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童谣密码:五龄稚子的黄金迁徙
1997年6月的义乌港,像一个被巨大铁兽盘踞的湿漉漉的巢穴。梅雨季特有的、粘稠得化不开的潮气,混合着集装箱卡车引擎粗粝的轰鸣声、码头吊机尖锐的金属摩擦声、以及货轮沉闷悠长的汽笛,在庞大的货场上空交织、升腾,织成一张无形而细密的网,沉沉地压下来。空气里弥漫着铁锈、柴油、湿透的帆布和泥土被反复践踏后散发的腥气,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重的水分。
吴鑫,小小的身影裹在一件明显过大的明黄色雨衣里,蹲在“鑫晨童装”的货柜阴影下。雨水顺着货柜冰冷的蓝色铁皮蜿蜒流下,在他脚边汇成浑浊的小溪。他专注地看着工人们将一箱箱缝着碎金线的布偶熊、兔子装进特制的木箱。这些木箱侧面,都用鲜艳的油漆画着他亲手涂鸦的巨大彩虹——在灰蒙蒙的雨天货场里,这抹色彩显得格外突兀又充满童趣。只有极细心的人才会发现,彩虹的末端,用几乎难以辨认的细小笔触,藏着一个微缩的字母“G”。这是程雪瑶设定的暗码,“Gold”(黄金)的首字母,是这场无声战役中,刻在普通货物上的隐秘徽记。
“小少爷,当心泥水坑呀!”搬运工老李扛着一个沉重的木箱走过,黝黑的脸上挂着汗水与雨水混合的痕迹。他咧嘴一笑,露出被劣质烟草熏黄的牙齿,从油腻腻的工作服口袋里摸索出一块用油纸包着的硬饼干,递向吴鑫。然而他的动作顿住了。孩子并没有看他,小小的手正攥着一支粗短的蜡笔,在货柜湿漉漉的门板上专注地涂抹。画的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熊,但熊爪踩踏的并非常见的蜂蜜罐子,而是一组扭曲却带着奇异规律的线条和点状标记——那是吴鑫前世记忆深处,黄金期货市场的关键走势图。线条的陡峭代表金价的飙升,平缓处则是盘整,每一个转折点都对应着前世记忆中某个重大的金融事件节点。
就在吴鑫抬起头的瞬间,他腕间那只看似普通玩具的硅胶手环,毫无征兆地剧烈发烫,一股灼热感首刺皮肤深处。眼前猛地一花,前世在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里看到的景象,如同褪色的胶片骤然覆盖了现实:白色的天花板、冰冷的仪器、滴答作响的点滴,还有一份被护士匆匆拿走的、标注着“紧急医疗物资运输清单”的文件……清单上密密麻麻的编号和目的地,瞬间与眼前货柜门上贴着的那张“出口玩具”的标签重叠、交错,形成一种时空错乱的眩晕感。现实与记忆的夹缝中,那份对物资匮乏的深切恐惧,以及对“运输”重要性的本能认知,再次涌上心头。
“老李叔叔,”吴鑫伸出小手,用沾着蜡笔屑和雨水的手指,紧紧拽住了老李粗糙的袖口,奶声奶气的声音里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这个箱子要轻轻地搬哦。” 他指了指画着小熊图案旁边的那个木箱,“小熊的肚子里,装着给香港小朋友的‘魔法糖果’呢!要是摔疼了它,里面的糖果就不会发光啦,小朋友会伤心的。” 他仰着小脸,眼神清澈,仿佛真的在讲述一个关于神奇糖果的童话。老李被孩子天真的话语逗乐了,哈哈笑着,粗糙的大手揉了揉吴鑫湿漉漉的头发:“好好好,叔叔知道了,轻拿轻放,保证不摔疼小熊!” 他根本没注意到,就在吴鑫拽他袖口的瞬间,孩子另一只手的指尖,极其隐蔽地在旁边木箱板条的一个不起眼的缝隙处,快速而有节奏地按压了三下——嗒、嗒嗒。这是程雪瑶和他约定的“安全确认”信号,一个简化版的摩尔斯电码,对应着即将在伦敦金市执行的3000手黄金期货买入指令。指令在孩子的指尖,化作无声的密码,穿越雨幕,传向未知的远方。
午后,宏达制衣那间位于仓库深处、弥漫着劣质烟草和陈旧纸张气味的办公室里,气氛截然不同。厚重的窗帘半拉着,隔绝了外面湿漉漉的天光,只有几台监控屏幕闪烁着幽幽的蓝光。屏幕画面分割成数块,清晰地显示着“鑫晨童装”厂房内外的景象。张老三,这个在义乌地下世界盘踞多年、脸上横肉紧绷的中年男人,死死盯着其中一个屏幕,手中的紫砂茶杯被他“砰”地一声狠狠砸在桌面上,滚烫的茶水和碎裂的瓷片西溅,烫红了旁边一个手下的裤脚。
“该死的!这小崽子!他把黄金藏进童装货柜了?!” 张老三的声音因为暴怒而嘶哑,眼角的疤痕狰狞地跳动着。屏幕里,吴鑫正被母亲牵着,在明亮的流水线旁,对着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们展示所谓的“透明工厂”生产流程。摄像机镜头缓缓扫过忙碌的女工和咔哒作响的缝纫机,重点落在质检环节——尤其是最后一道工序:每条印着小熊图案的背带裤,在封装前都要经过三道检测。最后一道,赫然是吴鑫本人,抱着一个看起来像是儿童玩具、有着卡通大眼睛的扫描仪,煞有介事地对每条裤子口袋进行“抽检”。他小小的身影在一堆货物中穿梭,像在做一场认真的游戏。只有张老三和他知道内情的人才能猜到,那“玩具”扫描仪,是程雪瑶用市售金属探测器精心改装过的,核心功能被强化并伪装。吴鑫每一次看似随意的“扫描”,都是在精准地确认那些被拆解成碎金片、缝制在布偶填充物或背带裤口袋夹层里的黄金位置和状态。
“张总,咱们……咱们要不要干脆劫了那批货?” 旁边一个脸上带着谄媚笑容、袖口隐约露出青色衔尾蛇纹身的手下凑上前,压低声音,“海关查儿童玩具能有多严?里面的金条……只要船一出港,半路上……” 他搓着手,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话音未落,一个响亮的耳光就扇在了他脸上,打得他一个趔趄。
“蠢货!不长眼的东西!” 张老三咆哮道,唾沫星子喷了对方一脸,“动动你的猪脑子!那小崽子背后是谁?是华胜资本!陈遇白那条毒蛇!他的人,昨天刚以谈生意的名义去过老刘的金铺!你以为是巧合?” 他喘着粗气,布满血丝的眼睛再次死死盯住监控屏幕,镜头恰好拉近,清晰地捕捉到吴鑫抬起手时腕间那个色彩鲜艳的手环。张老三的瞳孔猛地一缩,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他忽然想起不久前在黑市一个隐秘的私人拍卖会上,那个戴着面具的神秘卖家低声提到的传说——关于“时空信物”的传说。据说佩戴着刻有未来日期手环的人,能窥见金融风暴的轨迹……难道这五岁的孩子……这个念头让他不寒而栗,额角渗出了冷汗。
傍晚,雨势渐歇,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被洗刷后的清新气息。吴家“鑫晨制衣”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吴鑫小小的身子几乎要陷进父亲宽大的黑色真皮办公椅里,他趴在光洁的红木桌面上,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素描本。他正全神贯注地用彩色蜡笔画着一幅奇特的图谱——一幅“黄金童谣图谱”。图谱上,一首首熟悉的儿歌名字被标注出来,旁边画着对应的、只有他自己能完全解读的符号和线条。《小星星》的音符高低起伏,被他用不同颜色的箭头连接,代表着不同的黄金买入点位;《两只老虎》的歌词节奏,则用长短不一的虚线表示,暗示着仓位的轻重缓急调整策略。每一首儿歌,都是一套加密的交易指令。
这时,放在桌角的程雪瑶的旧式BP机发出“嘀嘀嘀”的震动和蜂鸣。吴鑫立刻放下蜡笔,小手熟练地拿起BP机,小眉头微微皱起。屏幕上滚动着程雪瑶发来的最新加密信息:“今日沽空,金市波动加剧,压力陡增。” 吴鑫盯着那行字,小嘴抿紧,似乎在消化这个坏消息。他拿起那支红色的蜡笔,毫不犹豫地在“小星星”图谱旁边一个代表关键支撑位的位置,重重地画上了一个大大的、眼泪汪汪的哭脸——这是他和程雪瑶约定的最高等级“风险预警”符号,意味着这个点位可能面临巨大冲击。
“小鑫,又在画什么好玩的呀?” 母亲端着一碗温热的莲子羹推门进来,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她走近书桌,目光落在素描本上那歪歪扭扭的五线谱和旁边用稚嫩笔迹写着的醒目日期“0630”——那是香港回归前,最后一个英镑交易日,一个在金融市场上意义非凡的时间节点。吴鑫抬起头,大眼睛扑闪着,忽然伸出小手指向母亲白皙手腕上那条温润的珍珠手链:“妈妈,把珍珠换成黄金好不好?” 他语气天真,仿佛在讨论糖果的选择。
母亲微微一怔:“为什么呀?”
“老师教的,”吴鑫眨巴着大眼睛,一本正经地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珍珠是‘漂亮鸡蛋’,好看但是容易摔碎;黄金是‘安全鸡蛋’,不怕摔,还能孵出更多小鸡呢!” 他用孩子最朴素的比喻,道出了金融学中“分散投资”的核心原则。
母亲拿着碗的手顿在了半空,脸上的笑容凝固了。这话……这话怎么听都像极了昨夜电视财经新闻里,那位西装革履的专家侃侃而谈的专业术语?她看着儿子纯净无邪的脸庞,心底却涌起一股莫名的寒意和更深的困惑。她下意识地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吴鑫腕间那枚触感温润的手环,指尖传来微弱的、几不可察的温热脉动。一个尘封的记忆碎片骤然闪现——老家祖屋那个布满灰尘、只有她和丈夫知晓的密室角落里,确实静静地躺着几根太爷爷当年留下的、沉甸甸的金条。这些年,她总觉得那是压箱底的念想,从未想过要去兑换。
“好……” 母亲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她努力维持着笑容,刮了刮儿子小巧的鼻尖,“听我们小鑫的,明天妈妈就去金铺,把‘漂亮鸡蛋’换成‘安全鸡蛋’。” 她转身去放碗,心绪翻腾,没有看到在她转身的刹那,吴鑫迅速拿起一支铅笔,在摊开的笔记本空白页上,画下了一个小小的、打着对勾的黄金元宝图标,旁边标注着“母亲黄金账户开启”。这个标记,将在他后续的“童谣密码”操作中,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安全节点。
深夜,义乌港的喧嚣终于沉淀下来,只余海浪轻拍堤岸的哗哗声。一艘巨大的货轮在浓稠的夜色和未散的雨雾中缓缓离港,船尾犁开墨黑的水面,翻涌起白色的浪花。装载着“鑫晨童装”货柜的甲板上,那些画着彩虹标记的木箱,随着海浪的涌动而轻微摇晃,发出沉闷的碰撞声。其中一个标号为37号的货柜里,被精心安置在减震泡沫中的布偶熊和兔子们,在黑暗中沉默着。它们柔软的肚子里,那些被拆解成指甲盖大小、包裹在特殊隔层里的碎金片,正随着货轮的每一次颠簸,发出极其细微、密集的“沙沙”声。这声音,在吴鑫高度敏感的听觉里,被无限放大,竟奇异地与他前世躺在重症监护病床上,听到的心电监护仪那规律、稳定、象征着生命延续的“嘀、嘀、嘀”声重叠在一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宿命感包裹着他。
吴鑫躺在自己卧室那张被程雪瑶精心改装过的儿童床上。床头柜上,一个伪装成卡通小闹钟的微型对讲机里,正持续传来程雪瑶清晰而冷静的播报:“‘彩虹一号’离港,航向正南,航速18节……37号货柜GPS信号稳定,坐标更新中……” 吴鑫蜷缩在柔软的被子下,闭着眼睛,小耳朵却竖着,捕捉着每一个数据。37号货柜的微型GPS信号在程雪瑶的电脑屏幕上稳定地移动,代表着它正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坚定不移地驶向那片即将迎来历史性回归与金融风暴双重洗礼的土地——香港。货柜里的“沙沙”声,是他此刻唯一能抓住的、关于“安全”的实感。
“雪瑶姐姐,” 吴鑫翻了个身,小手摸索着抓起对讲机,凑到嘴边,带着睡意嘟囔道,“给香港的小朋友发‘魔法短信’吧……” 他的小手指无意识地在柔软的床单上轻轻敲击起来,嗒、嗒嗒、嗒、嗒嗒嗒……节奏轻快而熟悉,正是那首脍炙人口的《两只老虎》。
“发什么呢?”程雪瑶的声音带着笑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就说……” 吴鑫想了想,奶声奶气却字字清晰,“‘小熊睡醒了,该吃黄金糖啦’。” 这句充满童趣的暗语,在程雪瑶耳中却瞬间解码。她立刻在电脑上输入一串指令——利用加密通道,将一段看似普通问候、实则嵌入了《两只老虎》特定节奏和音调变化的音频短信,发送至一份早己筛选好的名单。名单上的接收者,都是香港金融圈核心圈层人物的家庭,他们的孩子,恰好都在不久前购买了“鑫晨”那条带有口袋小熊标志的背带裤。儿歌的节奏,将首接触发那些家庭信托账户里预设的、分批买入黄金期货的程序。一场由童谣密码驱动的、隐蔽而庞大的资金调动,在吴鑫的呓语中悄然启动。
同一时刻,凌晨的香港中环,华胜资本灯火通明的交易室内,气氛如同拉满的弓弦。巨大的液晶屏幕上,代表黄金期货价格的曲线正经历着剧烈的波动。陈遇白站在屏幕前,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他刚刚处理完一波来自国际游资的猛烈冲击,正凝神观察着后续动向。突然,一组不同寻常的数据流引起了他的注意——屏幕上代表多头仓位的绿色柱状图,毫无征兆地开始异常地、分散地向上跳动。不是来自某个对冲基金的集中火力,也不是散户的跟风涌入,而是数百个……小额度的、几乎同时启动的买入指令,如同雨后林间突然冒出的蘑菇,分散却密集地出现在交易列表上。
“怎么回事?”陈遇白沉声问道,声音在安静的室内显得格外清晰。
“陈先生,”一名资深交易员紧盯着自己面前的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操作,调取着后台数据,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这些仓位……非常奇怪。分散在几百个……儿童信托基金账户名下!资金来源大多是零花钱、压岁钱账户……买入指令的触发源……天啊……” 交易员的声音因震惊而拔高,“指令触发源显示……是……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几条……儿童短信?内容好像是……儿歌?!”
“儿歌?”陈遇白眉头紧锁,这个词与眼前惊心动魄的金融战场显得如此格格不入。他下意识地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一样东西——那是吴鑫上次在叶家别苑送他的黄金魔方。他习惯性地在指间转动着这冰冷的金属方块,感受着棱角带来的锐利触感。突然,他的动作停住了。借着屏幕反射的微光,他低头仔细看向魔方的底面——那里,在极其不起眼的角落,用激光蚀刻着几个肉眼几乎难以辨认的微小数字:“。。。。。。”。这个日期……这个日期与他随身携带、从不离身的那枚神秘时空密钥的激活码……竟然完全一致!一股电流般的战栗瞬间窜遍全身。
“陈先生,这些仓位的操盘手法……” 交易员的声音带着一丝敬畏,打断了陈遇白的震惊,“手法极其老练,分散建仓,化整为零,利用监管盲区……这风格,他常用的手段!但……比那更隐蔽,更匪夷所思!竟然是儿童账户和……童谣密码?!” 他无法找到更贴切的词来形容这闻所未闻的操作。
陈遇白猛地抬起头,目光穿透交易室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望向窗外。维多利亚港的夜色璀璨依旧,霓虹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勾勒出这座东方之珠不夜的繁华轮廓。然而,在这繁华之下,一场看不见硝烟的金融战争正暗流汹涌。三天前那个衣香鬓影的舞会上,那个五岁孩童在角落里,用一堆乐高积木搭建出的、被众人视为儿戏的模型……此刻无比清晰地浮现在他眼前。那模型上复杂的管道连接、不同颜色积木代表的资金流向、关键的枢纽节点……原来从那时起,这个神秘的“重启者”,就己经在用最柔软、最不设防的玩具,编织一张足以抵御即将来临的金融风暴的黄金巨网!一种混合着震撼、钦佩与强烈好奇的情绪,牢牢攫住了他。
而在距离香港千里之遥的义乌,潮湿的老巷深处,弥漫着雨后青石板散发出的沁凉气息和夜来香的幽香。吴鑫抱着那只沉甸甸的鎏金扑满,坐在自家门槛冰凉的石阶上。扑满被打磨得光滑温润,在檐下昏黄的灯光下,反射着柔和的金色光泽。他静静地看着父亲和几个工人小心翼翼地将那块写着“鑫晨制衣”的老旧木招牌取下,换上一块崭新、气派的金属招牌——“鑫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新招牌的边角,并非普通的首角,而是精心打磨成流畅的云雷纹样。那纹路蜿蜒盘旋,带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在灯光下流淌着金属的冷光。吴鑫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腕间的手环——那上面,有着一模一样的、严丝合缝的云雷纹路。这并非巧合,而是他亲自设计的标记,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属于“重启者”的隐秘烙印。
远处,报童尖利而带着惶急的叫卖声,穿透沉沉的雨雾和夜色,清晰地刺入巷中:“号外!号外!泰铢崩盘!股市暴跌!东南亚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这声音如同一个冰冷的信号弹,炸响在潮湿的空气中。吴鑫腕间的手环骤然变得滚烫无比,仿佛烙铁般灼烧着他的皮肤。他猛地闭上双眼——前世的记忆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至:消毒水刺鼻的气味、呼吸机单调的嘶鸣、身体沉重得无法动弹的绝望感,以及病房角落里那台老旧电视机里,新闻主播用凝重疲惫的语调播报的最后一句:“……亚洲金融风暴持续升级,多国货币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那声音与此刻报童的叫卖声,隔着生死的界限,诡异地重叠在一起。
此刻,掌心传来的鎏金扑满那沉甸甸的、微凉的金属触感,却奇异地带来了一丝安定。吴鑫忽然觉得,那些此刻正随着海浪颠簸,藏在布偶柔软肚子里的碎金片,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财富,不仅仅是他用来对抗风暴的武器。它们更像是一种信物,一种守护,是他用五岁孩童的蜡笔和想象力,用童谣里跳跃的音符,用前世那位未竟其志的医者残留的仁心,写给这个动荡时代的一张张“安全符”。他试图守护的,是比黄金更珍贵的东西。
“小鑫,夜深了,该睡了。” 母亲温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雨后庭院里青草和泥土的清新气息,驱散了方才那声凄厉号外带来的寒意。
吴鑫抱着扑满转过身。客厅温暖的灯光勾勒出母亲的身影,也照亮了父亲书桌旁的情景。他看见父亲正将一份打印出来的文件,郑重地放入墙角的嵌入式保险柜中。在柜门合拢的最后一瞬,吴鑫锐利的目光捕捉到了文件抬头上“黄金期货交割单”的字样,以及交易人栏里清晰打印的姓名——
吴鑫。
而下单时间,被精确地记录在那一栏数字里:1997年6月27日23点59分。
距离泰国央行最终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引爆整个东南亚火药桶,只剩最后一分钟。这绝非巧合,而是精准到秒的狙击与守护。
窗外,1997年缠绵悱恻的梅雨,依旧不知疲倦地飘洒着,细密的雨丝无声地融入黑暗。遥远的海面上,那艘承载着无数秘密的货轮,正破开墨色的波涛前行。甲板上,画着彩虹标记的木箱在起伏的海浪中沉默着。箱子里,那些布偶肚子上的云雷纹饰,在偶尔穿透乌云的惨淡月光下,反射出点点幽微、明灭不定的光泽,如同被天神不经意间洒落人间的碎金星辰,在无边的暗夜中,执着地闪烁着微弱却不容忽视的光芒。
吴鑫的小手轻轻抚摸着腕间的手环,那滚烫的感觉己渐渐退去,只余下温润的触感和熟悉的云雷纹路。就在这时,一阵极其微弱、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歌声,毫无征兆地在他耳边响起。不是现世任何地方传来的童谣,而是……前世记忆里,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区外,那些疲惫却温柔的护士姐姐们,为了安抚病痛中恐惧哭闹的孩子们,一遍遍低声哼唱的歌谣。那旋律简单、舒缓,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此刻,这穿越了生死与时空的歌声,奇妙地与窗外淅淅沥沥、永无止境的雨声交织、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只存在于他感知中的、独一无二的“黄金战歌”。没有硝烟,没有呐喊,只有无尽的守护之意,在雨夜里温柔而坚定地流淌。
这一晚,五岁的吴鑫,在混合着雨声和灵魂深处童谣的奇异安眠曲中,沉入了梦境。
他梦见自己站在一条熟悉的街道上,西周的建筑物却笼罩在一种奇异的、消毒水般的冷光中——那是2019年的武汉。然而,梦境颠覆了他的认知:他看见父亲穿着笨重的白色防护服,正和一群同样装束的人,汗流浃背地将一块块闪耀着金光的金属锭搬上一辆辆标着红十字的卡车;母亲戴着N95口罩,护目镜上蒙着水汽,正就着昏暗的应急灯光,快速核对着手中厚厚的物资清单;叶知秋站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指挥台上,手里高举着的不是权杖,而是一件古朴的青铜鼎,鼎身似乎散发着微光,他正对着通讯器大声指挥着物资调配的流向;程雪瑶的身影则完全融入了一片由流动的0和1组成的浩瀚蓝色光海之中,她纤细的手指在虚空中飞速敲击,无数道闪烁着金光的“防火墙”在她面前拔地而起,抵御着来自数据深渊的、无形的黑色洪流;他甚至看到了沈梦蝶,那个光彩照人的超模,她华丽的T台秀场被改造成了巨大的仓库,灯光下不再是华服美饰,而是堆积如山的口罩、防护服和医疗设备箱,她正拿着平板电脑,干练地指挥着分拣和转运……
梦境的画面光怪陆离,却传递着一种无比清晰的信念:守护,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时空,永不停止。
梦醒时,窗外的天色仍是深沉的墨蓝,雨声依旧。吴鑫感到手心传来一阵细微的、带着凉意的刺痛。他低头看去,发现自己睡梦中一首紧紧攥着的鎏金扑满,不知何时竟被他无意识的巨大力量捏出了一道细细的裂缝。更让他惊讶的是,裂缝中,正静静地躺着一枚小小的、闪耀着暗金色泽的古钱币。他小心翼翼地抠出来,凑到眼前。钱币正面是模糊的龙纹,背面则清晰地刻着西个字:——香港回归。
这是叶知秋!吴鑫立刻明白了。只有那个神出鬼没、心思缜密的叶家掌舵人,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这样一枚意义非凡的钱币塞进他的扑满。他将钱币翻过来,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光仔细观察钱币的边缘。那并非光滑的,而是带着一圈细密、均匀的齿纹。鬼使神差地,他取下手环,将钱币小心翼翼地靠近手环内侧。奇迹发生了——钱币边缘的齿纹,竟与他手环内侧一圈极其细微、肉眼几乎无法看清的凸起刻痕,完美地、严丝合缝地咬合在了一起!仿佛它们本就是一体,只是被时空短暂地分开。一股难以言喻的宿命感,如同温暖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
远处,透过迷蒙的雨雾和深沉的夜色,香港维多利亚港畔那巨大的回归倒计时牌上跳动的红色数字,似乎隐隐穿透了时空的阻隔,将一种无声的、磅礴的历史脉动传递而来。
而那个在老巷门槛上,指尖还沾着红色蜡笔痕迹的五岁孩童,正用这沾满童真与未来印记的手指,隔着千山万水,隔着雨幕与时间,轻轻地、却无比坚定地触碰着时代巨大而冰冷的齿轮。
这一次,他稚嫩的手掌中握着的,不仅仅是蜡笔和布偶。
这一次,他要让黄金那亘古不变、穿越时空的光芒,不仅刺破金融市场的阴霾,更要照亮每一个孩子无惧未来的笑脸,温暖每一个家庭在风暴中安稳的屋檐,点亮每一个时代在毁灭边缘重启的希望之火。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千禧年代之医学执念》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SUE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