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盯着手机屏幕上的项目通知,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下周启动的智能交通系统升级项目,是公司今年最重要的战略部署,意味着未来三个月他需要常驻项目现场,每天工作时长将超过十二小时。
“怎么了?脸色这么严肃。”晓妍递来一杯热牛奶,顺着他的目光看到屏幕内容,“又是紧急项目?”
“嗯,智能交通的核心模块开发,必须全程跟进。”陈宇揉了揉眉心,“下周一开始,可能要连续加班了。”
正在给刘奈仙展示露营照片的宝宝,听见对话后抱着相册跑过来:“爸爸又要忙工作吗?那周末还能陪我去公园放风筝吗?”孩子的眼睛亮晶晶的,映着客厅暖黄的灯光。
刘奈仙轻轻拍了拍孙子的背,转向儿子:“工作要紧,但孩子也需要陪伴。你看能不能和公司协调下,尽量别总错过宝宝的周末?”她想起上周宝宝特意画了“全家福放风筝”的图画,贴在冰箱最显眼的位置。
陈宇叹了口气,拿起手机开始翻阅日程表:“项目高峰期正好撞上宝宝幼儿园的亲子运动会,还有他的生日……”话没说完,手机又弹出几条工作群消息,项目组正在紧急分配任务。
接下来的一周,陈宇的生活彻底被工作填满。清晨宝宝还没醒,他就己经出门;深夜回家时,孩子早己睡熟。某天凌晨一点,他蹑手蹑脚走进卧室,看见晓妍坐在床边,正对着宝宝画的“全家福”发呆。
“还没睡?”陈宇放轻脚步。
“宝宝今天问我,爸爸是不是被工作‘吃掉’了。”晓妍的声音带着疲惫,“他幼儿园布置了‘我的爸爸’手工作业,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帮忙,可他……”
陈宇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他走到书桌前,看到宝宝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爸爸的工作是造汽车,但我想让他造风筝。”旁边还画着一辆长出翅膀的汽车,驾驶座上却空无一人。
周末加班时,陈宇特意把这幅画设成电脑壁纸。当项目组讨论到关键技术节点,同事开玩笑说“陈工真是工作狂”时,他指着壁纸轻声说:“我首先是个爸爸。”
转机出现在宝宝生日前三天。陈宇在项目例会上提出“弹性工作方案”,主动承担核心代码攻坚,但要求每天傍晚留出两小时视频陪伴宝宝。令他意外的是,总经理不仅批准了,还笑着说:“我女儿当年也总抱怨我是‘手机爸爸’,这个方案值得推广。”
生日当天,陈宇带着提前调试好的视频设备来到项目现场。当宝宝吹灭蛋糕上的蜡烛时,屏幕里的他突然举起一个3D打印的“汽车风筝”模型:“爸爸用项目剩余材料做的,下周带你去公园试飞!”
宝宝举着手机又蹦又跳,刘奈仙在一旁悄悄抹眼泪。晓妍则对着屏幕竖起大拇指:“没想到你还藏着这手。”
项目中期评估会上,陈宇团队不仅提前完成任务,还因“家庭友好型工作模式”获得公司创新奖。颁奖仪式上,他特意带着宝宝的手工作业上台:“这个项目教会我最重要的事——再精密的系统,也需要情感的润滑。”
如今,陈宇的办公桌上多了一个小摆件:宝宝用橡皮泥捏的“爸爸工作像”——一个戴着安全帽、手里却拿着风筝的小人。每当加班到深夜,看到这个摆件,他就会想起晓妍常说的话:“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生活的核心,永远是家人。”
某个周末,一家人在公园成功放飞了“汽车风筝”。看着宝宝追着风筝跑远的背影,陈宇握住晓妍的手:“下一个项目,我想申请远程协作。”晓妍笑着点头,远处的刘奈仙正举着手机,给奔跑的祖孙俩录像。
夕阳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风筝在天空画出一道温暖的弧线。而陈宇知道,在工作与家庭的天平上,最重要的砝码从来不是时间的长度,而是陪伴的温度。
(http://www.220book.com/book/SR6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