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年轻人可厉害着呢,好像啥都能料到,但这回冀州之战,他倒是一动不动。”
徐庶苦笑着回应:“皇叔,这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啊。”
“这话咋说?”
徐庶答道:“许甄虽然对曹家有恩,对天下也有贡献,但功劳太大,曹操也保不了他。
等曹操一死,曹家的亲戚们肯定会削他的权。
许甄也不是好对付的,到时候曹家怕是要乱套了。”
“那就是说……”
刘的眼睛突然亮了:“我还有机会?!”
“曹家内部和许甄之间,肯定会有一场争斗?!”
徐庶点了点头:“对,但咱们能不能抓住机会,还得看南下的那一仗。
总之,主公,得提前做好准备。”
他还是唉声叹气,一脸担忧,对前途没啥信心:“要是曹操往南边走,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咱们的南阳,不一定能挡得住。
刘景升也不会死命抵抗。”
“要是刘景升没了,曹操肯定往南边走,抢东西,那些大家族肯定都投降,蔡家更不会反抗。
这利害关系,主公你应该清楚。”
刘、关羽和张飞都绷着脸,张飞也攥紧了拳头,他知道这事儿大了,要是占了荆州,有了大家族的支持,就能顶上好一阵子。
“先生,还有啥好办法没?”
徐庶琢磨了一会儿,笑着说:“咱们有俩选择。
一是往西边去西川,找益州靠靠,这样能保证几十年的安稳,毕竟进川的路不好走啊。”
“另一个就是拿下荆州,跟江东的孙家联手。
江东最近刚打了败仗,他们老大孙策脚被射瘸了,成了废人。
老二孙权对合肥那边吓得要命,再也不敢提打仗的事儿,他们肯定会乐意跟咱们联手。
这样荆州和江东一起抗曹,局势就稳了。
至于能不能挡住曹操往南边走,那就得看咱们到时候咋应对了。”
“江东啊……”
刘一个劲儿点头,心里己经琢磨上了。
趁着曹操正忙着整合北方,三西年内没空南下,咱们得赶紧动作。
就算拿不下荆州,也得和江东联手,这样才能稳住局势,日后一统天下!
这可是他的大好机会。
“老二老三,快把孙乾找来,让他替我去趟荆州的襄阳,我得见见景升兄。”
刘腮帮子鼓动,一脸严肃。
“好嘞!”
张飞出去叫人,不一会儿孙乾就匆匆赶到,糜竺也在院子里等着。
孙乾一进门,刘就把信递给他,说:“孙乾,你跟景升说,我就是想他了,没别的。
请他亲自看信,千万别让蔡瑁看见。”
“知道了。”
孙乾在徐州时是庶民派的头儿,不是胆小之辈。
他拿了信就走。
关羽对刘说:“大哥,那我去军营招兵。”
“好,二弟还记得伏盾阵吗?”
刘眼睛一亮,低声问。
“记得,那是专门对付骑兵的步兵阵……”
关羽回答,他早年听好多打过羌人的豪杰提到过。
张飞突然问:“这是啥啊?”
徐庶也不知道,顿时来了兴趣,问刘:“主公,伏盾阵是怎么回事?”
“简单说,就是一种阵型。
骑兵最厉害,冲起来无敌,特别是那些远射的骑兵。
曹操的轻骑兵豹骑就是这种,三百人就能轻松猎杀上千骑兵。”
“还有拿铁矛近战的,曹操的马匹装了铁马镫,更有劲了。
拿矛往前冲,力量大得吓人,简首无法阻挡!”
刘认真地说:“对付这种骑兵,得用箭雨射他们。
战马一乱,前后军互相阻碍,就会自乱阵脚。
所以,盾牌兵得在前面,但大盾太笨重,得想办法隐蔽使用。”
“怎么隐蔽?”
大家都听得全神贯注,这种战术他们从没听刘说过,也没听说过。
他们压根不知道,这是刘在公孙瓒麾下时,从大将严纲那儿听来的法子,但这招可真需要天大的胆子!
都说刘不懂带兵,其实好多人都看错了。
他挺会带兵,只是爱藏着掖着。
毕竟他打仗经验少,出身也不高,所以只擅长指挥精兵、小数人马,擅长以少胜多。
兵马一躲起来,刘就犯难,但要是人数不到一万,他不仅能打,还特别会撤退,总能带着队伍逃出生天,好像自带逢凶化吉的好运。
刘接着说:“伏盾就是长矛兵和大盾兵一块躲在山坡上,山坡后面再顺着山藏兵。
等骑兵冲来,长矛顶住大盾,战马就会被盾牌挡一阵。
等他们冲过一些,再把大盾立起,矛兵枪兵从后面包抄砍杀战马。”
“这时候,上坡的骑兵爬不上去,又被结实的大盾挡住,会不断被撞倒,这样就能消灭敌人的骑兵。
这阵法的关键就是得硬气、得有胆!”
徐庶一听就懂了,眼里闪着光说:“这不是胆气,这是对战友的信任。
主公的兵,肯定行,大家一条心,肯定能挡住北方的铁骑!”
“我懂了!大哥!”
关羽抱拳行礼,“我这就去练兵,伏盾阵练好了,等曹操那小子敢南下,就让他尝尝步兵的厉害!”
“嘿嘿,这阵法挺有意思!我也去练!”
“去吧去吧,”
刘摆手让他俩去,拉着徐庶进了内堂,细细商量。
兵阵只是 ** 事,另 ** 事是怎么和孙家联手。
派谁去联络?早点联络上就能早点站稳脚跟,也好早点准备对付曹操。
现在,刘在南阳 ** 备马,宛城造武器,挖沟渠,好多地形都是为了防骑兵。
他对曹操和许甄怕得要命。
但现在突然被提起这些,他来了劲,像是瞧见了希望。
……
徐州,秋天。
今年收成不好,夏天还闹了蝗灾。
不过军民一起努力,赶跑了蝗虫,保住了庄稼。
虽说收成不好,但各地的百姓都能吃饱,青州徐州都没饿着人。
学堂里,曹昂和许甄面对面坐着,享受这难得的师徒时光,曹昂老爱这时候向许甄问东问西。
“小叔,北方现在安稳了,奖赏也快发下来了。
冀州的治理方法是先靠当地的士族,再慢慢让寒门子弟上位,最后只看能力选人才。
秋天那会儿,并州轻易就投降了,特别缺人手。
咱们学堂里后备的人多,但终究还得从外面调人来任职。
这办法,是不是没得选了?”
“啥时候说要调外人了?”
许甄问,这事他还不知道。
“爹前几天来信,问学堂能调出多少备用官员。
冀州、并州两地县城上百个,全用士族太冒险了。
但这些年通过察举选出的人才太少,乡里大都是士族的人,所以得从学堂调。”
曹昂这孩子实在,其实曹操首接问他,就是不想让许甄知道他又碰到难题了。
人手不够,曹操这辈子跟士族斗,一心想削弱他们的影响力,现在却快被士族包围了。
许甄一听就笑了,“这事,我不同意。”
“为啥?”
许甄苦笑:“你跟主公说,一年前我派出去做官的,都是品德好、懂儒学的,结果没被瞧上。
这些人没法安排,我就开了个钱庄,让他们在青徐两地做生意。”
“钱庄生意好,需要大堆人管账和分红。
要是把人抽走,徐州、青州的民生和商业就垮了。”
“钱庄?”
曹昂愣了一下,这是啥……
从来没听过……
“钱庄是啥?小叔,我想学这个。”
曹昂一听新话题,兴趣立马就来了。
在许甄手下,总能学到新词儿和新观念。
“乱世看重兵和法,盛世则是农商儒。”
许甄说,“钱庄,是商贸的根基,得铸币或定货币,在境内流通。
现在也就咱这儿能用。”
“然后,百姓把多余的钱存钱庄,拿票据来换,我们就能用这些钱去买材料、造东西。
材料嘛,都是各地商队运来的,比如幽州的胡市。”
“这办法得先试着来,不能急。
青徐地方小,但也能搞。
咱们有钱有粮,经得起试。
所以,我没让其他人知道。”
“就孔明和奉孝在秘密弄,你自然也不知道。”
许甄笑着,但心里藏着事,没跟曹昂说实话。
这不是跟曹操赌气,而是有些事情,关乎他和曹家以及宗族的复杂关系,不好对曹昂明言。
夏侯廉之前提到的围猎之事,许甄也想明白了。
天下就像个大猎场,猎物有限,许甄拿多了,别人就没得吃,那他们不抢他的还能抢谁?到时候,许甄要么得分点出去,要么就得对付那些想抢他猎物的人,以保护集团的利益。
“我懂了,回头我就跟老爹说,用人就从宗族里挑,或者找些靠得住的人。”
“好主意,要是宗族里挑不出来了,就用荀令君推荐的人,或者找些落魄士族,这样也能拉拢人心。
要是士族能归顺丞相,那跟唯才是举也没啥两样。”
许甄作为曹操的得力助手,心里清楚得很,当年曹操提的唯才是举,其实就是他自己说了算。
他说谁有才,谁就有才。
这招挺管用,能逼士族归心,只要是真心归附的,不管是不是士族,有点才学就能得到重用。
“还有问题吗?”
许甄笑着问。
作为曹昂的老师,许甄就是答疑解惑。
曹昂问啥他都答,况且他身边还有诸葛亮、郭嘉这些人教导,脑子自然转得快。
“今天没了,谢谢小叔。”
曹昂起身行礼,十分有礼貌。
许甄最喜欢曹昂的就是他孝顺、儒雅还老实。
曹昂没有曹操那套威严和枭雄气质,有的是仁心。
跟曹昂道别后,许甄去了内城的一个衙署,诸葛亮在那儿建了个豪华宅子,钱庄就在里面。
百姓可以按册子存钱粮,换票据。
钱庄的主意一出,士族们都赞同,觉得这样能让百姓存的钱派上用场。
还有船坞,山东半岛和渤海之间有条大道运货,从渤海到合肥,运河一带的商业都繁荣起来了。
其他地方的达官贵人想买东西,都得从青徐两地进货。
不到三个月,许甄就开始赚钱了,管账的都是读书人,但他们用的是算盘。
在建安七子的带领下,这些读书人带来了一股新风,把儒学里那些老顽固的想法给改了改。
现在,不管是贵族子弟还是穷苦学生,都不觉得经商丢人了。
至少,摆弄算盘、出谋划策能让生意红火起来。
许甄走进了许钱庄的大宅子,这宅子大得跟宫殿似的,门口总有百姓来存钱取钱。
他们家的五铢钱,得先找人估价,才能换。
现在金银成了主要货币,徐州、青州那边金矿银矿多,许甄就让工匠铸造了各种大小的金银块,还刻上了花纹。
五铢钱慢慢地就不用了。
从春到秋,刚开始推行挺难的,现在百姓都接受了。
许甄费了好大劲,还用自己的名声让人信服,总算是有点成果了。
1困呼呼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SRX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