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长枪,晨光中闪烁着冷冽光芒!
正是那令鄜延路大军惨败的白袍将军,被溃军称为天神般勇猛的存在!
人马疾驰,转瞬至城门三里外。
白袍将军身后旗帜鲜明,一个大大的“柴”字!
张叔夜心弦紧绷。
梁山柴昊,杀至眼前!
“闪开,我先行,我是刘延庆,你们的统帅!”
“哎哟,我的腿,别踩!”
柴昊现身济州南门,逃兵秩序瞬间瓦解,陷入混乱。
哀号声西起,城门拥堵不堪,刘延庆与其亲兵亦被困其中。
人声鼎沸,马鸣连连,推搡间甚至有人自相踩踏!
自统帅至士兵,皆因梁山柴昊旗帜而心生恐惧!
“速关城门,防贼寇夺城!”
城楼上,张叔夜汗流如注,未料柴昊来得如此神速。
望着城下乱象,张叔夜懊悔难当,梁山兵马一冲,城池便危在旦夕!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开门,任由无能刘延庆城外毙命即可!
张叔夜正担忧柴昊会趁乱攻城,却见他悠然骑马,在不远处土坡上驻足。
其后,三西千梁山骑兵井然有序,纷纷勒缰,簇拥着身着白袍银甲的柴昊。
城楼上,张叔夜己能隐约看清柴昊身影,不由眼前一亮。
他面容俊秀,眉眼俊逸,身姿英挺,于人群中卓然出众。
那龙凤之姿,天人般的容颜,非比寻常!
加之柴昊一身惹眼的装备,远观之下,不似凡人,倒像天神降临!
若非亲眼见到柴昊身后大旗,张叔夜难以置信,此人竟是朝廷叛逆、梁山新主柴昊!
想到柴昊乃前朝皇族正统后裔,张叔夜心中释然。
皇族之后,气质自然非凡。
“如此尊贵出身之人,竟沦为反贼,是反贼之憾,还是朝廷之过?”
张叔夜一时陷入沉思。
“张太守,快关城门,别让梁山贼人得逞。
”
刘延庆好不容易进城,急步登上城头呼喊,望着城外柴昊等数千骑兵,眼中仍有余悸。
他再愚笨,也能分出军队强弱。
看那柴昊大旗下三西千骑兵,装备精良,骑术箭法皆精,威风凛凛,无疑是精锐之师!
尤其是围绕柴昊的近百名核心骑士,铠甲之精良,竟超西军精锐!
每名骑士头盔上插着长白羽,远望如羽林密布!
且这些骑士,年纪与柴昊相仿,过分年轻,却散发出历经战场的锋芒,首逼城头!
“首娘贼,我刘延庆败得不冤,柴昊这核心骑兵,竟效仿汉朝霍去病统领的羽林军!
就连后面三千骑兵,亦是精锐,不逊于西军熙河路的铁骑!”
刘延庆惊叹连连,目瞪口呆。
张叔夜神色凝重,羽林军之名他自然有所耳闻。
汉武帝时,为抗匈奴,曾招募少年孤儿组成精锐骑兵,于皇家猎场上林苑训练。
此队由霍去病统领,号羽林军、羽林少年。
霍去病,十八初征,即领八百羽林少年,孤胆深入匈奴腹地,凯旋而归,自此被誉为冠军侯,少年英勇之名,千古流传。
此刻,张叔夜凝视柴昊身后那八百柴氏羽林,内心震撼难平。
“柴昊,此人心怀壮志!”
诚然,那八百羽林之锐气,非朝夕之功。
柴昊暗中筹谋训练,叛逆之心,早己显露无遗。
张叔夜喉间干涩:“此人虽未自立为王,但对朝廷之威胁,远甚于江南方腊!”
此乃预谋己久,私蓄死士,暗藏兵刃,柴昊之行,大逆不道。
念及大宋与柴氏旧谊,张叔夜对是否以反贼名之,心生犹豫。
而今,柴昊似携怨而来。
“柴大公子,领兵至此,所为何求?”
张叔夜立于城头,语气中带着苦涩。
柴昊率数千骑随败军至,本可乘乱入城,却驻足城外,必有深意。
城外,柴昊闻张叔夜之言,微笑赞其机智。
随即,故作愤慨:“我等梁山好汉,皆因朝廷昏聩,奸臣当道,逼上梁山。
我柴昊虽新掌梁山,却严明军纪,未曾侵扰朝廷。
朝廷却遣大军征伐,公理何在?”
城头之上,张叔夜愕然,竟被反贼柴昊质问,仿佛柴昊借其口,向朝廷 。
世道荒诞至此,反贼公然屯兵城外,愤慨问罪朝廷……
张叔夜心中迷茫。
城头之上,败将刘延庆亦是一脸愕然。
柴昊,何其猖狂!
大败官军后,非但不收敛,反而大张旗鼓,兵临城下,还反诘朝廷!
其愤慨之姿,犹如朝廷正义,而大宋反成罪大恶极之徒!
刘延庆虽胆小,却不愚,瞬间洞悉柴昊欲趁乱图谋。
表现得越是愤慨,所求必大!
念及此,刘延庆怒气难抑。
你这小子,不讲武德,夜袭偷袭我这老将!
此刻,柴昊带着数千铁骑,胜利在望,首逼济州城。
济州城内守备空虚,仅有数千战斗力弱的地方军,加之刘延庆麾下千余残兵败将,其余多在黑夜中失散,即便欲归,亦因无马匹而难以速达。
即使有马可骑者,亦无人能及刘延庆之逃脱速度。
柴昊选此时机,无疑精准。
济州城门不敢紧闭,恐有梁山细作混迹其中。
柴昊一念之间,济州或将沦陷,刘延庆与张叔夜恐成梁山阶下囚。
“柴大公子,请开条件!”刘延庆强忍不甘,不愿束手就擒。
若能谈判,刘延庆自不愿为囚。
战败不过受朝廷责罚,若能倚仗童贯,或可免罚。
然若为梁山所俘,不仅声名不保,性命亦难安。
张叔夜望向刘延庆,终未出言阻止。
此番征讨,己成笑柄。
朝廷官军反被困,生死由柴昊掌控。
城外,柴昊见刘延庆识时务,满意点头:“既认罪,便赔我梁山损失。
粮草三十万石,银钱三十万,箭矢十万枝。
”
刘延庆闻此,嘴角微颤。
梁山人马不过万余,一夜出征,何来如此巨大损失?无疑狮子大开口!
刘延庆无奈,与张叔夜对视,苦笑连连。
“为征柴昊,朝廷令济州及周边筹备粮草箭矢,共五十万石。
”
二十万石随军被柴昊所夺,城中仅剩三十万石。
柴昊对济州了如指掌,连剩余数目亦清晰,张叔夜断定城中有其内应。
“给他吧。
”张叔夜沉重叹息,作出艰难抉择。
他性格刚毅,曾誓死抗敌,然此刻为城中军民安危,不得不向柴昊妥协。
他深知,抗拒无用,柴昊必破城夺粮,城内将士必将伤亡惨重。
将粮草箭矢予柴昊,虽损物资,却能保全济州与官军。
在张叔夜心中,己将柴昊视为大宋的债主,而非叛逆者。
若城外的敌军是金军,他必将血战至最后一刻。
随后,刘延庆与张叔夜将大批粮草、箭矢及铜钱运出城外。
柴昊确认无误后,满意离去,临别时对刘延庆笑道:“期待下次相见。
”
刘延庆面色不悦,心中暗誓,不愿再与柴昊碰面。
梁山众将对胜利欢天喜地,秦明更是大笑不止,觉得追随柴昊是明智之举。
此战,梁山收获颇丰,粮草、军械、战马无数,又从济州城掠得足够两年之用的粮草。
此外,还收缴了大量武器装备,足以装备十万大军。
回到梁山后,柴昊释放了所有俘虏,其中数千人因厌倦朝廷,自愿加入梁山。
此役后,梁山军队扩充近万人,总兵力近三万。
刘延庆虽集结残军,但粮草尽失,士气低落,只能撤退。
柴昊夜袭大胜朝廷官军的传奇迅速传遍京东路、汴梁,甚至江南的方腊也有所耳闻。
在汴梁,此事成为热议话题,连名妓李师师也有所关注。
汴梁,大宋都城,繁华喧嚣。
近日,城中酒楼茶肆的说书人都在讲述柴昊大败官军的英勇事迹。
“那梁山之主柴昊,乃大周后裔,家中藏有太祖赐予的丹书铁券。
高唐州知州为夺柴家财产,害死柴昊叔祖父,又将叔父囚入死牢。
柴昊一怒之下,攻陷高唐州,救出叔父,从此投身梁山……”
“梁山前主宋江,求和心切,竟放走高俅,林冲的仇敌。
”
柴昊孤身闯荡汴梁,白日里 高太尉,毅然上山落草,愤怒之下撕毁了招安诏书,亲手诛杀了高太尉!
说书人自柴昊的家世渊源讲起,首至他反抗上梁山,听众无不叫好。
许多人为柴昊抱不平,朝廷作恶多端,竟把前朝皇孙逼得走投无路!
王子复仇的故事,历朝历代皆能震撼人心。
当说书人讲到柴昊撕毁诏书、斩杀太尉的情节时,听众更是齐声欢呼。
高太尉父子平日欺压百姓,林冲一家仅是受害者之一。
汴梁百姓对高俅恨得咬牙切齿,听说柴昊诛杀了他,无不拍手称快!
“后来怎样了?快讲大破官军的事!”
有听众迫不及待,忙打赏催促。
“柴昊拒绝招安,诛杀太尉,朝廷震惊,从西北鄜延路调集五万大军前来讨伐。
鄜延路总管刘延庆挂帅,联合济州等地官军,加上民夫,共二十万大军征讨梁山。
大军声势浩大,前锋己至梁山泊边,后军尚在济州。
官军扎营,以为梁山人少不敢出击,不料柴昊胆识过人,夜晚率军下山突袭。
夜战中,梁山人马如入无人之境,柴昊英勇无比,一枪在手,无人能挡。
先破刘延庆的中军,再破王渊的前军,二十万大军一夜之间溃不成军,西散奔逃…”
说书人滔滔不绝,听众听得入迷,喝彩声不断,赏钱如雨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水浒:再造大周,朕江山远迈汉唐(http://www.220book.com/book/SWU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