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九十四章:课堂搬到田埂上

小说: 青麦   作者:紫色蝴蝶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青麦 http://www.220book.com/book/SSE9/ 章节无错乱精修!
 

芒种一过,麦家庄的空气里就飘着股新麦的清香。合作社的场院里晒满了刚收割的麦子,金黄的麦粒在阳光下泛着油光,像撒了一地碎金子。李大爷戴着草帽,正蹲在麦粒堆旁,用手捧起一把,借着阳光仔细看,嘴里念叨:“这麦种就是不一样,颗粒,杂质也少。”

“李大爷,您又在给麦子‘体检’呢?”麦青端着盆凉水走过来,往他面前的石桌上一放,“天热,您歇会儿,喝口水。”

老人首起身,捶了捶腰,接过水碗喝了一口,抹了抹嘴角的水珠:“我是在想,该让孩子们来认认麦子了。”他望着不远处在麦秸堆上打滚的几个孩子,“现在的娃,大多不知道麦子是咋长出来的,以为面粉就是从超市里买的塑料袋里来的。”

这话倒提醒了麦青。前几天县教育局的人来合作社考察,说想在村里设个“农耕实践基地”,让城里的学生来体验农活,还说要请李大爷当“校外辅导员”。当时她忙着跟收购商谈价格,没太往心里去,现在听老人一说,倒觉得是个好主意。

“那咱就办个‘田埂课堂’?”麦青眼睛一亮,“您来讲课,教孩子们认麦种、辨节气,我带他们去田里看收割机、学施肥,让他们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句空话。”

李大爷听得首点头,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光:“好!好!我这就回去翻我的旧课本,把二十西节气、农作物生长周期都整理出来。对了,让建国去县城文具店买些图画本,让孩子们把看到的麦子画下来,比光听我讲强。”

说办就办。第二天一早,李大爷就搬了块黑板到麦场边的老槐树下,用粉笔写上“认识我们的麦子”几个大字,字写得方方正正,带着股书卷气。村里的孩子们听说有“新课堂”,揣着小板凳就来了,连邻村的几个娃都被吸引过来,围着黑板坐了满满一圈,像一群等着喂食的小鸡。

麦强也来了,手里抱着台旧相机,是他从县城废品站淘来的,自己琢磨着修好了。“姐,我给孩子们拍几张照片,以后贴在合作社的墙上,当纪念。”他蹲在旁边调试相机,镜头对着黑板,脸上带着点小得意——自从负责合作社的宣传后,他迷上了摄影,说“要把咱村的变化都拍下来”。

“上课啦!”李大爷敲了敲黑板,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老人拿起一支麦穗,举得高高的:“大家看,这是小麦。它从一粒种子长成这样,要经过耕地、播种、浇水、施肥、收割……一共要一百八十多天,差不多是半年呢。”

他把麦穗递给前排的孩子,让他们轮流摸一摸:“你们摸摸这麦芒,有点扎手对不对?这是麦子的‘护身符’,能防鸟啄、防虫咬。”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起手:“李爷爷,麦子能做啥呀?我娘总用面粉包饺子。”

“能做的可多了!”李大爷笑眯眯地说,“能做馒头、面条、饼干,还能酿酒呢。”他忽然看向麦青,“让你二婶把她家新磨的面粉拿来点,给孩子们看看,小麦磨出来的粉是啥样的。”

麦青刚要去叫二婶,就见王桂香提着个布袋子快步走来,老远就喊:“李大爷,我听说您给孩子们上课,特意把家里新磨的精粉拿来了!”她把袋子往石桌上一倒,雪白的面粉堆成个小山头,在阳光下白得晃眼,“这就是用青丫头合作社的麦子磨的,蒸出来的馍,暄得能弹起来!”

孩子们好奇地围过来看,有的还伸手想摸,被王桂香拦住了:“别摸别摸,弄脏了就不能蒸馍了。等会儿我让你叔给你们蒸一锅白面馍,管够!”

“二婶,您咋来了?”麦青笑着问。

“我能不来吗?”王桂香往孩子们中间一站,拍着胸脯说,“想当年我跟你二婶吵架,就因为你在草垛后看书,我说‘丫头片子读书没用’,现在想想,真是瞎了眼!”她指着黑板上的字,“现在咱村的娃能在田埂上上课,能知道麦子是咋长的,都是托青丫头的福,我这当长辈的,咋能不来帮忙?”

正说着,建国骑着三轮车过来了,车斗里装着些小镰刀和草帽。“青丫头,李大爷,我把家伙什带来了。”他跳下车,把镰刀分给孩子们,刀刃都磨得圆圆的,生怕割伤手,“您不是说要带孩子们去田里体验割麦吗?我找了块刚成熟的麦地,让他们试试。”

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举着小镰刀就往田里跑,李大爷和建国赶紧跟在后面,一个教他们怎么抓麦穗,一个提醒他们“慢点跑,别摔着”。王桂香则拉着几个妇女,回家和面蒸馍去了,说“得让孩子们尝尝新麦的味儿”。

麦青站在田埂上,看着孩子们在麦田里笨拙地割麦,李大爷弯着腰给他们做示范,建国在旁边帮着拾麦穗,忽然觉得眼眶有点热。她想起自己小时候,蹲在草垛后偷偷看书,连本像样的课本都没有,现在的孩子们,却能在田埂上上课,能亲手摸麦穗、割麦子,能知道自己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

“姐,你看这张拍得咋样?”麦强举着相机跑过来,屏幕上是个小男孩举着麦穗笑的样子,阳光落在他脸上,像镀了层金。

“拍得好。”麦青摸了摸弟弟的头,“等洗出来,贴在合作社的‘希望墙’上,让大家都看看。”

远处传来王桂香的喊声:“馍蒸好啦!孩子们,回来吃馍啦!”

孩子们像一群小麻雀,叽叽喳喳地跑回场院,手里还攥着自己割的麦穗。王桂香把刚出锅的白面馍摆在石桌上,热气腾腾的,麦香混着面香,在空气里弥漫开来。孩子们拿着馍,小口小口地啃,吃得满脸都是面粉,像只只小花猫。

李大爷看着这场景,忽然叹了口气:“真好啊,比在教室里上课有意义多了。”他转过头,对麦青说,“青丫头,你还记得不?你小时候跟我学认字,就在这棵老槐树下,我教你写‘麦’字,你总把下面的‘夂’写成‘又’,我说‘麦子要扎根土地,不能少了这一捺’。”

麦青点点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是啊,她怎么会忘。那时候她才八岁,祖父不让她上学,是李大爷偷偷教她认字,用树枝在地上写,说“认字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让你知道,这世界上不止有田埂和灶台”。

现在,她终于做到了。她不仅让自己走出了田埂,还带着全村人,在这片土地上种出了希望,让孩子们能在田埂上认字、学知识,让他们知道,土地里不仅能长出麦子,还能长出梦想。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麦田上,把孩子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麦青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庄,听着孩子们的笑声和李大爷的讲课声,忽然觉得,这田埂上的课堂,比任何华丽的教室都珍贵。因为这里有土地的芬芳,有汗水的味道,有一代又一代人对这片黄土地的热爱,像麦粒一样,深深扎根在泥土里,等待着下一个丰收的季节。

作者“紫色蝴蝶兰”推荐阅读《青麦》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SSE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青麦 http://www.220book.com/book/SSE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