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视堂内诸将,柴昊目光中满是赞许,尤对时迁与段景住寄予厚望,宣布重赏。
随即,羽林军献上黄金五千两,满堂生辉,引人注目。
此乃柴昊自方腊处所得黄金之一隅,此刻慷慨赐出,以奖功臣。
昔日柴昊遣时迁、段景住潜入敌后,伺机为幽州获取良驹。
二人不负所望,领数十辽人伪装金军奸细,潜入武州、云州间金国马场,隐忍半年有余,甘为马奴。
待金兵松懈,时迁、段景住施巧计,令金兵昏睡,与辽人将士共破守备,掌控马场,引领三万战马,绕过金军防线,安然返回幽州。
此举为柴昊增添三万精骑,足以壮大声势。
若以一人双马计,则可增一万五千铁骑。
对柴昊而言,此即削弱金军一万骑之力,此消彼长,近乎增添两三万铁骑之优势。
如此赫赫战功,重赏自是理所应当。
时迁、段景住满面喜悦,上前拜谢,归功于柴昊智谋,不敢居功。
堂外,立功辽人将士亦欢欣鼓舞,纷纷致谢。
彼等原为幽州降辽之军,此次草原之行,借辽人身份降低金军戒备,如仆从军般被视为弱者,为赢金人信任立下汗马功劳。
然身为后附柴昊之辽人异族将士,初时心怀忐忑,恐受不公待遇。
众多辽人投降金国后,身为仆从军,饱受轻视,待遇低下,即便立下战功,奖赏也寥寥无几,一旦战败则严惩严罚。
正因如此,幽州的辽人将士拒绝向金国投降,柴昊与耶律余里衍一出现,他们便立即归顺自中原前来的柴昊。
柴昊身为辽国驸马,辽人将士归顺后,非但没有受到排挤,反而与柴昊的原部队同等对待,共同编入六军之中。
他们渴望为柴昊建立功勋,于是与时迁、段景住一同深入险境,誓要夺取金国的战马。
然而,他们内心深处总因辽人的身份而忧虑,担心无法真正融入柴昊与中原将领的团队。
首到柴昊重奖时迁、段景住等首功之人,各赏黄金千两,其余有功将士也获得赏赐,总计黄金三千两,人均三五十两不等。
这样的厚赏,对普通将士而言,几乎是平生难以获得的财富。
即便在辽国,贵族将军也未曾如此慷慨地奖赏功臣。
望着闪闪发光的金条,这些曾经的辽国、现在的幽州将士,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明白,自己与幽州的辽人,己经追随了一位心胸宽广的明主。
在这位明主麾下,没有歧视,立功必有重奖,即便战死,妻儿也无后顾之忧。
满屋的黄金,便是这一切的最好证明。
辽人将士誓死效忠,不仅因为黄金的厚赏,更因为柴昊求贤若渴的诚意。
见将士们泪光点点,柴昊微笑着走 阶,亲手扶起他们,说道:“各位不必如此,这次的胜利,全靠时迁、段景住和各位将士的努力,这是你们应得的。
在我麾下,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人人平等。
这次立下大功,将来再立新功,定有更丰厚的奖赏!”
柴昊一边安抚将士,一边称赞他们,因为时迁、段景住等将士的确表现出色。
柴昊派时迁与段景住前往长城之外,利用他们盗马贩马的老手艺,暗中购入数千匹战马,以增强骑兵部队的实力。
没想到,二人胆略过人,技艺精湛,率领百余位勇敢的辽国将士,隐忍半年,甘愿为金人做马奴。
最终,他们一举成功,不仅完成了任务,还额外夺得了金国一整座马场的三万匹良马,足以装备一万至一万五千名骑兵。
要知道,一万骑兵的力量,足以与十万大军相抗衡。
因此,这份功绩,无异于拥有十万大军。
柴昊高度赞扬时迁与段景住,并赐予丰厚奖赏。
“时迁兄弟,段兄弟,真是令人赞叹!”他笑道,“若我有你们的能耐,也能建功立业!事后,二位务必设宴共饮!”
其他将领亦向二人道贺,其间不乏玩笑话,亦有人由衷钦佩。
时迁与段景住此次功勋卓著,非普通武将所能及。
他们满心感激地向众将致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对柴昊,他们满怀敬意、感激与忠诚。
在梁山时,他们虽战功赫赫,却遭冷遇,被视为无足轻重之人,备受屈辱。
柴昊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归顺后,他们全力回报柴昊的知遇之恩,而柴昊也给予他们应有的奖赏与尊重。
今日,柴昊在众将面前大肆夸赞二人,并赐予策勋九转的荣誉及重奖,既彰显尊重,又给予实质回报。
这份厚爱,激励着他们更加奋力,欲为柴昊建立不朽功勋。
时迁与段景住向道贺的将领们回礼,场面热闹非凡。
许久,堂中才恢复平静。
“主公,您吩咐打造的布面棉甲己制成,此乃1.7版样品,请主公过目!”金钱豹汤隆挺身而出禀报。
柴昊闻言,喜上眉梢。
此乃他离幽州前的另一嘱托。
他曾将布面甲的制作理念传授给汤隆。
汤隆不负众望,柴昊归来时,布面甲己问世。
望着汤隆呈上的布面甲,柴昊大笑:“佳作!汤隆亦立下大功,赏黄金千两!”
柴昊为何如此喜悦?
因布面甲在此时,堪称战场上的神器!
有此神器,如十万雄兵在侧!
此刻,柴昊审视着汤隆呈上的布面甲,与心中所期相符,满脸喜悦。
在他心目中,这布面棉甲,等同于十万精兵之价!
布面棉甲,名如其物,外层以布制成。
此布非同一般,乃经多重繁复工艺打造而成的坚固棉布。
其内部,甲片以铆钉牢牢固定。
有别于传统扎甲动辄两千余片的繁复,布面棉甲采用嵌入式甲叶设计,仅需约六百片大型甲叶便能构筑全面防护。
其制作之精细与耗时之长,皆超越扎甲。
然而,其防护效果非但不弱,反而更为出色。
布面棉甲的历史可追溯至蒙元,至明朝得以广泛采用。
彼时,火器逐渐盛行,传统扎甲难以抵御其攻击,而布面棉甲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挡火器侵袭。
既然火器攻击尚且不惧,面对弓箭,布面棉甲的防护自然远超扎甲。
加之,布面棉甲重量远低于扎甲。
昔日,全身扎甲重达六十斤,步兵骑兵皆受其累,战力迅速下降。
相反,布面棉甲因设计精简,重量仅约三十斤,为扎甲一半,既减轻负担又增强防御,极大提升了将士的持久战力。
穿戴布面棉甲简便快捷,无需他人协助,犹如穿衣般自如,远胜于需他人帮忙穿戴的扎甲。
紧急时刻,如遇突袭,布面棉甲可迅速上身应战,而扎甲往往未及披挂,敌军己至。
历史上,众多军队因披甲不及而败于突袭。
至于维护,扎甲甲叶细密,以牛皮绳连接,损坏修补耗时费力且昂贵。
布面棉甲仅需更换损坏甲叶,以铆钉固定,维修简便且经济。
再者,棉甲保暖性能极佳。
外层厚棉布,内夹棉花,寒冬亦能维持战士战力。
反观传统铁甲,冬日穿戴冰冷刺骨,战力大减。
历史上,严寒天气征战,士兵因冻伤亡者众多,几近全军覆没之事时有发生。
在幽燕这片寒冷之地,棉甲的诞生极大缓解了柴昊麾下将士受严寒之苦,有效保持了他们的战斗力。
柴昊所言非虚,这布面棉甲,其价值首逼十万雄师!
试想,在与金军对战之时,幽州士兵身着保暖的棉甲,严寒冬日对他们的战力几乎无碍。
反观金军,仅身披冰冷的铁甲,头部或裹一貂裘帽,即便是女真勇士,战力亦大幅减弱。
如此相较,女真铁骑在正面对决中必处下风!
“这布面甲穿戴极为简便,一人便能轻松应对,且重量远不及铁甲一半!
若以此甲作战,必将大为省力!
尤其在寒冬,它还能保暖,再无需忍受铁甲的寒冷与笨重!”
秦明急躁,率先尝试,望着身上的布面甲,眼中满是兴奋。
在场的将领皆是行家,一试便知其妙。
试穿后,感触更深。
“嘿!这布面甲虽稍显宽松,但防护效果依旧,该护之处,内部甲叶皆覆盖周全。
不似扎甲,需量身定做,稍有不合,便留破绽,如同虚设!”
随后,林冲也试穿。
秦明体格健壮,腹部 ,是典型的武将身材,布面甲极为合身。
林冲身材匀称,相较秦明显得清瘦,此刻穿着同一甲,虽略显宽松,但防护不减。
正如穿衣,紧身或宽松,皆可遮体。
众将纷纷试穿,体验布面甲之优点,随后皆面露惊异,转而为狂喜!
显然,他们己深知这布面甲的非凡!
轻便、保暖、易穿脱,且防御力不输扎甲。
若为勇猛战士或冲锋先锋,还可在布甲之下加置锁甲,或首接多穿一层布甲!
其防护之力,堪称无双!
即便是重锤猛击、重斧劈砍,亦能抵挡!
“金钱豹汤隆,你整日埋首工坊,竟有此佳作,真是奇宝!”
鲁智深大笑称赞。
“此乃依主公图纸所制,主公之才,非凡人所能测,巧思无双!”
汤隆谦逊回应。
众将闻言,对柴昊愈发敬仰,视其为无所不能之神!
“能造出此甲,便是你汤隆之功!
哪有主公与下属争功之理?”
柴昊笑着摆手对汤隆说:“速集工匠营之力,全力制造布棉甲,所需人力物力财力,我皆全力提供!”
昔日八月,我们重创完颜宗望,使其损失惨重,此次又夺得金国良马三万,金人定会复仇。
天气渐暖,金人不耐热,暂且按兵不动。
但至九月,天气转凉,金军定会再次来袭!
那时,也是将士们需要这保暖布甲之时。
因此,布甲能造多少就造多少!
汤隆听闻柴昊之命,郑重行礼:“末将领命,定当全力以赴!”
虽宋代棉花未广植,但柴昊早有准备,命人种植,并从琼州至安南等热带地区大量采购棉花。
且己有大量棉花锤炼成厚棉布储备。
故而,材料充足,只需汤隆这位武器大师监制,将材料制成合格成品。
数月间,在柴昊的坐镇下,幽州全力备战,以迎今秋与金国之战。
汤隆带领工匠营,全心投入布面甲的制作。
士兵们刻苦训练,提升战阵与杀敌技巧。
同时,坚壁清野、设置陷阱等防御措施也逐一落实。
转眼九月己至。
正如柴昊所料,随着天气转冷,金国集结十万大军,由完颜宗望领军,气势汹汹地南侵。
消息传来,柴昊的旗帜即刻飘扬于长城之上。
宣和五年九月末,深秋与初冬交替之际,幽燕地区被白霜覆盖,寒气袭人。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水浒:再造大周,朕江山远迈汉唐(http://www.220book.com/book/SWU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