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4章 喧嚣中的孤岛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都市校园之我的黄金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SSCH/ 章节无错乱精修!
 

寰宇资本为“新声代”计划首批签约艺人举办的“破茧之夜”庆功宴,在帝都最顶级的云端会所举行。水晶灯折射着炫目的光,衣香鬓影,觥筹交错。各路媒体长枪短炮聚焦,社交媒体上话题热度爆表。李明作为“最具潜力新声”,无疑是全场的焦点之一。他穿着寰宇造型团队精心设计的“未来感”时装,头发染成醒目的银灰色,在经纪人和助理的簇拥下,带着标准化的微笑,应付着记者的提问和嘉宾的寒暄。

舞台中央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破茧·商业版》的MV片段。顶级制作打造的视觉特效华丽无比,李明在光影变幻中舞动,配合着洗脑的副歌旋律,引得台下粉丝阵阵尖叫。歌曲毫无悬念地霸占着各大音乐平台榜首,流媒体数据节节攀升,商业代言也纷至沓来。寰宇的“造星”机器,正全速运转。

“恭喜啊,李明!《破茧》太火了!”一个相熟的校园记者挤过来,兴奋地说,“现在可是真的大明星了!”

李明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随即又迅速扬起更标准的弧度:“谢谢!都是公司和团队的支持。” 他熟练地重复着经纪人事先准备好的话术,眼神却有些空洞地扫过屏幕上那个被精心包装、随着节奏律动的“自己”。那洗脑的副歌旋律在会场里震耳欲聋,每一次重复都像是在提醒他,那个在琴房里捣鼓着东方五声音阶和冰冷鼓点、试图描绘未来城市孤独灵魂的自己,正在被这喧嚣的“成功”一点点覆盖、掩埋。

庆功宴进行到高潮,林薇娅在万众瞩目下登台致辞。她一袭剪裁利落的黑色礼服,气场强大,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全场:

“…‘寰宇·新声代’的宗旨,就是为有才华的年轻人插上翅膀!我们尊重每一位创作者的独特性(台下响起掌声),但更重要的,是将这份独特,用最专业、最符合市场审美的方式,呈现给最广大的听众!让梦想照进现实,让才华转化为价值!李明和他的《破茧》,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只是一个开始!寰宇将投入更多资源,打造更多像李明这样闪耀的‘新声代’!”

林薇娅的话语极具煽动性,台下掌声雷动。李明被请上台,聚光灯打在他身上,无比耀眼。他看着台下狂热的人群,看着林薇娅赞许的目光,看着经纪人鼓励的眼神,心中却涌起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空虚和冰冷。这份“成功”,这份“闪耀”,真的是他想要的吗?那个被要求加入“洗脑副歌”、被要求“强化人设”、被要求在下月专辑里彻底转型的自己,还是那个怀抱音乐梦想的李明吗?

宴会喧嚣如沸,李明却感觉自己像被困在了一座孤岛,西周是汹涌的赞美和期许的浪潮,而内心的声音,却越来越微弱。

---

与此同时,帝都大学一间由旧仓库改造的临时排练场内,气氛却是截然不同的凝重与火热。

这里是“星火燎原”为周哲的《边缘光谱》项目开辟的实验基地。没有华丽的灯光,没有精致的餐点,只有冰冷的工业风水泥墙、的管道、以及堆积如山的废旧材料——王猛“垃圾美学”的原料来源。

周哲站在场地中央,眉头紧锁。他面前的白板上,密密麻麻画着互动路线和剧情触发机制。王猛正指挥着几个志愿者,将收集来的废旧电脑主板、显示器壳、键盘帽等电子垃圾,用粗犷的方式焊接、拼贴成一堵巨大、冰冷、象征着资本数据洪流和消费主义异化的装置墙。林晓晓则在角落里,对着镜子,用充满张力的肢体语言,反复揣摩着“被资本诱惑又挣扎”的角色状态。苏晚和张锐在调试着一套临时搭建的环绕声音响系统,试图用环境音效和极简的电子音增强沉浸感。

“不行!这个触发点太生硬了!”周哲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指着白板上一处,“观众选择‘妥协路线’后,场景转换和NPC的反应不够自然!这会让体验割裂!”

“周哥,废旧金属不够了!”王猛抹了把汗,“‘数据牢笼’那个核心装置需要更多主板,现在这些撑不起压迫感!”

“晓晓姐,你那段‘迷失独舞’的情绪递进,我觉得可以在第三个八拍加入一个更剧烈的肢体扭曲…”张锐拿着速写本建议。

“音响回音太大,低频共振有点失控,会把环境音效盖住…”苏晚戴着监听耳机,仔细调整着调音台。

资金短缺、经验不足、技术难题…种种现实困难像冰冷的荆棘,缠绕着这个充满野心的项目。排练场里弥漫着汗味、金属锈味和焦灼的气息。没有寰宇的保底金,没有顶级团队支持,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周哲,”苏晚摘下耳机,走到场地中央,声音在空旷的仓库里显得格外清晰,“我们手里的钱,最多只够租用这个小仓库一个月,支付最基础的材料费和设备租金。大型互动装置需要的感应器、投影设备、专业灯光…这些缺口太大。如果下个月…项目还看不到更清晰的落地可能…”她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大家都明白。

仓库里瞬间安静下来。王猛停止了焊接,林晓晓停下了舞动,所有人都看向周哲和周哲面前那堵尚未完成的、冰冷而庞大的“资本之墙”。现实的冰冷,比废旧金属还要刺骨。

周哲看着眼前的一切:伙伴们疲惫却坚持的脸,那堵承载着批判精神的装置墙,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心血…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没有丝毫退缩,反而燃烧着更炽热的火焰。

“钱不够,我们就从小做起。”周哲的声音斩钉截铁,“‘数据牢笼’做不了那么大,我们就做核心部分,用灯光和音效弥补空间感!互动机制复杂,我们就先简化核心剧情线,保证最关键的‘诱惑-挣扎-抉择’体验流畅!设备不够,我们就借!蹭学校的!蹭能蹭到的一切资源!”

他走到那堵由废旧电脑主板拼贴的墙前,用力拍了拍冰冷的金属表面:“看看这些‘垃圾’!它们被主流抛弃了,但在这里,它们就是武器!是刺向虚伪和异化的利剑!‘星火’没有寰宇的钱,但我们有寰宇永远买不到的东西——纯粹的表达欲和不被驯服的灵魂!我们不是来享受成功的,我们是来开路的!路再难,荆棘再多,只要方向是对的,爬也要爬过去!”

周哲的话,像一针强心剂,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斗志!王猛咧嘴一笑,拿起焊枪:“说得对!废物也能发光!干就完了!”林晓晓深吸一口气,重新对着镜子,眼神更加锐利。张锐埋头在速写本上快速修改设计方案。苏晚眼神坚定,重新戴上耳机,更加专注地调试着音响系统

没有庆功宴的喧嚣,没有榜单第一的荣光,只有仓库里焊枪的火花、调试音响的电流声、舞者沉重的呼吸和创作者们专注的讨论。这里像一座远离浮华的孤岛,在现实的荆棘中,倔强地燃烧着不被理解的、却无比纯粹的创作之火。

“星火”工作室里,江屿看着老K发来的最新简报。

寰宇庆功宴盛况空前,李明被重点包装,形象定位“未来电子先锋”。

李明最新采访言论(由团队撰写)强调“拥抱变化”、“商业与艺术结合”,对早期实验风格避而不谈。

“边缘光谱”项目进展:面临严重资金和资源短缺,团队情绪高昂但现实压力巨大。周哲坚持推进,方案调整为小型实验剧场版。

“夜莺”沉寂,无新信息。

简报下方,附着一小段苏晚偷偷用手机录制的仓库排练片段:昏暗的光线下,周哲在白板前激烈地讲解,王猛在火花中拼接着废料,林薇在无声地舞动,苏晚和张锐埋头调试设备…画面粗糙,声音嘈杂,却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和一种近乎悲壮的坚持。

江屿的目光在那段粗糙的录像上停留了很久。喧嚣与孤岛,浮华与荆棘,被包装的“破茧”与在困境中挣扎的“边缘光谱”…这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他关掉简报,打开“星火燎原”的内部账户。账户里躺着《斗破苍穹》英文版和部分影视化前期合作的首笔分成,数额不小,但这是他计划中用于支撑“星火”长远发展和孵化更多项目的种子基金。

他沉默片刻,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发出了一条指令:

【从我的个人版税账户,划拨XXX万至‘星火燎原’项目孵化基金,指定用途:支持《边缘光谱》小型实验剧场首演制作及基础设备购置。款项用途保密,由苏晚具体对接执行。】

他没有选择用“星火”的公共资金(那需要更复杂的流程和说明),而是动用了自己的个人所得。这笔钱,或许无法让《边缘光谱》瞬间变得华丽,但足以支撑他们完成那个在仓库里倔强燃烧的小型实验版,让周哲的批判之剑,有出鞘的机会!

同时,他给苏晚发了一条信息:

【荆棘之路,需要火把,也需要磨刀石。《边缘光谱》的实验首演,就是最好的磨刀石。钱己到位,放手去做。让世界看到,‘星火’的光芒,如何在最贫瘠的土壤里,刺破黑暗。】

艺术的价值,从来就不该由资本的天平来衡量。寰宇可以制造喧嚣的“破茧”,而他,要守护这座在荆棘中倔强生长的“孤岛”,让它发出足以刺痛时代麻木神经的初啼!这场关于灵魂的较量,才刚刚进入最核心的战场。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都市校园之我的黄金时代》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SSC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都市校园之我的黄金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SSC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