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会议上,丘吉尔那句“奉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之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伦敦白金汉宫激起了意想不到的涟漪。
乔治五世国王先是微微点头,对未来的首相代表王室向盟友表达敬意的做法感到满意。但下一秒,他和身旁的长子,年轻的爱德华王子,几乎同时僵住了。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困惑和惊愕。
“乔治……六世?”爱德华王子,这位未来的爱德华八世,未来的王储,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父亲,未来的英国国王……怎么会是乔治?阿尔伯特(乔治六世的本名)?那……那我呢?”
乔治五世国王的脸色也变得极其难看。他紧紧盯着天幕,仿佛想从中找出答案。王位继承顺序清晰明确,长子爱德华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除非……除非发生了极其严重、足以改变继承顺序的重大事件。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他。
“这不可能……天幕是不是弄错了?”爱德华王子喃喃自语,脸色发白。他无法想象自己不在王位上的可能性。
周围的首相、大臣们,包括丘吉尔,也意识到了这个惊人的细节,纷纷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震惊和疑问。白金汉宫内的气氛瞬间从关注国际局势,转向了对王室继承问题的巨大惊疑。
柏林,无忧宫。
威廉二世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嘲讽笑容:“哦?看来我们亲爱的表弟家(英王乔治五世是德皇威廉二世的表弟)出了些不体面的大乱子?王储不见了?真是……有趣。”他乐于见到英国王室陷入麻烦。
小毛奇和法金汉则更关注这件事对英国稳定性的潜在影响:“王位更迭非正常进行,通常伴随着政治动荡。这对他们的战争努力或许不是好事?”
巴黎、罗马的观者们也纷纷议论起来,对英国王室这突如其来的“剧透”感到好奇和猜测。
仿佛是为了回应1914年时空的集体惊诧,天幕的画面再次发生了变化。德黑兰会议的场景淡去,取而代之的是1936年的英国。
画面中,一位酷似爱德华王子的男子,但更加年长、眉宇间带着忧郁和叛逆,出现在镜头前。他正是爱德华八世。字幕清晰显示:1936年1月20日,乔治五世逝世,爱德华八世继位。
然而,接下来的画面急转首下。报纸的头条标题变得耸人听闻,充斥着“宪法危机”、“辛普森夫人”、“退位”等字眼。画面展示了爱德华八世与一位离过两次婚的美国名流沃利斯·辛普森夫人的亲密照片,以及议会激烈的争论场景。
画外音冷静地叙述:“……爱德华八世坚持要与辛普森夫人结婚,而这位女士两次离婚的身份为英国国教所不容,亦不为英国政治精英所接受。面对巨大的宪法和政治危机,在位仅325天的爱德华八世,于1936年12月10日签署退位文件,选择‘放弃王位,与他所爱的女人离开’。”
画面显示爱德华八世发表退位广播演讲,然后黯然离开英国。
“不!!!”1914年的爱德华王子看到这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天幕直播一战,法国人先傻了! 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几乎站立不稳。他无法相信自己竟然会为了一个离过两次婚的美国女人,放弃了与生俱来的国王职责和王位!这在他所受的教育和认知里,是不可思议的、极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你……你这个蠢货!逆子!”乔治五世国王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天幕上那个未来退位的儿子,怒不可遏。他感到无比的愤怒和耻辱。他一首担心爱德华性格轻浮,却万万没想到会发展到如此地步,竟让王室蒙受如此巨大的丑闻和动荡!他猛地转头,用极其严厉和失望的目光瞪向身边年轻的爱德华。
年轻的爱德华王子在父亲愤怒的目光和周围大臣们异样的注视下,感到无地自容,羞愧地低下了头,大脑一片空白。
天幕画面再次转换。一个更加沉静、甚至显得有些羞涩和紧张的男子出现在画面中。他是阿尔伯特王子,约克公爵,爱德华八世的弟弟,也就是未来的乔治六世。
字幕显示:在兄长退位引发的宪法危机中,阿尔伯特王子极不情愿地继承了王位,号乔治六世。他天生患有严重的口吃,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对他而言是巨大的折磨。
画面 juxtapose(并列)地展示了:一边是德国德国咄咄逼人的扩张和战争阴云,另一边是新国王在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的帮助下,艰难地、一个字一个字地练习发音,汗水浸透了他的衣领。
画外音继续:“……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乔治六世陛下与王后伊丽莎白拒绝离开伦敦,坚持与民众共同承受德军的轰炸。他克服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困难,多次通过广播向全国军民发表演讲,他那略显吃力却无比坚定真诚的声音,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士气,成为英国抗战精神的象征。”
画面最终定格在乔治六世在德黑兰会议期间,安稳地坐在白金汉宫的书房里,通过电台关注着战局。他的形象,与那位为爱情放弃江山的兄长,形成了鲜明而残酷的对比。
白金汉宫内,一片死寂。
乔治五世国王的愤怒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他看着天幕上那个克服巨大困难、承担起沉重责任的次子阿尔伯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痛和愧疚。他从未给过这个内向口吃的儿子太多关注,却最终是他,在危难时刻扛起了摇摇欲坠的王室和国家。
他又看了一眼身边失魂落魄的长子爱德华,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沉重的叹息。王冠的重量,远比爱情更加沉重,而他的两个儿子,在未来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周围的大臣们,包括丘吉尔,也肃然起敬。他们此刻才明白,未来那位“乔治六世”国王是如何在逆境中挺身而出,赢得了人民的爱戴。这无疑给未来英国的抗战增添了一份悲壮而坚韧的色彩。
“哼,还算有个像样的。”柏林,威廉二世略带失望地哼了一声,他期待的英国王室大混乱并未完全上演。
巴黎和罗马的观者们,则多少被乔治六世克服缺陷、尽责守国的故事所触动。
天幕的这一段插曲,如同一个意外的支线剧情,却深刻地揭示了在世界大战背后,个人的选择、责任与命运如何与国家的前途紧密交织,震撼了1914年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http://www.220book.com/book/SX5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