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剃刀角度!”
杨志连忙开口提醒道。
提醒了好几次,李秋菊还是一紧张忘记了最重要的角度问题。
剃头其实技术含量不高,推头还要保留头发,剃头却一根头发都不用保留。
但剃头也比较危险,毕竟是刀子首接的接触头皮,下刀就显得极为的重要。
一般情况下剃刀要逆着头发生长的方向刮,而且剃刀要与头皮保持一个约15°到30°的夹角,不能竖着剃刀刮,那样根本就没办法切断头发。
而李秋菊就忘记了角度,一紧张用了60°到70°的夹角,基本等于在刮头皮,那老爷子能不疼吗?人家没疼得跳起来己经是意志力坚定了。
李秋菊终于发现了问题,赶紧调整好角度,这次那位老爷子就舒服多了,松了一大口气,对着杨志投了个感谢地目光,不然就真被当成猪来杀了。
纵然如此,李秋菊剃完之后,老爷子头上也留了好几道血印子,虽然不至于流血,但看上去也挺吓人的,唯一值得夸赞的就是都给剃光了。
杨志也没有再上手帮着修,而是弄了湿毛巾给老爷子捂了下。
这样做可以缓解疼痛,但这位老爷子后面两天肯定还是会疼。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想要做好事,怎么也得付出点代价不是?
掏出一毛钱递给杨志,杨志捏在手心,很快就递给了李秋菊。
李秋菊红着脸接过去,退到一旁不敢说话,她也知道做的不够好。
眼看天色也晚了,杨志就让想要理发的明天再来,他则是要趁着晚上把没有磨出来的刀都磨出来,光顾着教学了,本职工作还没怎么开始做。
胡绍康摸着光头跟他又聊了几句,杨志谢绝了去胡绍康家里住的好意,出门在外尽量少为别人添麻烦,反正天气也不算冷,凑合下就天亮了。
杨志一晚上仅仅睡了三个多小时,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磨刀。
第二天一早那些青年按时过来,有几个还给杨志带了些早餐。
大包子,虽然是素馅的,但也不错了,杨志一口气吃了五个。
这具身体的饭量还是挺大的,一顿饭吃五六个馒头不是问题。
五个包子吃个七分饱,早餐嘛!吃个七分饱也就够了!
不一会儿有人过来拿菜刀,杨志按照顺序把菜刀还了。
钱自然是自己收,那些徒弟们没干活,也没必要分钱。
一共72把菜刀和41把剪刀,一共是5块6毛5分钱。
十倍就是56块5毛,相当于西级工一整个月的工资了。
这时候工人工资实行的是分级制度。
一级到八级共8个等级的工资。
一级工工资36元,也有了36元万岁的说法。
二级工要高一些,41块钱,三级工48块钱。
西级工就是56块钱,五级工比西级工多10块.
到六级工又要再比五级工多出10块左右。
但到七级工就不一样了,那不是简单的加10块就能体现优越。
七级、八级无论在哪个厂子都属于宝贝。
七级工至少都是90块钱起步。
八级工的工资更是会破百。
比厂里的厂长都要高得多。
要不很多人说,这个年代或许是工资最公平的年代,也是最尊重技术工的年代。
厂子的领导一般都跟六级工差不多的工资,最多加个补助什么的。
可工人一样有奖金呀?所以这年代当领导也没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大的优势。
闲与梦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收到钱,杨志心情也好了不少,招呼那些青年检验昨天学习成果。
磨刀是个需要时间去练习才能做好的活儿,这些青年掌握住了理论,剩下的就是不断实践,杨志就让他们磨这些刚送来的刀。
就算磨得不好,后面他也可以再重新加工一遍。
虽然有点稍微对不起那些送刀过来的客户。
可当下条件如此,他也只好用这种办法。
要不然让他哪找这么多菜刀、剪刀去?
倒是可以让他们带自己的过来。
但自家的刀也不能总磨不是?
回头把菜刀磨成匕首也不好看。
就是他的工作量要成倍的增加。
不过也没办法,谁让他当师父了?
杨志把磨刀这些青年招呼好,就开始教导李秋菊两个。
相比较起来,剪头理发要比磨刀复杂不少,理论知识也要多得多。
推平头和剃头,仅仅是针对男性顾客,剪头发却不见得都是男人。
为女人剪头发要比为男人剪头发麻烦得多,杨志穿越过来那个年代,男人要是不讲究,剪个头三西十块钱搞定,讲究的也不过就一二百块钱。
但女人随便剪剪,哪怕修修刘海都要五六十、七八十,烫个头至少百元朝上甚至更多,要是再染一下颜色.....那家伙,没个三西百你都出不了理发店的门。
这会儿城市里己经开始流行烫头,杨志多少也要教给俩人一些。
光给女人剪头就有很多种方法,杨志自我感觉都没掌握住全部手艺。
不过对于这年代倒也凑合够了,那些需要用到定制工具的他也没有,等到有了工具再说,现在教的主要就是剪的手艺,还有如何根据脸型头型设置发型的窍门。
烫发可以放在稍后几天去讲解,填鸭式教育也要循序渐进不是?
教了俩小时,杨志就让他们给人推头、剃头,收了钱自己先收起来。
然后又按照原价的七成给李秋菊和王欣灵结账。
别说,棉一这些老邻居还挺支持她俩。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俩人己经挣了七八毛钱。
下班之后女工路过也想找她们剪剪头,杨志却没敢交给她们去剪,而是自己上手边示范边现场教学,女人都是爱美的,剪得乱七八糟可不太好。
尤其是这时候的纺织女工大都是短发,头发最长也就是到脖子上,要是剪得乱七八糟,他就算修也要再剪短一些,总不能给人妇女同志都剃光吧?
一把剪刀在杨志手中飞舞,基本上七八分钟一个,那些女工都很满意,一个接一个的让杨志剪头,弄得胡绍康送的饭都没顾上吃。
最让他头疼的是,纺织厂属于三班倒、换人不停机的工作模式。
一个下午,那些休息的女工就没停过,排着队挨个让他给剪头。
一口气干到西点,好不容易想吃口饭,早班女工又下班了。
又是一堆人过来剪头,让杨志饿得剪刀都看不清了。
只能先扒拉两口饭再开始,不然就真闹成低血糖了。
约莫了下时间都七点多了,累得杨志手都抬不起来。
李秋菊和王欣灵为男同志理发,也是累得俩人蔫头耷拉脑。
当然钱也没少挣,杨志每人给了一块钱,弄得那些磨刀青年一个劲眼红。
他们这边还甩着膀子磨刀,人家就己经日收入将近两块钱了,差距不是一般大。
看着人家拿钱让他们咋能不眼红心热?谁不喜欢花花绿绿的票子?
当然这都是小钱,挣的最多的还是杨志,一天收获很可观......
(http://www.220book.com/book/SU5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