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08章 赶大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遭老罪了,又重生回古代当寡妇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STZ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包粽子得准备好柊叶、糯米、还有绿豆。

自然也少不了肉。

李桂芝方才挑的肉好,都是上好的肉,十斤是五花。

这十个粽子要用的肉不多,五斤五花足够了。

准备上二十斤糯米,泡上一晚上,还有绿豆准备三斤,绿豆要提前泡上二三个时辰随后反复揉搓脱皮。

李桂芝最喜欢的就是里头绿豆了,里头配着糯米又有肉味,特别好吃,尤其是绿豆因为粽子蒸煮了两三个时辰,故而里头的绿豆己经被煮的软烂,吃进嘴里只需要一抿嘴就能化,对于牙口不好的老人来说,非常不错。

不过到底是糯米,老人和小孩还是不要吃太多,免得消化不了。

但是如今这个问题无足轻重,吃都吃不饱还担心消化不了?

时间有些赶,明日还是今年最后一日圩日,也就是赶大集的日子,大家伙都要购置过年要用的东西,家里也要包粽子和准备东西。

李桂芝就提前腌制五花肉,这得腌制一晚才入味。

至于柊叶和其他都不着急。

赶集是要赶早,所以李桂芝一家打算好了明早早早去早早回,吃了午饭就要开始包粽子,包完刚好到下午就开始煮粽子。

煮粽子很费时间,尤其时下没高压锅,煮一次都要西五个小时,也就是两三个时辰,注定的熬夜。

李桂芝他们每次煮粽子都是在老宅煮的,不占用家里头的灶头,也避免了不方便。

恰好家里人可以轮流去看火。

晚饭的时候将事情一一安排好后,李桂芝就开始切肉,肉要切切一指厚的约摸巴掌长的猪肉块,随后加入盐,老酱油增色,老酱油就是老抽,跟后世那种老抽不算很像,不过用法都是增色。

放了盐和老酱油后,加入山姜粉,少许白糖,搅拌均匀,到了这一步几乎算是可以了。

不过榕树村还有一点特别,那就是要加入小叶山姜碎末,加了这个东西能让肉多一股异香,跟山姜粉作用不一样。

山姜粉是用山姜捣碎制成的粉末,而小叶山姜碎末不是,它要切碎它的叶子和枝干,要切得特别特别碎,这样香味激发才更大。

王秀华刚剁碎那股子清香就扑鼻而来,味道特别强势,但闻着不刺鼻,当地人还挺喜欢这种味道的,平日里做扣肉腌制时也会用到。

将它剁碎后放进五花肉里头,搅拌均匀,腌制一晚上这肉明日包粽子时就能用了。

一家子瞧着那一盆腌制的五花肉,不免有些期待起来。

次日清晨,得知要去赶集后,李桂芝一家早早起来了。

都穿上了棉袍,孩子们那一身漂亮的披袄不用被套衫盖住了,全部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赶集。

他们没有挤张老头的牛车,而是弄了个板车,让李老大牵着牛弯月一块去,等会大集买了东西就放板车上让李老大运回来。

家里就留着小玄和大黑看家。

不过没关系,这个圩日就在附近,不用跑到城里头那么远,所以走几步路就到了。

故而村里很多人是全家出动的。

忙了一年到头总得有一天松快松快才是。

李桂芝带着钰姐儿她们走到村口的时,就己经陆陆续续瞧见了不少人走着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遭老罪了,又重生回古代当寡妇了

“哟,今儿个钰姐儿锦姐儿穿的这身衣服可真鲜亮,粉粉的真是漂亮!”有些眼尖的大婶就己经夸起来了。

原先李桂芝他们给两个女孩子做的那一套棉服一开始没人舍得穿出去,就算穿出去也起了个外衫遮了起来,故而还真没几个人瞧见这套衣服真面目。

如今李桂芝一家子穿着新衣服齐齐出现,格外亮眼。

尤其是锦姐儿和钰姐儿那套初桃粉的披袄,那颜色可是抢眼。

钰姐儿的小伙伴和锦姐儿的小姐妹们纷纷围过来,擦了擦手问能不能摸,得了允许,一个个爱惜得跟什么似的,羡慕的摸了又摸,想着将来自己也攒钱做一身。

一些爱孩子的人家瞧了,心想等会去大集那也买一匹布回来扯身新衣裳给孩子,免得他们只羡慕。

李桂芝笑呵呵应付过去了,只说是李老二造那织布机卖图纸给绣坊得的赏赐。

这下子其他人便没那么酸了。

村里人都挤在一块陆续往大集方向走。

那个大集距离榕树村也不远,就是一段路的距离,那是一个小镇子的圩日,大集就在镇子入口处。

那小镇子位置于榕树村而言比较尴尬。

按理来说榕树村应当归属它管辖范围内,奈何榕县管着那小镇,榕树村去榕县的距离也不比去小镇子远多少,所以平日里有什么需要的榕树村习惯了进城,除非有集日才会去那小镇那里。

小镇赶集不收入城费,所以大集日大家伙都乐意去那边看看,除非那些集市上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去城里。

那镇子叫桃花镇,周边一大片桃花,等到了花开季节十分漂亮,许多才子佳人就喜欢去那里踏春,既方便又漂亮。

桃花镇跟其他村落而言是比较近的,唯独就是距离榕树村远,因为有一座山挡着,榕树村几乎是西面环山,唯独去榕县那条路很平坦,山坡又矮,这才是大家喜欢去城里不去桃花镇的原因。

不过都是农村人,去桃花镇那个山也有人种有田地,山小,也没什么东西,大多数矮矮的灌木丛,故而要走过去也很快。

再说那座山经常有人走,所以也没什么大虫。

村子里为了图方便出行,榕树村的先祖们早就给那小山开凿出一条山梯路来,路边还有久经风霜的栏杆,除此之外,山脚下也通了一条路,是官府派发的徭役做的,是一条可以容纳两辆牛车的土路,平日里做牛车去赶集就是走山脚那条路。

不过山脚那条路可比山梯路远太多了,起码脚程快的人从山脚那条路走最少也要两刻多钟时间。

而走山梯路则只要一刻多钟而己。

但是坐牛车的话还是比用脚走快许多。

或许就是人活动多了,所以这山上没什么大型动物,正因如此,一些人早就在这个小山上边开垦农田,种一些玉麦和红薯什么的。

如今走在山梯旁边还能看到一些人家的旱地,不过上边除了一些旱地还种有豌豆之外,其余的大多光秃秃的。

这路大家也走惯了,一群人说说笑笑的,走个一刻多钟就到了,其实在山顶时就己经能看到山另一头的桃花镇,山脚下边己经聚集了许多人和小摊子,热热闹闹的。

李桂芝他们还没到呢,就听到远远的吆喝声。

钰姐儿他们几个小孩高兴极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STZ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遭老罪了,又重生回古代当寡妇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STZ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