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陈家三口围坐在油灯下。陈父吧嗒着旱烟袋,陈母纳着鞋底,陈宴殊则托着腮,看着桌上那罐红艳艳的、象征着希望也带来隐忧的草莓酱。
“爹,娘,”
陈宴殊开口,带着一丝忧虑,“今天赵婶的话,虽然难听,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等大家的草莓都种出来了,这果酱谁都能熬,咱们还能靠啥赚钱?光靠卖果子,怕是卖不上好价钱,也存不住。”
陈父吐出一口烟圈,眉头也皱了起来:“是这个理儿。好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咱们得琢磨点别人没有的。”
陈母停下针线,想了想:
“要不……咱们在酱里加点别的东西?弄点不一样的味儿?就像你王婶家腌咸菜放茱萸,比别人家就香。”
加点别的东西?弄点不一样的味儿?
陈宴殊眼睛一亮!对啊!风味!差异化!秘方!这才是未来“陈记果酱”安身立命的金疙瘩!
理想很,现实……嗯,糖罐子很骨感。糖贵如油,家里这点草莓更是金贵苗苗(目前只有自家小批量产出),可经不起她天马行空地瞎霍霍。
陈宴殊眼珠子一转,盯上了村后那座青翠的大山——免费的宝藏库,走起!
“爹,娘,咱们进山挖宝去!”
天刚蒙蒙亮,陈宴殊就背上小竹篓,拉起陈母,后面跟着扛柴刀兼职保镖兼苦力的陈父,一头扎进了雾气缭绕的山林。
目标明确,行动精准:
野薄荷:溪水边,一丛丛翠绿招摇,散发着提神醒脑的清凉气。专掐嫩尖儿!
刺梨(野蔷薇果):向阳山坡的刺头儿,橙红小果浑身是刺,酸得能让人灵魂出窍倒吸气。陈父戴上厚厚的手套,化身“刺猬克星”,小心翼翼采摘。
野姜:林下阴凉处,挖取胖乎乎、辣味足的根茎。
野山椒(极微量):纯属陈宴殊“黑暗料理之魂”作祟,万一能鼓捣出开胃的果辣酱呢?梦想总要有的!
还有各种香气独特的野花野果:金银花、酸枣……但凡系统在脑海里模糊提示“可食用”、“风味独特”的,都薅一点回来!
小竹篓渐渐丰盈,混杂着草木的清新、果实的酸冽、根茎的辛辣。回到家,陈家那方寸灶房,立刻升级为硝烟弥漫的“风味前线”。
清洗、捣碎、分装。
陈宴殊担任“总指挥”兼“书记官”(烧火棍炭头在旧黄历背面鬼画符),陈母则化身“火头军大将”,掌控着陶锅与珍贵的糖和草莓,在热气蒸腾中挥斥方遒。
第一锅:经典甜莓酱。对照组,必须保留,是衡量一切的基准线。
第二锅:“沁凉莓”酱。捣碎的嫩薄荷叶入锅。熬煮间,清新的薄荷香与甜蜜的草莓味奇妙交融,出锅后色泽依旧红艳,入口却是甜中带凉,仿佛含了一口山涧清风。
“嘿!这个带劲儿!解腻!”陈父试吃后,胡子都精神地翘了翘。
第三锅:“醒神莓”酱。橙红的刺梨果肉被费劲巴拉去籽捣烂,与草莓同熬。酸度瞬间拉满!熬煮时那霸道的酸香就冲散了满屋甜腻。成品是更深沉的红橙色,质地粘稠得能挂旗。
陈宴殊鼓起勇气舔了一丁点,小脸瞬间皱成十八个褶的包子:“嘶……我的牙!” 但那酸劲儿过后,是极其浓郁、层次炸裂的果香回甘,提神醒脑效果拔群。
“这个……配着大油大肉吃,或是抹在硬馍馍上,绝配!”陈母品出了精髓。
第西锅:“暖胃莓”酱。只滴入几滴挤出的野姜汁。成品颜色变化不大,入口还是草莓的甜香当家,但滑下喉咙,一丝温润的姜辣暖意悄然升起,颇为奇特。
“冬天喝粥时搅上一勺,保管从喉咙暖到肚肠!”陈母下了定论。
第五锅:“火辣莓”酱(实验款)。仅放了米粒大小一点剁碎的野山椒。熬出来……味道相当之迷惑。甜辣交织,挑战味蕾极限。
陈父尝了一口,表情管理瞬间失控,扭曲了半天,才憋出一句:“……嗯,劲儿挺冲。” 此锅荣登“待观察区”。
灶房里热浪滚滚,空气中各种新奇古怪的香气打架。
陈母额头汗珠滚滚,眼神却亮得惊人。陈宴殊的“天书”(黄历)上画满了外星符号和“凉”、“酸掉牙”、“暖”、“怪哉”等独家评语。
陈父则成了最敬业的“试毒官”兼行走的表情包,虽然被酸得龇牙咧嘴、辣得首灌凉水,依旧坚守岗位,乐此不疲。
几轮鏖战,结合全家(主要是陈父那饱经沧桑的胃)的反馈,战果初定:
“沁凉莓”酱(草莓+薄荷):清爽独特,人见人爱,抹饼拌粥冲甜水,样样皆宜——潜力股中的战斗机!
“醒神莓”酱(草莓+刺梨):酸香浓郁,风味强劲,专治油腻没胃口,佐餐佳品——走精品小众路线!
经典甜莓酱: 基本款——不可或缺。
暖胃酱风味不显,暂时雪藏。
火辣酱……有待时间考验。
看着几小罐贴着“秘方”标签的宝贝酱,陈宴殊明白,闭门造车要不得,是骡子是马,得拉去集市遛遛!
目标:田市镇,走着!
(http://www.220book.com/book/SQR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