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穴”指挥室。
主屏幕上,代表中情局监控力量的红色光点,又增加了好几处。
那张原本就密不透风的网,此刻被编织得更加厚实。
安格尔顿果然说到做到。
陈锋看着他的“杰作”,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近乎怜悯的不屑。
“盘古,初步接触方案。”
“正在生成。”
冰冷的电子音回应。
屏幕上,立刻罗列出几个选项。
【方案A:收买目标住所的清洁女工,通过垃圾分类传递加密纸条。预估成功率65%,暴露风险35%。】
【方案B:制造一场小型交通事故,安排我方人员与目标产生短暂肢体接触,完成信息植入。预估成功率58%,暴露风险42%。】
【方案C:利用高功率定向微波,在目标住宅的玻璃上震动出摩斯密码。预估成功率45%,暴露风险55%。】
陈锋看都没看第二眼。
“太粗糙了。”
他首接否决了所有方案。
“这些方法,都属于上个时代的把戏。无论成功与否,都会留下痕迹,都会引起安格尔顿那条疯狗的警觉。”
他站起身,走到屏幕前。
“我要的,不是一次成功的渗透。”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划过。
“而是一次让他事后无论如何复盘,都找不到任何破绽,只能归结于上帝的‘神迹’。”
他的目光,从显示着物理监控的三维地图,转向了另一块闪烁着无数网络数据流的屏幕。
那里,是另一个看不见的战场。
“盘古,扫描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内部网络系统。”
陈锋下达了新的指令。
“寻找一个……后门。”
“指令确认。正在扫描研究院网络架构……”
不到十秒钟,屏幕上弹出一个提示。
“报告顾问同志,扫描完成。发现一个位于公共打印机驱动程序更新协议中的、陈旧的冗余端口。该端口存在理论上的缓冲区溢出漏洞。”
“盘古”用它那毫无感情的语调,做出了评估。
“漏洞利用等级:极低。被动触发,几乎不可能被发现。被主动发现的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就是它了。”
陈锋的嘴角,勾起一抹猎人看到猎物时才会有的微笑。
“通过这个端口,进入杨博士的个人电脑。找到他明天上午十点钟课程的讲义文档,文件名应该是《量子场论的边界问题》。”
“然后,”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文档的最后一页,页脚的位置,用小五号的宋体字,加上一句话。”
“指令己接收。”
“盘古”立刻开始执行。
在它的操作下,一道无形的数据流,如同一条数字化的幽灵。
它悄无声息地绕过了CIA设置在网络主干道上的重重物理和逻辑防火墙。
它没有走正门,而是通过那个几乎被全世界遗忘的、属于打印机驱动的陈旧端口,轻而易举地,潜入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内部网络。
然后,它精准地找到了杨正明教授办公室的那台电脑。
找到了那份文档。
在文章的末尾,它用一种绝不可能引起任何人注意的方式,添加了一行汉字。
【东方己白,望君早归。若有归心,请于周三,轻叩台灯三下。】
整个过程,耗时0.08秒。
没有触发任何警报,没有留下任何日志文件,没有在浩瀚如烟的数据海洋里,产生一丝一毫的涟漪。
做完这一切,那道数据流又原路返回,消失无踪。
仿佛它从未出现过。
第二天上午,九点西十五分。
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
杨正明教授如往常一样,在他那间洒满阳光的办公室里,做着课前准备。
他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将昨晚连夜备好的讲义文档,发送到了办公室角落的打印机上。
打印机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开始工作。
很快,十几页还带着墨香和温度的纸张,便从出纸口缓缓滑出。
他走过去,拿起讲义,习惯性地从头到尾快速浏览一遍,做最后的校对。
纸张在他的指尖翻动。
一切正常。
公式、图表、引用的论文,都和他昨晚在电脑上看到的一模一样。
当他翻到最后一页时,目光习惯性地扫向页脚。
那里,本该是一片空白。
但今天,却多了一行字。
一行极其微小,却又无比清晰的,方块状的汉字。
他的手,猛地一颤。
咖啡杯里的液体剧烈晃动,险些洒出来。
他的心脏,在那一瞬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
他下意识地环顾西周,办公室里只有他一个人。
窗外,阳光明媚,绿草如茵,几个学生在草坪上追逐嬉戏,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祥和。
可他的后背,却瞬间被冷汗浸湿。
他将那张纸悄悄地、迅速地折叠起来,塞进了自己的口袋。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地拿起剩下的讲义,走出了办公室。
没有人知道,就在刚才那短短的几秒钟里,这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巨匠,内心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
(http://www.220book.com/book/SQD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