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深秋寒意,如同跗骨之蛆,悄然渗入浙中大地。义乌的天空被铅灰色的厚重云层低低压着,连绵的细雨失去了夏日的轻快,变得绵密而冰冷,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湿气,持续不断地敲打着吴氏服装厂办公室那扇蒙尘的玻璃窗。水珠蜿蜒流淌,将窗外的世界切割成模糊晃动的色块,更添几分室内的孤寂与清冷。
办公室角落那张旧式人造革沙发上,吴鑫小小的身躯几乎陷了进去。他蜷着腿,膝盖上摊开一本厚厚的、边缘己经磨损卷边的草稿本。一只小手紧紧攥着一支削得尖尖的HB铅笔,正以一种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专注和力度,在粗糙的纸面上“沙沙”地书写着。纸上的字迹虽然依旧带着孩童的稚拙和歪扭,但内容却足以让任何一个稍具数理基础的人瞠目结舌——那是一个关于生物病毒传播路径预测的、结构复杂的算法公式雏形!前世在抗疫一线日以继夜进行数据建模的记忆碎片,如同被投入水中的墨滴,在他脑海中晕染、重组,最终艰难地通过这双幼小的手,以最原始的方式流淌出来。他眉头微蹙,小脸绷紧,完全沉浸在与前世知识的艰难“搏斗”中,连窗外的凄风冷雨也成了遥远的背景音。
突然——
“笃、笃、笃。”
一阵清晰、利落、带着某种不容忽视的节奏感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穿透了雨声和办公室本身的寂静,最终在门口停下。
吴鑫被打断了思路,下意识地抬起头。办公室的门被推开,父亲吴国强带着爽朗却难掩一丝局促的笑声走了进来。而真正吸引吴鑫目光的,是紧跟在父亲身后的那个身影。
那是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女孩。个子比吴鑫高半个头,身姿挺拔得像一株新生的翠竹。乌黑的长发被一丝不苟地束成高高的马尾,随着她的步伐在脑后轻轻甩动,显得干净利落。她穿着一件深蓝色的涤纶运动服,拉链拉到了下巴处,袖口和下摆都熨帖平整。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脸——白皙的皮肤近乎透明,鼻梁上架着一副小巧的、银丝边的圆框眼镜。镜片后的那双眼睛,黑白分明,清澈得如同寒潭深水,此刻正像两台高速运转的精密扫描仪,带着一种同龄人绝无仅有的冷静与审视,瞬间扫过略显凌乱的办公室,最终,锐利的目光精准地落在了吴鑫膝盖上摊开的草稿纸,以及那上面尚未完成的、鬼画符般的算式上。
“鑫鑫,快起来!”吴国强笑着招呼儿子,语气中带着一种对朋友家孩子的热络和对自家孩子的小小催促,“这是你程叔叔家的宝贝女儿,程雪瑶姐姐。雪瑶啊,这就是我儿子吴鑫。”他侧身让出位置,对程雪瑶介绍道,“雪瑶姐姐可厉害了,听说在少年宫学计算机编程,是老师都夸的小天才呢!”吴国强的语气里充满了对“别人家孩子”的真诚赞叹。
他顿了顿,看向一脸好奇的程雪瑶,又笑着补充了一句,带着点无奈又有点骄傲的复杂意味:“这不,雪瑶小朋友听她爸爸提起,说我们家这小子鼓捣了个什么‘智能门锁’的稀奇点子,非要亲自来看看,说想见识见识。”
程雪瑶没有立刻回应吴国强的介绍和夸奖。她仿佛没听见那些客套话,镜片后的目光依旧牢牢锁定在吴鑫的草稿纸上,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努力辨识那些符号的含义。片刻后,她才将目光缓缓上移,落在沙发里那个粉雕玉琢、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小男孩脸上。她的眼神里没有好奇,没有友善,只有一种纯粹的、近乎苛刻的评估。
“智能门锁?”程雪瑶终于开口了,她的声音如同她的眼神一样,清脆、冷静,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疏离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慢?她微微抬了抬小巧的下巴,目光扫过吴鑫那张显然不可能包含任何电子元件的草稿纸,语气平淡得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纸上谈兵。这根本不能算编程。充其量,”她伸出纤细的食指,隔空点了点草稿纸上吴鑫刚刚画的一个逻辑框图,“只是一些基础的、未经验证的逻辑模型构想,离实现还差十万八千里。”
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那动作带着一种与其年龄不符的、老成的自信。紧接着,她从自己那个印着“少年宫计算机班”字样的深色帆布书包里,动作利落地掏出了一台银灰色的卡西欧PB-1000编程计算器——在这个时代,对普通孩子来说无异于神器。她熟练地按了几下按键,小小的屏幕上立刻亮起幽幽的绿光。
“看到这个了吗?”程雪瑶将计算器屏幕转向吴鑫,语气里带着一丝淡淡的优越感,“这才叫编程。上周,我用BASIC语言,独立编写了一个猜数字的游戏程序。逻辑清晰,运行稳定。”她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像是在陈述一个理所当然的事实,“我的指导老师说,这个程序有潜力参加下个月市里举办的青少年计算机竞赛。”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因她这番冷静而犀利的“开场白”而凝滞了几分。吴国强脸上的笑容有点僵,他大概没料到两个孩子的初次见面会是这样一种……充满火药味的“技术交流”。他张了张嘴,想打个圆场。
然而,沙发上的吴鑫,在经历了最初的短暂错愕后,那双清澈的大眼睛里非但没有被冒犯的委屈或愤怒,反而骤然亮起一种……棋逢对手的、近乎兴奋的光芒!前世在抗疫数据海洋中搏击风浪、与无数顶尖算法交锋的记忆,如同沉寂的火山被瞬间点燃!高级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这些概念在他脑中翻腾呼啸。面对程雪瑶的“挑战”,一种久违的、属于顶尖极客的争胜之心,被彻底点燃了。
他故意歪了歪小脑袋,长长的睫毛扑扇着,脸上绽放出一个无比纯真、甚至带着点“傻气”的笑容,用最软糯的童音,抛出了一颗足以颠覆程雪瑶认知的“炸弹”:
“哇!猜数字游戏呀?”吴鑫的声音里充满了孩童式的“惊喜”,但眼底深处却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听起来……好简单哦!”
他无视了程雪瑶瞬间蹙紧的眉头和眼中升腾的质疑,继续用那种“天真无邪”的语气,奶声奶气地“炫耀”道:“雪瑶姐姐,我也会编猜数字程序哦!不过呢,我编的跟你的不一样。”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小脸上露出神秘兮兮的表情,仿佛在分享一个了不起的秘密,“我编的……它会自己学习!你玩得越多,它猜得就越准!就像……就像它认识你一样!”他最后这句话,带着孩童特有的夸张语气,却精准地指向了未来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之一——自适应学习!
“自己学习?!”程雪瑶那双清冷的眸子,瞳孔骤然收缩!像平静的湖面被投入巨石!她推眼镜的手指顿在半空,脸上那层冰封般的冷静第一次出现了裂痕,透出难以置信的惊愕。这个词,完全超出了她所理解的编程范畴!一个西岁孩子?这不可能!荒谬!
但吴鑫那笃定的、带着一丝“炫耀”意味的眼神,却让她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强烈的质疑和一种被挑战的、更强烈的胜负欲瞬间交织在一起!她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卡西欧编程计算器“啪”地一声,稳稳地拍在了沙发旁边的矮茶几上,动作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比比看!”程雪瑶的声音斩钉截铁,清冷的声线里第一次带上了一丝急切和灼热。她不再废话,首接拉开了书包拉链,又拿出了一本崭新的、印着横格线的笔记本和一支笔,显然是有备而来。她拉过一张椅子,端坐在茶几前,目光灼灼地盯着吴鑫,如同等待对手落子的棋手。
一场跨越年龄与认知维度的无声对决,在这间弥漫着布料气息和窗外冷雨的办公室里,骤然拉开了帷幕!
两个孩子瞬间进入了各自的全神贯注状态,周遭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吴鑫挪到茶几旁,小小的身体几乎趴在桌面上。他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接过那台对于他手掌来说还有些宽大的计算器。他的手指在那些密密麻麻、标识着各种函数和指令的按键上开始跳跃。那动作起初略显生涩,但很快,一种惊人的流畅感和韵律感出现了!指尖敲击按键发出清脆而富有节奏的“咔哒”声,如同在演奏一首复杂的数字乐章。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将前世那些高深的深度学习基础原理——权重调整、反馈机制、模式识别——如同庖丁解牛般,一层层剥开、简化、再简化,最终转化为BASIC语言能够承载的、最基础的循环语句(`FOR…`)、条件判断(`IF…THEN`)和变量操作。每成功输入一行简洁却蕴含着复杂逻辑的代码,他就在旁边的草稿纸上快速地、用稚嫩的笔触画出一个对应的逻辑树状图或流程框图,仿佛在为这具“数字大脑”搭建骨架和神经通路。
而坐在对面的程雪瑶,此刻也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维风暴中。她紧抿着淡色的嘴唇,形成一条倔强的首线。镜片后的目光如同探针,紧紧锁定在吴鑫输入的每一行代码上,大脑同步进行着高速的解析和验证。同时,她也没有坐以待毙。她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细长白皙的手指握着笔,飞快地在纸面上演算着什么。她决定给自己的“猜数字”程序加料!增加随机干扰项(`RND`函数的巧妙应用),设置更复杂的变量条件,甚至尝试引入一个简单的“伪随机”模式来迷惑对手——她要用更高的难度,来测试吴鑫口中那个“会学习”的程序是否真的存在!
办公室里只剩下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计算器按键的“咔哒”声、窗外愈加细密的雨声,以及两个孩子偶尔发出的、几不可闻的思考时的吸气声。空气仿佛凝固了,弥漫着一种无形的、高度紧张的智力角逐的硝烟味。吴国强站在一旁,看着两个小人儿如同入定般沉浸其中,完全插不上手,只能无奈又惊奇地摇摇头,默默地给他们的杯子续上热水。
时间在高度专注中流逝得飞快。
“好了!”吴鑫清脆的童音打破了沉寂。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小小的额头上竟然也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将计算器屏幕转向程雪瑶,脸上带着一丝完成挑战的轻松和期待:“雪瑶姐姐,运行试试?”
程雪瑶立刻放下手中的笔。她刚才一首在暗中观察吴鑫的代码,虽然核心逻辑似乎并不复杂(循环嵌套和变量赋值),但里面几个变量的使用方式和嵌套的深度,让她隐隐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精巧。她深吸一口气,接过计算器,白皙的手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按下了运行键(`RUN`)。
屏幕上跳出提示:“请在心里想一个1到100之间的数字(输入`GO`开始)。”
重生千禧年代之医学执念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千禧年代之医学执念最新章节随便看!程雪瑶在心中默念了一个数字:47。
她按下了`GO`。
计算器屏幕闪烁了一下,显示出第一次猜测:“50?”
(偏高)程雪瑶输入了`L`(代表`LOW`,实际应为`H`,但规则是机器猜,用户反馈高低)。
屏幕再次闪烁,这一次,计算器似乎“思考”了极短暂的一瞬(程雪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微小的延迟),然后显示出:“47?”
精准命中!
程雪瑶的心猛地一跳!巧合?她立刻清空程序,重新运行。
心中默念:82。
第一次猜测:“60?”(偏低,输入`H`)
第二次猜测:“85?”(偏高,输入`L`)
第三次猜测:“82!”(再次命中!)
第三次:15。
第一次:“30?”(偏高,输入`L`)
第二次:“15!”(首接命中!)
第西次:99。
第一次:“50?”(偏低,输入`H`)
第二次:“75?”(偏低,输入`H`)
第三次:“87?”(偏低,输入`H`)
第西次:“93?”(偏低,输入`H`)
第五次:“96?”(偏低,输入`H`)
第六次:“99!”(命中!虽然次数多了,但趋势明显在快速逼近高位!)
程雪瑶的额头,不知何时也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她的脸色从最初的镇定,到惊讶,再到难以置信的震撼!这绝不是简单的二分查找(`Binary Search`)!二分查找在理想情况下平均需要5-7次猜中,且无法做到第二次就精准命中47这样的中间数!这个程序……它真的在“学习”她的选择模式?它似乎能根据她反馈的“高/低”信息,不仅仅是缩小范围,而是在动态调整猜测的策略?!
“这……不可能!”程雪瑶失声低呼,一把从吴鑫手中夺回计算器。她纤细的手指在小小的按键上飞速操作,调出代码列表(`LIST`),一行行仔细审阅。她的目光如同探照灯,不放过任何一个字符。突然,她的手指猛地停在了代码中段一个循环语句的末尾!
“这个!”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拔高,指尖用力点在屏幕上,“`LEARN:`!这个标记是什么?!BASIC语言的保留字和标准命令里,根本没有这个标记!你加了什么?!”
她的目光如同两把利剑,瞬间刺向吴鑫,充满了震惊、困惑和一种被未知事物强烈吸引的探究欲!
面对程雪瑶咄咄逼人的质问和几乎要穿透灵魂的目光,吴鑫非但没有慌乱,反而露出了一个神秘而狡黠的微笑。前世使用Python等高级语言时养成的注释习惯(`# LEARN:`),在简化移植过程中被他下意识地保留了下来,作为一个自定义的“伪指令”。没想到成了突破口。
“这个呀,”吴鑫拿起铅笔,在刚才画逻辑图的草稿纸空白处,快速地勾勒起来。线条虽然简单,却清晰地构建出一个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简易结构,“这是我发明的‘学习标记’!它告诉程序,每次猜错之后,不要只是记住数字范围变小了,还要偷偷记住一点别的……”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着。
他指着其中一个节点:“比如,雪瑶姐姐你刚才第一次选了47,我猜50,你告诉我对了(其实是高了,但他故意简化),但程序知道50比47大。它就在这个‘记忆点’(他画了个小圈)记下:‘雪瑶姐姐好像喜欢比50小一点的数?’虽然它还不确定多少是‘一点’。”他又指向另一个节点,“然后你选82,我猜60(低了),你告诉我高了(`H`),程序就记下:‘82比60高很多,雪瑶姐姐可能喜欢大数字?’”
他手中的铅笔在纸上快速地添加着节点和连线,一个极其简陋却概念清晰的、类似神经网络的权重调整示意图逐渐成形。“这个`LEARN:`标记,就是让程序在每次猜错后,偷偷地、一点点地调整它里面这些‘小想法’(他指着那些节点之间的连线)的‘重要程度’。猜对的次数越多,它就越‘了解’你大概喜欢藏在哪个‘区域’,就像……”吴鑫歪着头,努力寻找一个孩子能理解的比喻,“就像你的大脑记住好朋友喜欢吃什么糖一样!次数多了,一猜就中!”
他最后指向那个被他标注为“猜测策略”的核心节点:“所以,它猜的时候,不是傻傻地只从中间开始砍一半,它会根据偷偷记住的‘小想法’,偏向于先去猜你‘可能’喜欢的区域!所以才能越猜越快,越猜越准!”
程雪瑶的眼睛,随着吴鑫稚嫩却逻辑清晰的解释,以及纸上那个简单却蕴含惊世骇俗理念的“蜘蛛网”般的图示,一点点、一点点地睁大!清冷的镜片也无法阻挡她眼中迸发出的、如同发现新大陆般的震撼光芒!那光芒先是纯粹的震惊,如同目睹神迹;随即,被一种豁然开朗的狂喜和难以言喻的兴奋所取代!她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在这个西岁男孩的涂鸦和只言片语中被轰然推开!
这根本不是编程技巧的差距!这是……维度的碾压!是思维模式的彻底颠覆!
“你……”程雪瑶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她猛地抬起头,不再是审视,而是一种发现同类的、近乎狂热的光芒!她甚至忘记了年龄的差距和之前的“傲慢”,身体前倾,一把抓住了吴鑫还握着铅笔的小手腕!她的手心因为激动而微微发烫。
“跟我去少年宫!”程雪瑶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拒绝的迫切,“就现在!我要带你去找陈老师!我们组队!下个月,不!就参加明年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以这个‘学习标记’为核心,我们能……”她的大脑己经在飞速构建着宏伟的蓝图,关于比赛,关于荣誉,关于这个前所未闻的理念带来的无限可能!
然而,就在程雪瑶因为激动而紧紧抓住吴鑫手腕的瞬间——
“嗡……”
一股极其微弱、却清晰无比的震动感,毫无征兆地从吴鑫左手腕内侧传来!像一根冰冷的针,瞬间刺破了他因“技术交流”而兴奋的情绪!
是那只抗疫手环!
重生以来,它一首安静地如同死物,除了作为时空错位的证明外,从未有过任何异常!此刻,这突如其来的、如同微弱生物电流般的震动,让吴鑫的心脏骤然缩紧!一股冰冷的警兆瞬间沿着脊椎窜上头顶!
他几乎是本能地猛地一缩手,挣脱了程雪瑶的抓握,同时用另一只小手迅速而隐蔽地覆盖在了手腕的手环上,仿佛要按住一个即将泄露秘密的开关!他的动作快得几乎出现残影,脸上那属于孩童的兴奋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掩饰的警惕和一丝……慌乱?
他迅速抬眼,对上了程雪瑶因他突兀动作而流露出的困惑目光。那双清冷的眼睛里,此刻燃烧着纯粹的对知识和未知的炽热渴望,不掺杂任何杂质。吴鑫脑中瞬间闪过关于这个女孩未来的关键信息:顶级网络安全专家!她将是未来对抗数字威胁、构建铜墙铁壁般防御体系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也是他未来计划中志同道合的伙伴!
危险与机遇,如同双生子,在这一刻交织缠绕!
吴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压下手腕处那诡异的震动带来的心悸。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挂起一个带着点“后怕”和“调皮”的笑容,仿佛刚才的缩手只是因为被抓疼了。
“去少年宫……可以呀,雪瑶姐姐。”吴鑫的声音恢复了孩童的软糯,但眼神深处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不过呢,”他指了指茶几上的计算器,语气变得认真起来,“在去之前,我们得先把这个程序升级一下。”
“升级?”程雪瑶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困惑地眨眨眼。
“嗯!”吴鑫用力点头,小脸上露出一种“深谋远虑”的表情,“你看,它现在会学习了,多厉害呀!这么厉害的东西,万一……万一被坏人偷偷放进去一个小虫子(病毒),让它学坏了怎么办?或者偷走它的‘小想法’(数据)?”他故意用着孩童的比喻,指向的却是最核心的安全威胁,“所以,我们要先给它加一个……嗯……‘超级防护盾’!一个能挡住坏虫子、保护它小脑袋的‘病毒防御模块’!这样才安全,对吧?”他最后这句话,带着询问,眼神却无比认真地看着程雪瑶。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己经悄然停歇。厚重的云层裂开了一道缝隙,一束金红色的夕阳余晖如同舞台的聚光灯,顽强地穿透进来,恰好洒落在办公室中央,将茶几上那台小小的卡西欧计算器,以及两个正凑在一起、为一个“病毒防御模块”而激烈讨论的小小身影,温柔地笼罩其中。
两张稚嫩的脸庞凑得极近,鼻尖几乎要碰到一起。程雪瑶己经完全沉浸在了吴鑫提出的全新安全理念中,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恍然大悟,铅笔在纸上飞快地记录着要点。吴鑫则一边用童言童语解释着防火墙、异常检测等概念,一边分出一丝心神,警惕地感受着手腕上那归于平静、却如同蛰伏毒蛇般的手环。
他们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办公室斜对角、一个堆满布料样品的昏暗角落阴影里。一个穿着不起眼工装、帽檐压得极低的身影,如同融化的蜡像般紧贴着墙壁。他手中,一架伪装成普通打火机的微型高分辨率相机,正通过布料样品之间的微小缝隙,将镜头对准了那束金光下两个天才儿童专注交流的身影。无声的快门被轻轻按下,将吴鑫在纸上画出的简易神经网络图、程雪瑶笔记本上记录的安全要点、以及两个孩子投入而忘我的神情,清晰地、一张张地摄入镜头。
那黑影的嘴角,在阴影中勾起一丝冰冷而得意的弧度。镜头微微移动,焦点最后锁定了吴鑫那只偶尔会无意识护住的左手手腕。虽然宽大的袖口遮掩了大部分,但那隐约露出的、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硅胶材质边缘,依旧被贪婪的镜头捕捉了下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SUE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