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京城笼罩在铅灰色的云层下,萧容衍的枣红马踏过积水的青石板路,溅起的水花在暮色中划出细碎的银线。城门守卫查验文书时,刻意放慢的动作和刻意回避的眼神,如同刺骨的寒风,让他心中警铃大作。当通关符节递出的刹那,他敏锐地捕捉到暗处墙头上闪过的黑衣人影——那些人腰间若隐若现的凤凰纹玉佩,正是宠妃家族残存死士的标志。
踏入皇宫,偏殿内的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皇帝身着常服,手中把玩着一枚白玉扳指,目光在萧容衍呈上的燕将密信与案头堆积如山的弹劾奏折间游移。"卿言在边境劳苦,朕心甚慰。"皇帝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指节却有节奏地叩击着案几,"只是近日御史台连番上奏,言镇国公府'军商勾连',此事..."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金属碰撞的脆响,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喊杀声。
萧容衍几乎本能地抽出佩剑,寒芒出鞘的瞬间,二十余名禁军撞开雕花木门。为首的羽林卫指挥使满脸肃杀,腰间令牌在烛光下泛着冷光:"奉密旨,拿问通敌嫌犯萧容衍!"他挥刀劈来的刹那,萧容衍闻到空气中浓烈的硫磺味——殿外回廊下,早己铺满浸透火油的柴草!
千钧一发之际,后窗突然被撞开,白少卿带着京畿卫戍营的精锐如神兵天降。他的玄色披风在穿堂风中猎猎作响,手中长刀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萧兄快走!我断后!"萧容衍心领神会,迅速掷出特制的烟弹。白色烟雾瞬间弥漫殿内,他借着混乱纵身跃窗,身后传来白少卿的怒吼和兵器相交的铿锵声。回头望去,熊熊烈火己吞噬了半座偏殿,火光映照着白少卿浴血奋战的身影,宛如战神降世。
与此同时,边境黑水河前,燕国使者的马车缓缓驶入魏军营地。白卿言端坐帅帐,凤目微眯,看着使者恭敬呈上的"降表"。金丝绣就的表文上,燕国国主的印玺鲜红如血,却掩盖不住纸张边缘微微的异常。她突然将手中茶盏掷向帐前铜炉,滚烫的茶水泼在炭火上,溅起的火星正巧落在表文边缘。霎时间,表文如同被点燃的引信,迅速蜷曲发黑。
"这便是燕国的诚意?"白卿言冷笑一声,长剑出鞘,寒芒首指使者咽喉,"表文浸过磷粉,遇火即燃,是想等我接表时引爆帐中火药?"随着她的话音落下,帐外埋伏的刀斧手齐声暴喝,如潮水般涌入。然而,白卿言早有防备,她抬手射出一枚响箭,尖锐的破空声划破天际。黑水河上游,预先埋伏的轻骑立刻行动,将火油泼洒在河岸的芦苇丛中。刹那间,熊熊烈火冲天而起,火光照亮了燕军惊恐的面孔,也彻底封死了他们的退路。
京城方向,萧容衍在宣武门前与追兵展开殊死搏斗。箭矢如雨般袭来,他的坐骑不幸中箭倒地。千钧一发之际,他翻身滚入街边小巷,凭借着对京城地形的熟悉,在蛛网般的巷道中穿梭。终于,他闪进一间挂着"胡记绸缎庄"幌子的院落。推开斑驳的木门,屋内温暖的烛光让他紧绷的神经微微放松——皇帝竟身着便服端坐中央,身侧站着乔装打扮的贴身内侍。
"让卿言费心了。"皇帝亲手将一杯热茶推到萧容衍面前,茶水中漂浮的枸杞随着热气轻轻晃动,"朕早知御史台奏报是饵,故意引蛇出洞。方才羽林卫哗变,正好坐实宠妃余党勾结外敌的罪证。"他展开萧容衍带来的密信,目光锐利如鹰,"燕国诈降与朝堂叛乱互为表里,你家卿言...倒是算准了每一步。"
在边境帅帐,白卿言拎着燕使的降表残片,站在地图前久久凝视。烛火摇曳,将她的影子投射在巨大的舆图上,仿佛一尊守护山河的雕像。她抬头望向京城方向的漫天星斗,心中默默祈祷。她知道,萧容衍定能识破京城的迷局;她也坚信,无论面对怎样的阴谋诡计,他们都能携手破局。只是这一次,当两线危机同时爆发时,那个隐藏在幕后,操纵一切的黑手,终于露出了一丝衣角。而白卿言明白,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SV7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