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贡院的银杏叶开始泛黄时,一场特殊的考试正在举行。三百名通过初选的学子端坐在崭新的"格物科"考场内,试卷上是周衡亲自拟定的题目:
"试论滑轮组省力之理,并举三例说明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巡考的欧阳修停在一位寒门学子桌前,见他正在草图上标注着力点分析,不由轻咦一声。这种将算学与实务结合的题型,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帖经墨义。
"欧阳学士觉得不妥?"跟在身后的周衡低声问道。
欧阳修捋须沉吟:"题目甚好。只是..."他指向远处几个抓耳挠腮的世家子弟,"恐怕要断了某些人的科举捷径。"
果然,放榜当日,中选者八成是出身工匠、商贾之家的学子。太学门前,数十名落第举子突然扯起白布:"格物乱制,圣学沦亡!"
城南铁匠铺的后院里,五六个匠人围着一架古怪的机器。为首的胡铁匠转动曲柄,织针竟自动穿梭起来。
"比官造织机快三倍!"胡铁匠得意道,"咱们巧工盟的兄弟凑钱弄的,就等重阳节献给官家。"
墙角的阴影里,一个商人打扮的男子悄悄记下这一切。他袖中的密信上盖着太原王氏的印鉴——北方大族早己对损害他们布匹垄断的新技术恨之入骨。
福宁殿的烛火彻夜未熄。仁宗面前摊开着两份奏章:一份是河北路推行新农具后赋税增加三成的捷报;另一份则是御史台联名弹劾周衡"以妖术惑众"的折子。
"陛下明鉴。"侍立一旁的张茂则低声道,"老奴查到,这些御史昨夜都去过王拱辰府上。"
仁宗的手指在案几上轻叩。突然,他注意到第三份密报——辽国使团额外采购了三百套宋制农具
司天监的铜壶滴漏指向子时,沈括仍伏案研究着他的新发现。桌上十几个罗盘的指针并非正指南北,而是有着微妙的偏差。
"果然如此!"他激动地记录着,"磁针所指非真子午,且各地偏差不同!"这个发现将彻底改变航海导航方式。
窗外突然传来瓦片轻响。沈括警觉地吹灭蜡烛,正好看见一个黑影从墙头掠过——那人腰间佩刀的形制,分明是辽国使团护卫的制式。
秋雨滂沱的夜晚,周衡正在军器监核对新式战舰图纸,忽听大门被猛地撞开。满身是血的胡铁匠跌进来:
"周大人...巧工盟...遇袭..."
当周衡带人赶到城南时,只见满地狼藉。那台珍贵的织机被砸得粉碎,更可怕的是——参与研制的三名匠人全部失踪,墙上用血画着诡异的八卦图案。
范雨晴蹲下身,从血泊中捡起半块玉佩:"这是...太医局学徒的标识。"
五更鼓响时,周衡在范府密室拼凑着线索:被破坏的织机、失踪的匠人、太医局的玉佩、辽国人的异常举动...
"不是简单的保守派反扑。"范雨晴调出玉坠中的全息地图,汴京城内七个红点连成北斗形状,"有人刻意在制造'科技有害'的证据。"
突然,地图上新增的第八个红点让周衡浑身冰凉——那正是仁宗所在的福宁殿位置。殿外标注着一行小字:
【子时,帝遇刺】
窗外,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距离早朝只剩一个时辰,而皇宫方向己隐约传来警钟声......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宋崛起从庆历新政开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STF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