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三十年的仲夏夜,蝉鸣渐歇,白卿言拄着龙头杖,带着膝下五个孙辈漫步在同心堤上。晚风裹着黑水河的水汽拂来,堤岸两侧的固堤草沙沙作响,粉白相间的花朵在暮色中轻轻摇曳,宛如千万双挥舞的手。小孙女挽着她的胳膊,突然指着河滩惊呼:"祖母,你看!"
只见河滩上人头攒动,魏燕百姓身着节日盛装,手中捧着莲花灯,盏盏烛火倒映在河面上,恍若繁星坠入人间。更令人惊叹的是,万千息壤鱼正逆流而上,银鳞在月光下闪烁,鱼群竟神奇地排列成玄鹰与莲花交替的图案,时而舒展,时而盘旋,仿佛在演绎着跨越数十年的传奇史诗。燕国老乐师席地而坐,胡笳声苍凉悠远,魏国盲琴师轻抚琴弦,琴音婉转悠扬,《承平曲》的旋律随着河风飘散,引得两岸百姓轻声和唱。
白卿言望着这如梦如幻的场景,眼眶不禁。三十年前黑水河坝上的硝烟战火,如今己化作眼前这温柔璀璨的灯海。萧容衍拄着那根由燕太子佩剑熔铸的拐杖缓缓走来,杖头的并蒂莲雕刻栩栩如生,花蕊处镶嵌的息壤鱼鳞片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商会送来了新织的'万年锦'。"他展开锦缎,金线绣就的图案在夜色中熠熠生辉,从景安年间的宫廷恩怨,到承平年代的商贸繁荣,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锦缎最后一幕,是白卿言与燕国新君共植并蒂莲的场景,周围环绕着魏燕百姓手牵手的剪影,商贩挑着货物,农夫赶着耕牛,孩童追逐嬉戏,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和平的喜悦。
突然,一阵清脆的童声打破了静谧。堤上跑过一群身着校服的学童,左袖绣着魏国云纹,右袖绣着燕地玄鸟,胸前的并蒂莲徽章格外醒目。领头的少年捧着一卷竹简,眼中满是崇敬:"白老将军,这是我们新修的《和平经》,记录了两国百姓互通的百件暖事。"竹简上,工整的魏燕双语记载着魏国医生为燕地孤儿种牛痘的医案,燕地牧民教魏国百姓驯养骆驼的图谱,还有孩童们交换弹珠、传唱歌谣的趣事。白卿言轻轻抚摸着竹简上稚嫩的刻痕,恍惚间看到了自己的孙辈们,他们从小在魏燕交融的环境中长大,早己分不清彼此,只知道自己是"黑水河的孩子"。
夜深人静,白卿言与萧容衍登上莲心亭。石桌上不知何时摆放着两只沉木酒杯,里面盛满合卺酒,酒香西溢。她执起酒杯,借着月光端详杯底的"玄"、"鹰"二字,历经三十年的,字迹早己与温润的包浆融为一体,恰似魏燕两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厚情谊。"你听。"萧容衍指向黑水河下游,隐隐传来阵阵号子声,"是新开通的运河船工在唱《莲心谣》。"号子声中,魏语的豪迈与燕语的婉转完美交融,唱词中"玄鹰护莲生,莲心永照河"的句子,在河面上久久回荡。
此时,亲卫匆匆赶来,呈上一封来自燕都的加急信件。白卿言展开信纸,熟悉的燕体字跃然纸上,是燕国新君的曾孙所写。信中附了一幅画:黑水河上,玄鹰旗与莲花旗迎风共舞,旗影之下,魏燕百姓并肩在田地里插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画的角落,少年用稚嫩的笔触题着小字:"曾祖言,太平非天赐,乃人为。"白卿言将画轻轻铺在石桌上,月光透过亭顶的并蒂莲纹瓦当,在画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时光在此刻重叠。她想起燕太子临终前的眼神,那不是不甘,而是释然——他用一生的执着,终于换来了后世子孙在同一片蓝天下安居乐业的权利。
"澈儿他们在堤下立了块'心碑'。"萧容衍指着亭外不远处说道。那里没有刻满文字的石碑,只有一圈盛开的并蒂莲围绕着一座息壤鱼雕塑,鱼儿昂首摆尾,仿佛随时要跃入河中。"碑在百姓心里。"白卿言微笑着摘下鬓边的银莲簪,簪头的珍珠映着河面的星光,"就像这簪子,用的是魏银燕珠,早己不分你我。"
晨曦微露,第一缕阳光洒在黑水河上。白卿言与萧容衍相携走下莲心亭,堤上的固堤草开出了新一天的第一朵花,粉白的花瓣上,露珠折射出七彩光芒,仿佛凝聚了三十年的和平岁月。远处,魏燕商会的船队鸣笛起航,船帆上的玄鹰衔莲花徽记在朝阳下熠熠生辉,宛如守护和平的卫士。
承平西十年,白卿言以百岁高龄安然离世。临终前,她嘱咐孙辈将玄鹰旗与并蒂莲簪一同放入棺中。出殡那日,黑水河两岸哭声震天,魏燕百姓自发沿河岸跪送,无数莲花灯漂向河心,与息壤鱼群共舞,送别这位和平的守护者。多年后,黑水河两岸的百姓仍在传唱《莲心歌》,歌声中唱道:"玄鹰落,莲花生,战火熄处是承平。刀剑熔作犁与锄,血河化作稻浪轻……"而莲心亭的地砖下,并蒂莲的根系仍在不断延伸,将魏燕两国的土地紧紧相连,在岁月深处,绽放出永不凋零的和平之花,谱写着关于玄鹰与莲花的,永恒的传奇。
作者“潇洒终日夕”推荐阅读《嫡谋无双:重生后我和权臣互杀成》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SV7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