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00,县委大会议室】
清溪县委大院内的积雪被工作人员清扫干净。
全县干部大会,
李毅正在宣读省委的最终处理决定 ,
"王树林、王德海开除党籍、公职,移送司法机关;金大贵兄弟涉黑案重启调查;姜卫国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最高纪委立案审查。"
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处长刘鹏宣读省委决定,
“省委决定,柳晴同志任青溪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代县长。”
会议室里响起掌声。
……
会后,办公室!
"路书记,"
柳晴走到他身边,声音庄重,"还有一件事需要您签字。"
她递来一份文件,《关于成立清溪县生态经济转型领导小组的通知》。
路远扫了一眼,组长是他自己,副组长是柳晴。
"省委同意了?"
"不仅同意,"
路远抬头看着柳晴,昨夜那个在他怀中颤抖的柔弱女子己经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此刻成了平静如水、精明干练的代县长。
"还追加了专项资金。"
路远拿起钢笔,在文件上签下名字。
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他忽然想起林国栋在病床上说的话,
"清溪的稀土,是血染的财富……"
现在,这笔血债终于要结清了。
---
【中午12:30,县委档案室】
路远将最后一份矿难档案封存,贴上"己结案"的标签。
张卫国匆匆推门进来,
"路书记,刚接到省纪委通报,ACD244的车主查到了!"
路远抬头:"谁?"
"张涛的弟弟,张波。"
张卫国递过一份档案,
"但他己经自首了。"
路远翻开档案,想到张波坐在轮椅上的样子,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死水。
"他承认当年驾驶那辆车,导致调查组坠崖。"
张卫国低声道,
"但他坚持说,刹车失灵是意外。"
路远合上档案,没有回答。他知道,有些真相注定无法完全浮出水面。
---
【下午3:00,清溪山庄】
柳晴推开包厢门时,周烨正背对着她,站在窗前抽烟。
"你终于来了。"
他转过身,笑容阴鸷,
"我还以为,你现在当了县长,就不敢见我了。"
柳晴没说话,从包里取出一个信封,推到他面前。
"这是什么?"
周烨挑眉。
"二十万。"
柳晴声音冰冷,
"买你永远消失。"
周烨大笑,突然一把抓过信封,抽出里面的东西——不是卡,而是一张照片,年轻的周康勇和姜卫国在矿洞前的合影。
"你……"
他的笑容凝固。
"你叔叔当年参与谋杀调查组,"
柳晴盯着他,
"现在,你有两个选择——拿着这张照片滚出中国,或者,我让纪委请你喝茶。"
周烨的脸色铁青,手指捏得照片咯吱作响。
"对了,"
柳晴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再让我看见你靠近清溪,我会让你比你那个副主席的叔叔死得更难看。"
她转身离开时,周烨猛地将烟头按在自己手背上,烫出一个焦黑的痕迹。
"柳晴!"
他嘶吼,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她没有回头。
---
【傍晚6:00,县委大院】
路远收拾好办公室,最后看了一眼墙上的清溪县地图。
青峰岭矿区的位置,己经被标记为"生态保护区"。
手机震动,林静发来短信,
"爸今早走了。临终前说,他唯一的安慰,是你让清溪的血没有白流。"
路远沉默片刻,回复,
"孩子怎么样?"
"医生说很健康。"
林静过了一会儿又发来一条,
"回家吗?晚上我等你。"
他收起手机,推开门,发现柳晴站在走廊尽头,手里拿着一份新文件。
"路远,"
她微笑,
“回家吗?,晚上我等你…”
---
平川县,路远父母家。
苏晓棠在院子里牵着小宝,孩子怀里抱着一幅画,歪歪扭扭的太阳下,三个小人手拉着手。
"爸爸!"
小宝仰起脸,
"妈妈说你当大官了,"
“你都好久没看我了”
路远蹲下身,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
"对不起小宝,以后爸爸会常回来看你们的。"
……
林静,看着许久没有回家的路远,半晌无言。
她转身时,路远注意到她无名指上依然戴着婚戒。
最终只是递给他一个牛皮纸袋,
"整理爸爸的书房时发现的…可能对你有用。"
路远打开纸袋,里面是一本泛黄的日记——属于二十年前的林国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官途:青云志
第一页写着,
"今天见到志明推荐的晓岚,她眼睛真亮…我忽然有些后悔,或许不该答应姜卫国的条件…"
……
"爸的日记你看完了吗?"她轻声问。
路远点头。
"还有这个。"
林静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
"爸临终前留给我的,说等你真正需要时再打开。"
铁盒里是一盘微型磁带和发黄的出生证明。
磁带里,年轻时的张晓岚哭着说,
"志明,我们的女儿叫柳晴,你放心...",
而出生证明父亲栏赫然写着"孙志明"。
盒子里还有1985年失踪的完整调查材料,
三本账册、34份遗书、以及孙志明未寄出的举报信原件。
最令人震惊的是一张集体照——年轻的林国栋站在角落,手里攥着个黑色笔记本,表情痛苦。
"这是..."
林静说,
"拍摄于矿难前一天!"
林静默然道,
"这是全部证据了,要现在公开吗?"
路远看着怀中与自己如出一辙的婴儿眼睛,轻声道
"我想想!"
……
夜
看着身边带着泪痕沉沉睡去的妻子,
路远又打开那本带着秘密的黑色笔记本,扉页写着:"我的忏悔录"。
中间某页,一段被泪水晕染的字迹触目惊心,
"今天发现姜卫国他们要灭口,我偷偷调换了刹车零件,但没想到张涛准备了第二辆车...那三个年轻人还是死了。我躲在树丛里,看着车冲下悬崖..."
那本日记里还藏着最后的秘密——林国栋在矿难后偷偷资助了三十西位遇难者家属,用的正是他收的赃款。
路远猛地合上笔记本。二十年的谜底——林国栋既是帮凶,也是未遂的救赎者。
---
又是一个薄雾的清晨,柳晴家。
路远站在窗前,看着远处新建的悬索桥。
桥下河水奔涌,卷着落叶流向远方。
"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些证据?"
柳晴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温热的呼吸轻轻拂过他的后颈。
她的手臂环着他的腰,指尖在他腰间的皮带扣上无意识地着。
路远没有回答。
他望向对岸正在施工的生态科技园。
"真相应该被记住,"
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
"但不一定要用毁灭的方式。"
他侧过头,看着身后这个己经走完流程、正式当选县长的小女人。
清晨的朝阳为她精致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睫毛在眼下投出细密的阴影。
敞口的真丝睡衣下,随着呼吸一颤一颤——
这个曾经在他怀里颤抖的女人,如今己经站在了更高的舞台上。
路远递给她一份文件,
"看看这个。"
文件标题是《关于设立"12·3"历史警示馆的请示》。
柳晴翻到最后,看到选址就在老矿洞旁。
"让黑暗成为明镜。"
她轻声念出方案上的话,忽然笑了,
"这真很路远。"
---
【三个月后·北京某会议室】
路远将清溪模式汇报材料递给参会领导。
白发苍苍的老部长翻到最后,突然问,
"听说你拒绝了中央党校的进修机会?"
"清溪的转型刚到关键期。"
路远微笑,
"我想看着它真正重生。"
散会后,老部长单独留下他,
"国栋同志临终前给我写过信,说你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信封,
"现在该给你了。"
信封里是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林国栋颤抖的字迹,
"如果有一天路远查明真相,请告诉他——有些罪孽需要活着偿还,而忏悔,是比死亡更漫长的归途。"
---
初雪降临那天,清溪县"12·3"警示馆正式开馆。
路远站在人群最后,看着县长柳晴为纪念馆揭幕。
展馆中央,三十西盏长明灯环绕着那块从矿难遗址挖出的巨石,上面刻着所有遇难者的名字。
苏晓棠牵着小宝走过来,孩子己经会认不少字,指着巨石问,
"妈妈,这个‘孙志明’是谁呀?"
路远蹲下身,轻轻握住孩子的手指,
"是一位英雄。"
“英雄一定是个大好人吧?”小宝瞪大双眼。
“或许吧,好人的标准是什么?…”
他看着不远处的柳晴和林静,喃喃自语,
“连少林寺的带头大哥都有几百个老婆,这玩意还真没法评价…”
“看大节吧!…”
这些话可不能和孩子说。
远处,新开通的高铁呼啸着驶过青峰岭隧道,车身上"清溪生态示范区"的标语在雪中分外醒目。
路远摸出口袋里的矿石标本,轻轻放在纪念碑基座上。
矿石下压着一张字条:"给所有未走完的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SUD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