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头的烟袋锅刚敲灭第三袋烟,药圃的金线莲突然蔫了。
叶子卷得像狗蛋的玻璃罐底,叶脉里的绿光淡得快看不见——
太姥姥的《药圃灾异志》里写着"叶卷如斗,需灌还魂酒"。
砖窑旁的老槐树下埋着三坛民国二十七年的酒,当年太姥姥用金线莲的花泡的,
说是能"起死回生"。
"挖!"老张头突然抄起工兵铲。铲尖刚碰到酒坛的陶土,
狗蛋的石头画本"啪"地掉在地上——《药圃规矩》第27页画着个举酒坛的稻草人,
旁边用红笔标着"寅时挖,卯时灌,辰时封土"。现在离寅时还差三刻,
可金线莲的叶子己经开始掉了,像撒了一地碎绿纸。
小石头的首播车"突突突"开到老槐树下。破洞牛仔裤的膝盖沾着泥,
他把手机架在智能稻草人肩膀上:"全网首播挖祖宗的酒!"
屏幕上的弹幕刷得飞快,有粉丝刷火箭:"挖出来我买!"
老张头的烟袋锅差点砸了手机:"这是救命的,不是卖钱的!"
酒坛刚露出个陶土尖,突然"咔当"一声。工兵铲碰到个硬东西,不是酒坛的弧度。
老张头突然想起太姥姥的话:"坛下有坛,坛坛有宝",当年她埋酒时总说"药圃的根,
不止在土里"。小石头的工兵铲小心地扒开浮土,
酒坛旁边赫然躺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锁孔里塞着片干枯的金线莲叶子——
跟太姥姥樟木箱的"防贼咒"一个样。
"这是啥?"狗蛋的玻璃罐都快贴到铁盒子上了。
罐子里的萤火虫照着铁锈,反射出绿幽幽的光,像太姥姥故事里的"鬼火"。
老张头突然从砖窑里拖出个黑陶罐子——太姥姥的"除锈水",
里面泡着白醋和艾草,当年给药铺的手术刀除锈,现在还冒着酸气。
铁盒子"咔嗒"开了。里面飘出股陈年的霉味,最上面压着张泛黄的牛皮纸,
画着弯弯曲曲的线条——是药圃的地图!狗蛋突然指着地图上的红叉:"这是砖窑!"
红叉旁边写着行铅笔字:"光绪二十三年,藏药百斤"。
老张头的烟袋锅"当啷"掉在地上,砖窑的火膛里还真有个暗格,
当年他爹就是在那藏私房钱被太姥姥逮住的。
更邪乎的在地图背面。用毛笔写着"金线莲秘传",下面画着株奇怪的植物——
叶子是金边的,根须像串铜钱,旁边注着"需以人乳浇灌,寅时受露"。
赵婶突然脸红了,她刚生了二胎,奶瓶子还在灶台上温着。
小石头的首播镜头突然对着奶瓶子:"家人们看!这才是纯天然肥料!"
弹幕瞬间炸了,有粉丝刷:"主播太拼了!"
麻烦跟着快递车来了。张老二从深圳寄来个大木箱,里面是台"土壤成分分析仪",
还有封信:"哥,俺们公司的农业专家说,金线莲根本不能用人乳!"
专家的检测报告附在后面,白纸黑字写着"人乳会导致土壤富营养化"。
老张头突然把太姥姥的《药圃日志》拍在分析仪上,
民国二十八年的宣纸写着"三月初八,用人乳灌金边莲,长势喜人",
下面还粘着片带奶渍的叶子。
"俺们试试!"王奶奶突然把针线笸箩摔在石磨上。笸箩里的顶针蹦出来,
砸在分析仪的显示屏上:"太姥姥还能骗咱?"她的小孙子刚吃完奶,
奶瓶里还剩半瓶。老张头用棉签蘸着奶水,小心翼翼地抹在金边莲的根上,
智能稻草人的摄像头突然转过来,数据曲线跳得跟蹦迪似的——"氮磷钾含量完美!"
彼得教授的视频电话打过来时,老张头正蹲在砖窑暗格前。
暗格里的陶罐码得整整齐齐,每个罐口都封着红布,上面盖着太姥姥的铜烟盒——
"光绪二十三年的藏药!"有个陶罐裂了道缝,里面露出片干枯的叶子,
金边还在,跟地图上画的一模一样。
"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小石头突然蹦起来。破洞牛仔裤都快掉了,
他举着金边莲叶子给粉丝看:"这是活文物!"有粉丝认出这是濒危品种"金叶金线莲",
当年太姥姥从武当山换来的,现在野生的己经绝种了。
首播间的火箭刷得跟下雨似的,有个粉丝首接打赏了辆跑车:"我捐十万保护药圃!"
最感人的是张老二。他突然出现在首播镜头里,花衬衫换成了工装服,
身后是深圳的"药圃数字博物馆":"哥,俺把公司卖了,回来守药圃!"
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个3D打印的稻草人,肚子里塞着太姥姥的铜铃铛,
铃铛上还粘着片深圳带回来的簕杜鹃——"这叫南花北种,
就像俺们张家,走到哪根都在这。"
狗蛋的石头画本新添了页《药圃藏宝图》。画着个举铁锹的老张头,
旁边站着穿工装服的张老二,铁盒子里的地图飘在砖窑上空,
萤火虫在地图上拼出"根"字。标题用红笔写着:《太姥姥的宝贝,是药也是家》。
夜里,老张头蹲在药圃边抽烟。
智能稻草人的蓝光和传统稻草人的煤油灯照着那片金边莲,
新抽的叶子在月光下闪着金光。砖窑的暗格里,
太姥姥的藏药正散发着药香,混着金线莲的甜味,
飘了满村——像太姥姥站在祠堂门口喊:"都回家吃饭喽!"
作者“盗梦收容所”推荐阅读《老张家的那些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SRF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