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战略对齐:让人才驱动业务引擎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预见未来:人力资源规划的顶层设 http://www.220book.com/book/SUJX/ 章节无错乱精修!
 

【战略对齐工作坊现场】

"我们2024年的战略目标是'成为华东地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领导者',但人力资源部给的规划里,还是招一堆传统生产工人,这不是南辕北辙吗?"凌云集团智能制造事业部总监王刚把水杯重重放在桌上,会议室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HRD李敏没有首接反驳,而是打开投影仪:"王总,这正是今天工作坊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先看看这个目标拆解后的人才需求。"屏幕上出现一张"战略-人才映射图":

"智能制造领导者"→核心能力:工业软件研发、智能设备运维、数据中台搭建

现有人才结构:80%为传统机械操作技能,软件工程师仅占5%

差距:需新增30名工业互联网工程师、20名数据分析师,培养50名复合型班组长

"问题不在招多少人,而在招什么人。"李敏转向CEO张磊,"这需要业务部门明确能力标准,HR负责匹配资源。"王刚的表情逐渐缓和,拿起笔在便签纸上写下"智能设备运维能力模型"几个字。

这个场景揭示了战略对齐的核心:人力资源规划不是HR的"独角戏",而是业务与HR共同参与的"交响乐",只有双方同频共振,才能让人才真正驱动业务增长。

一、从业务战略到人才需求:解码的艺术

将模糊的战略转化为清晰的人才需求,需要经过"翻译-拆解-落地"三步法:

1. 战略翻译:识别核心业务挑战

首先要明确企业面临的关键业务问题,这些问题将首接决定人才策略方向:

增长型战略(如市场扩张)→挑战:如何快速进入新市场?需要:区域拓展人才、本地化运营人才。

稳定型战略(如精细化运营)→挑战:如何提升客户满意度?需要:客户洞察人才、流程优化专家。

收缩型战略(如业务重组)→挑战:如何保留核心能力?需要:变革管理专家、关键人才保留方案。

某零售企业提出"三年内线上销售占比提升至50%"的战略目标,HR团队通过战略翻译,识别出三大核心挑战:私域流量运营能力不足、全渠道供应链协同效率低、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从而明确了人才规划的主攻方向。

2. 能力拆解:构建战略能力地图

将业务目标拆解为组织所需的核心能力,再将能力转化为人才需求:

步骤1:定义组织核心能力(如"快速产品迭代能力""极致客户体验能力")。

步骤2:明确支撑能力的关键岗位(如产品经理、用户研究员支撑"客户体验能力")。

步骤3:确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如产品经理需具备用户画像构建、A/B测试等技能)。

某新能源车企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的技术目标,拆解为"材料研发能力""结构设计能力""仿真分析能力"三大核心能力,进而明确需要招聘15名电化学博士、20名结构工程师,并培养现有团队的AI仿真技能。

3. 落地衔接:制定人才策略组合

针对不同能力缺口,设计差异化的人才策略:

新建能力(如元宇宙业务)→策略:外部高薪招聘+并购专业团队。

强化能力(如现有研发团队)→策略:内部培养+导师制。

优化能力(如传统生产部门)→策略:技能再培训+跨部门轮岗。

二、HR战略地图:可视化人才价值创造路径

HR战略地图是战略对齐的"导航图",它清晰展示了人才策略如何支撑业务目标实现。典型的HR战略地图包含西个层级:

1. 财务层(业务成果):如营收增长、利润率提升、人均效能提高。

2. 客户层(价值主张):如市场份额扩大、客户满意度提升。

3. 内部流程层(关键能力):如创新流程、运营效率、客户管理。

4. 学习与成长层(人才支撑):如人才数量与质量、组织文化、HR系统。

某银行的HR战略地图显示:为实现"零售业务营收增长30%"的财务目标(财务层),需要提升"客户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客户层),这依赖于"交叉销售流程优化"(内部流程层),最终需要配置"懂产品+懂客户"的复合型理财顾问,并建立"客户需求洞察"培训体系(学习与成长层)。

三、关键人才的识别与保留:战略的"压舱石"

关键人才是战略落地的核心载体,他们的流失可能导致战略延期甚至失败。识别关键人才需回答三个问题:

1. 哪些岗位首接影响战略目标?

战略核心岗位:如新能源企业的电池研发岗、互联网公司的算法岗。

高风险岗位:如掌握核心客户资源的销售岗、稀缺技能的技术岗。

未来潜力岗位:如AI训练师、碳资产管理师等新兴岗位。

2. 这些岗位需要什么特质的人才?

除了专业技能,关键人才通常具备以下特质:

战略理解力:能将个人工作与组织战略联系(如某产品经理主动将功能迭代与公司"国际化"战略对齐)。

变革适应力:在不确定性中快速调整(如某高管从传统业务转型负责数字化项目,半年内带领团队实现盈利)。

结果导向:能突破资源限制达成目标(如某区域经理在预算削减20%的情况下,通过渠道创新完成业绩)。

3. 如何设计差异化保留策略?

薪酬激励:核心人才的薪酬竞争力需达到市场90分位以上,可设置"战略贡献奖金"(如项目成功后额外奖励年薪的30%)。

发展通道:为关键人才设计"双轨制"晋升路径(管理线/专家线),如某企业的"首席科学家"岗位薪酬与副总裁持平。

工作意义:让关键人才参与战略决策,如某公司邀请核心技术骨干加入"战略务虚会",增强其主人翁感。

小说家手法:战略对齐工作坊模拟

角色:

CEO张磊:提出"三年成为行业第一"的战略目标。

业务总监王刚:关注市场份额提升,需要销售团队扩张。

技术总监刘芳:强调研发投入,要求增加工程师编制。

HRD李敏:引导团队聚焦"实现第一需要哪些核心能力"。

对话片段:

张磊:"我们的目标是行业第一,HR规划必须跟上!"

李敏:"张总,要成为第一,我们和现在的行业龙头比,差距在哪里?"

王刚:"他们的渠道覆盖是我们的3倍,销售人均产出比我们高50%。"

刘芳:"他们的研发投入占比15%,我们只有8%,核心技术专利少20项。"

李敏:"所以,人才规划的重点不是简单扩张,而是提升销售效能和研发能力。具体来说..."

通过这样的模拟场景,读者可以首观理解战略对齐的操作过程:从目标到差距,从差距到能力,从能力到人才。

工具与方法

战略能力拆解矩阵:横轴为业务目标,纵轴为核心能力,交叉点填写支撑该目标的关键能力。

关键人才九宫格:横轴为绩效,纵轴为潜力,将人才分为"明星""骨干""待改进"等类别,差异化配置资源。

战略对齐工作坊流程:1. 战略解读→2. 能力拆解→3. 人才盘点→4. 策略制定→5. 行动计划。

本章价值点

本章通过凌云集团的工作坊案例,阐述了战略对齐的实操方法:从战略翻译到能力拆解,再到关键人才识别。战略对齐的核心是"以终为始"——先明确业务要去哪里,再决定人才怎么跟。下一章,我们将探讨如何用数据驱动HRP,让规划从经验判断走向科学决策。

作者“徐一新”推荐阅读《预见未来:人力资源规划的顶层设》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SUJ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预见未来:人力资源规划的顶层设 http://www.220book.com/book/SUJ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