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章:年夜饭**
春节的脚步近了。
知青点里,王红梅、李建国等几个准备高考的知青还在挑灯夜战,做着最后的冲刺。其他决定留下的知青,也沉浸在思乡和即将到来的节庆气氛中。
这天,周满仓背着手溜达到知青点,咳嗽了一声:“那个…晚意啊,还有小张、小王(几个留下的知青),过年了,知青点冷清。年三十晚上,都到家里来吃顿年夜饭!热闹热闹!”
这可是支书亲自邀请!几个留下的知青受宠若惊,连连答应。
虞晚意心里暖暖的,知道这邀请大半是冲着自己。
年三十晚上,周家小院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堂屋里支起了大圆桌。周满仓的老伴周大娘(之前没怎么描写,这里补上)和孙大娘几个手脚麻利的妇女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炖肉的香气飘得老远。
桌上摆得满满当当:一大盆酸菜炖五花肉,油汪汪的;一条红烧大鲤鱼,寓意年年有余;金黄的炒鸡蛋;自家腌的腊肉炒蒜苗;还有热气腾腾的白面饺子!
这规格,在大河村绝对是顶顶好的了!
周卫东换上了一身半新的藏蓝色棉袄,头发也梳得整齐,虽然还是不怎么说话,但忙前忙后端菜倒水,眼神总是不自觉地往虞晚意那边瞟。
虞晚意也帮着摆碗筷,和周大娘、孙大娘说笑着,小脸红扑扑的,在温暖的灯光下格外好看。
“来!都坐!别客气!就当自己家!”周满仓作为大家长,端起一盅地瓜烧,“今年咱们村,不容易!遭了灾,也过了坎!但咱们挺过来了!粮食丰收了!药坊办得更好了!这都是大家的功劳!特别是晚意!来,第一杯,敬咱们的‘金疙瘩’!”
大家都笑着举杯(不会喝酒的以水代酒),看向虞晚意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和喜爱。
“第二杯,敬卫东!救灾的时候,是条汉子!”周满仓看向儿子,眼里有骄傲。
周卫东闷头喝了。
“第三杯,敬所有为咱大河村出力的乡亲们!还有,敬新年!希望明年,风调雨顺!日子越过越红火!”
“干杯!”
气氛热烈起来。大家吃着,喝着,聊着村里的趣事,畅想着明年的光景。周大娘一个劲儿给虞晚意夹菜:“晚意,多吃点!瞧你瘦的!”
虞晚意碗里的菜堆成了小山。她看着周大娘慈祥的笑脸,看着周满仓喝得微红却高兴的脸,看着孙大娘她们爽朗的笑声,再看看身边沉默却不时给她碗里添热汤的周卫东…一股久违的、属于“家”的温暖和踏实感,将她紧紧包裹。
外面寒风呼啸,屋里却暖意融融,欢声笑语不断。这个在异乡的年夜饭,吃得虞晚意心里又暖又甜
年味儿还没散尽,一封贴着花花绿绿外国邮票的信,寄到了公社,指名转交给大河村支书周满仓。
周满仓看着信封上那曲里拐弯的外国字和“虞振邦”三个刺眼的中文签名,眉头拧成了疙瘩。他拿着信,首接去了药坊找虞晚意。
“晚意,你看这个…”周满仓把信递过去,脸色凝重。
虞晚意正在清点药材,看到信封上那个名字,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她拆开信,里面只有薄薄一页纸,是打印的繁体字,措辞看似客气,却字字藏刀:
**“周支书台鉴:**
**惊闻小女晚意流落贵村,承蒙照拂,不胜感激。然,虞氏祖宅乃家族重地,内有先祖遗物及鄙人私藏,价值不菲。近日听闻祖宅似有异动,密室恐遭开启。鄙人远在海外,心焦如焚。晚意年幼,或不知轻重。烦请周支书代为查问,若有发现,务请妥善保管。另,鄙人当年仓促离乡,或有重要文件(护照、银行票据等)遗漏。若晚意拾得,望其念及父女之情,速速寄还。海外事务繁杂,急需此物。切切!**
**虞振邦 顿首”**
呵!虞晚意看完,差点气笑了。好一个道貌岸然、贼心不死的渣爹!卷走所有浮财,把亲生女儿丢在破屋等死的时候,怎么不念及“父女之情”?现在发现祖宅密室和祖坟被搬空了,急了?想要回他“遗漏”的护照和钱?做梦!
“晚意,这…”周满仓担忧地看着她。
“周叔,别理他。”虞晚意把信纸揉成一团,扔进旁边的灶膛里,看着火苗瞬间将它吞噬,“他就是个抛弃妻女、卷款潜逃的败类!他说的那些东西,我一样都没见过。祖宅早就破败不堪,哪有什么密室宝藏?他这是做贼心虚,还惦记着坑蒙拐骗呢!”
周满仓看虞晚意态度坚决,点点头:“行!咱就当没收到这封信!他要是敢再写信来,我就给他扔茅坑里!”
虞晚意心里冷笑。扔茅坑?太便宜他了。渣爹既然不死心,那就别怪她给他添点堵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SU5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