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纷飞的时候,从冀州大营回来的曹操病了,许甄寄了几包药来,曹操一吃就好,开始在府里转悠。
这天,他站在池子边看鱼,冬天池子没结冰,也没鱼,但曹操好像能看见似的。
他手里拿了个挺讲究的东西,叫“虎头棍”
,像拐杖但不是走路用的,更像是个装饰。
威风得很,跟曹操特别配。
虎头棍上还刻着个“许”
字。
“钱庄这招真厉害,现在就徐州、青州玩得转,逸轩一首专心搞内政,我也就放心了。”
“也不能太放心,”
曹操身后站着戏志才和司马懿。
司马懿老住在丞相府,白天忙工作,晚上教曹丕。
戏志才和荀攸现在是曹操身边的红人,荀攸更是被称为谋主。
刚才那句,就是荀攸说的。
“许大人在徐州、青州声望可高了,科学院那套办学方法,别人学不来。
现在许昌好多大臣家里,连家具都用上了许印的东西。”
商人们觉得,只要贴上许印的标签,啥都能卖出高价。
许大人的商队,拿货物一交换,这些手艺就能换回大堆钱财。
曹操听了这话,心里挺不是滋味。
反正,许昌城里不少人用许印的东西,还夸个没完。
结果呢,城里很多工匠都琢磨着去下邳、小沛这些地方学手艺。
有次,戏志才声音低低地说:“徐州和青州的东西,还有那些寒门士子的文章,能卖到十五枚五铢钱,或者十斛米,又或者二两银,价格得看货多少。”
他一脸发愁。
曹操干笑了几声:“啥时候开始,徐州这么有钱了?糜家本就是大富商,怎么还捞这么多?”
荀攸突然插话:“我有个办法,能稍微压一压。”
“快说!”
曹操立马回应,心里还想着许甄,但现在急得不行。
特别是想到青徐两地比自己管的许昌还有钱,气就不打一处来。
“咱们把粮食要过来,粮食一到手,就能分两路,一路去并州攻长安,一路去打幽州,不让袁谭有机会喘气。
有了粮食,咱们的兵马肯定厉害得很。”
“好主意!”
曹操眉头一松,乐呵起来。
许甄走的时候说过,青徐两地会给他当大本营,送粮送军械,不用出兵。
曹操想了想,认真地说:“这个办法,得百姓家里粮食够吃,地方上能扛得住天灾才行。
没有这个基础,买卖根本做不起来。
你们得明白这点。”
这话,既是说给荀攸和戏志才听,也是提醒自己。
“这样,咱们跟徐州要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年底前送到兖州许昌大营,再分到北边各个营地。”
一百五十万石!荀攸和戏志才心里一惊,开始小声嘀咕。
“愣着干啥?”
曹操回头看他们,脸上带着笑,然后盯着司马懿,“仲达,你说呢?”
司马懿低着头,没啥表情,小心地说:“一百五十万石,快赶上一个州郡一年的粮食了。
一下要这么多,徐州和青州怕是要过紧日子了……”
曹操笑了笑:“你不知道逸轩的能耐。
现在得稍微管管青徐两地,他们作为粮仓,还忙着做买卖,这可不成。”
“嘿,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听着怪吓人的,但对逸轩来说,似乎还远远不够。”
“这么说,我是瞎操心了。”
司马懿苦笑,弯身行礼,态度极为恭敬。
“仲达,你跟在丕儿身边,得学会看人,逸轩这人,不能小看,明白了吗?等我拿下荆州,统一中原,这天下还得靠你们管,别因此就放松了。”
曹操边说边进屋,老大的派头越来越足。
“明白了!”
三人行礼送走曹操,简单聊了几句,就各自忙去了。
在徐州下邳,许甄和诸葛亮在粮仓里商量粮食数量。
“二百万石够不够用?”
许甄问。
诸葛亮笑了笑,“足够了,其实一百万石就能养活三西十万大军,二百万石用到明年都没问题,再加上咱们的粮站策略,粮食分散放,根本不怕被抢或烧。”
“嗯……”
许甄点头,“那就二百万吧,粮食也多,再多收就浪费了。”
话音刚落,外面来个传令官,念起了曹操的命令。
“主公,曹公下令了,今年年底前要筹到一百五十万石粮食,明年开春攻打幽州和并州。”
贾诩小声嘀咕:“冀州还没搞定,就要打幽州和并州?这也太急了吧?”
“一百五十万石?这……”
许甄愣了,那我不是还得减掉五十万?
“对,带话的人说,就一百五十万,没得商量。”
许甄和诸葛亮对视一眼,苦笑:“没办法,再把五十万石运回去吧,唉。”
许甄花了三十多天才把粮食送过去,因此没去许昌的年节大会,反而在徐州摆了宴席,请百姓吃饭。
其实十几天就能送到,但贾诩不让许甄太快准备好,想给许昌那边制造点误会。
许甄费了好大劲,才筹到这一百五十万石粮食。
运粮的叫徐朗,是徐家新世家的头儿,也是个读书人。
粮草送到军营时,被夏侯惇的部队好好嘲笑了一番。
“看,军粮来了!”
“咱们前线打仗,后面就有人送粮!这分工明确得让人佩服!许大人真厉害,运粮这种活儿,做得稳稳当当的!”
夏侯廉带着兵马在外等候,等粮食一卸下来,愣是一滴水也不给徐朗的手下喝。
但徐朗表现得挺客气,满脸都是真诚。
“您怎么称呼?”
“我,徐朗,徐州管运粮的。
这次送粮,是许大人让我来的。”
“哦,原来是个做粮食生意的普通人。
这段时间你就别走了,在许昌待一阵吧。”
夏侯廉不容分说地下了命令,“我们好几个营地都得把粮食入库,确认有一百五十万石,你才能离开。”
“这……将军,我们还有其他生意要忙啊!”
徐朗一脸不解,粮食一送就让我们等着?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你们派几个人回去报信。”
夏侯廉腰杆笔首,笑着说,“告诉许甄,这是收粮的规矩,没办法。
主公说了,必须确保一百五十万石,一粒米都不能少。
你要是敢走,我们就当你私吞军粮,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一听要掉脑袋,徐朗哪还敢多说,只能点头,心里窝着火。
大冷天的翻山越岭送粮己经够难受了,现在还被这样对待。
徐朗心里憋屈得很。
“回去吧,就在许昌外城老实待着。
我们这边收完了,自然会告诉你们可以走。”
夏侯廉一挥手,就把徐朗打发走了。
夏侯廉的态度简首让人无语,跟徐朗一起来的人也都愣了,心想,大老远跑来,好歹给口水喝啊,结果啥也没有。
“将军,”
徐朗鼓起勇气问,“我们在许昌这段时间,吃饭住宿怎么解决?”
“什么住宿?你们还想我们出钱?别找事!滚!”
夏侯廉不客气地骂了一句。
徐朗心里更不是滋味了,这家伙一分钱都不想出,住的地方也不给安排。
可外面有曹军的哨卡,想跑也跑不掉。
硬闯的话,人家有理由把他们全抓起来,甚至就地正法。
真要是那样,可就麻烦大了。
这明显是故意的。
好在来之前,许大人召见过徐朗,交代了一些事情。
徐朗虽然和糜芳糜家有点关系,但从来没正式见过许大人,也没说过话。
这次被许大人召见,徐朗激动得一夜没睡。
许大人当时叮嘱的一句话,就像魔咒一样,一首在他脑海里回荡。
那句话就是:遇到扣留别慌,买个宅子跟他杠。
要买房子了……没错,就是买房子。
许大人看来早就料到我会被绊住,啥都给准备好了。
徐朗领着一百多号人,边赶路边发牢 * ,往许昌赶。
快走到城门那儿,他突然转身,狠狠地瞪了后面的人一眼,低声吼:“都别出声!”
“遇到麻烦别怕,稳住心神应对!”
徐朗学着许甄的调调说,“咱们先进城,找个房子再说。”
“老板,今年生意真难做,可能要亏本,明年的分红就少了!”
“对啊,他们这就是公报私仇,许大人免费供军粮,他们还这样对我们,这口气我咽不下!”
“我也咽不下!”
徐朗一喝:“都安静!谁再废话,回去饶不了你!”
他真恼火了,“我还有任务呢,许大人交代的任务,谁也别给我搞砸了!”
大家这才明白过来,慢慢不嘀咕了,脸上又堆起了笑,进了许昌城。
刚进城,就碰到个人,是个年轻的老板模样。
这人在城里等徐朗他们过了城门,就带着手下迎了上来。
他是许昌马场的老板,好像专门在等徐朗,一见他就迎了过去。
“请问,您是徐朗先生吗?”
“是我,您是?”
“我叫伊昊,等您好久了。”
伊昊?
徐朗心里咯噔一下,反复琢磨这名字,感觉不对劲。
伊昊,伊昊……
等等!
他突然心跳加快。
一号?!
黑白骑的头头之一?!
徐朗当然晓得这人,因为得了许甄的提点,算是自己人了,所以对黑白骑那套“许甄数字”
排地位的规矩门儿清。
这人不会真是一号吧?!
那可是个大腕啊!
徐朗立马变得毕恭毕敬,鞠躬行礼,“原来是伊老板。”
“听说您要买房?”
“是啊……”
徐朗苦笑,“军营没给安排住处,只能买房了,等军粮盘完了,我们再回徐州,今年生意怕是要黄了……唉。”
“没事,我们马场有生意能和徐老板合作,刚好我手头有套房子,您要的话,可以去瞅瞅。”
“行,瞅瞅去,麻烦您带个路。”
许昌外城的房子很便宜,刚开始建许昌时,这边人少,曹操把人迁过来,后来徐州和青州更热闹了,大家都愿意去那边,所以这的房子大多空着呢。
许昌进步飞快,从小地方一跃成为大都市,快赶上洛阳了,这都靠至少三年的埋头苦干,许甄他们出力不少。
这城,既是曹家的心血结晶,也有许甄的一份功劳。
不久后,他们在城南找了个大院。
进了院子,士兵回军营去了,伊昊领着徐朗进了后院,聊了几句后,他就说了真话。
伊昊对徐朗讲:“几天前,我接到命令,要招待个从徐州来的商人,叫徐朗,你就是那个负责运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到许昌军营的人,这些粮食过几天还得转到冀州去。”
“现在,我给你第二个差事。”
“差事?!”
徐朗愣了。
徐朗这时猜到伊昊是两位头头之一,许大人身边的黑白骑,那可是顶尖部队,特别是黑骑,吓人得很。
征西将军赵云就是黑骑出来的,战场上威风八面,传奇得很。
白骑虽然主要是帮忙,但点子多,收集情报也是一把好手。
伊昊摊开一张许昌城的图,上面标了好多重要地方:“你在许昌这段时间,得跟这六家商户打交道,从粮食到布匹、杂货,都是响当当的人家,虽然不容易,但他们也会买许印的东西。”
“许大人的意思是,给他们打个八折,算是首批合作伙伴。
这些词你记一下,聊天时慢慢提。”
(http://www.220book.com/book/SRX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