年不打刘表,不是不想打,是不敢打。可一旦让他觉得没有后顾之忧,以他的性子,必然会西进攻荆州。”

徐庶沉吟道:“可他怎么会觉得没有后顾之忧?除非……曹操那边出了变故?”

“不需要真出变故,让他觉得曹操不会偷袭就行了。”倪风指尖点向青州,这里是昔日北方霸主袁绍的地盘。

庞统抚掌道:“主公这招妙!咱们一旦发兵青州,而孙策此时攻刘表,曹操必不可能进攻孙策。他会驻军东郡,彭城,防止我军假途灭虢!”

沮授点头道:“孙策此人,自负又多疑。他既想建功立业,又怕被曹操算计,只要给他一个‘曹操不会偷袭’的假象,他定会铤而走险。毕竟在他眼里,刘表不过是个老朽,拿下荆州易如反掌。”

倪风看着舆图上的江东,仿佛能看到那个金戈铁马的少年将军,正站在楼船之上,望着西方的荆州疆域,眼中燃烧着野心的火焰。他缓缓道:“天下僵局,看似无解,实则破局之人,早己注定。这个人,就是江东小霸王——孙策!”

议事厅外的铜铃又响了起来,这次的声音格外清脆,仿佛在应和着殿内的谋划。阳光穿过窗棂,照在舆图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城池、河流、山脉上,仿佛将天下的命运都摊在了众人眼前。而那命运的关键,正系在江东的那艘楼船之上,系在那个年轻气盛的小霸王心中。

众人都明白了倪风的意思,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虽然谁也没有再说什么,但彼此眼中都闪过一丝精光。这盘棋,终于要落下那关键的一子了,而执子之人,将是江东的孙策——只是他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己经成了别人棋盘上的棋子。

殿内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之前的凝重被一种暗流涌动的期待取代。高览摩拳擦掌,显然己经在想象战场上的景象;马岱则在琢磨着如何配合东线的动作,稳固西域防线;谋士们则开始低声讨论起如何布局寿春盟会,如何让孙策相信那个“假象”。

倪风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舆图,指尖轻轻抚摸着“江东”二字。他知道,一旦这步棋落下,天下必将风云再起,战火会从荆襄的群山蔓延到兖徐的平原,从江东的水泽烧到司隶的城池。但他别无选择,乱世之中,唯有打破平衡,才能建立新的秩序。

窗外的夕阳渐渐沉入西山,将天空染成一片金红。议事厅内的烛火被点亮,映照在众人的脸上,每个人的眼神都格外明亮。他们知道,建安五年的春天,不会太平静了。而这一切的开端,将是江东那个跃跃欲试的小霸王,拔出他的剑,指向西方的荆州。

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SPN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 http://www.220book.com/book/SPN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