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051章 加里波利之战7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天幕直播一战,法国人先傻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SX55/ 章节无错乱精修!
 老张0612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天幕的光芒冷酷地移动,从狭窄汹涌的达达尼尔海峡,聚焦到海峡西侧一片崎岖、荒凉的土地——加里波利半岛。

巨大的地图清晰地铺展开:

西边是辽阔的爱琴海,东边是致命的达达尼尔海峡咽喉。

整个半岛,像一把插在欧亚大陆交接处的生锈匕首,死死扼住黑海通往外洋的生命线。

“加里波利?”

“听起来像…加里波第?”

“意大利英雄?”

“不!是土耳其的地名!”

欧洲各地,无数双眼睛盯着天幕,第一次认识了这个即将被鲜血浸透的名字。

困惑的低语在酒馆、广场、客厅里响起。

画面切换。

爱琴海的海面上,密密麻麻的运输船像迁徙的鱼群。

穿着不同军服的士兵挤在甲板上:神情严肃的英国远征军、带着点殖民地桀骜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军团(ANZAC)、皮肤黝黑的印度兵、还有法国北非殖民地的部队……

字幕冰冷地标注着数字:78,000人!主力是远道而来的澳新军团。

岸上,临时搭建的码头一片混乱。

成箱的弹药堆得像小山,从法国前线紧急抽调来的物资还没来得及分类。

几艘造型笨拙的浅水重炮舰和登陆艇停泊在近海,像搁浅的钢铁巨兽。

更远处,一个小岛上尘土飞扬,工兵们正拼命平整土地——一个能容纳15架飞机的简易机场正在赶工。

一切都显得急迫而混乱。

天幕视角拉高,聚焦在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老将军身上——

英国陆军大臣基钦纳亲自任命的登陆总指挥,伊恩·汉密尔顿上将。他被称为“诗人将军”。

然而,随着天幕信息的深入,一股寒意开始在欧洲蔓延。

画面中,汉密尔顿上将站在一艘军舰的舰桥上,眉头紧锁,手里拿着的不是作战计划,而是一张…皱巴巴的纸?

天幕的旁白如同冰冷的判决书:

【汉密尔顿离开伦敦时,未选定最终登陆地点。】

【英国陆军部未制定详细登陆计划。】

【主要情报来源:1912年土耳其陆军操典。】

【作战地图:不完善,部分区域空白。】

【参考地图:君士坦丁堡旅游指南(内含简略半岛图示)。】

伦敦,白金汉宫。

陆军大臣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那张以坚毅冷酷著称的“英国绅士”脸,此刻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他死死盯着天幕上那行刺眼的“君士坦丁堡旅游指南”,握着权杖的手指关节捏得发白。

他身边的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脸色同样难看,但基钦纳的脸沉得更深、更黑。

这不仅仅是战役的隐患,这是对整个大英帝国陆军系统无能的公开处刑!

画面继续推进:简陋的营地。

士兵们分到的堑壕战工具少得可怜,铁锹、镐头根本不够用。

运输车辆更是稀缺,埃及的驴子、骡子甚至骆驼被紧急强征,套上粗糙的挽具,发出不安的嘶鸣。

更荒诞的是,士兵们正把能找到的所有容器——木桶、铁皮桶、甚至巨大的陶罐——统统灌满淡水。

因为他们被告知,登陆初期,淡水供应将极其困难。

【1915年4月23日。】

【汉密尔顿上将率领260余艘舰船。】

【自希腊穆兹罗斯港启航。】

【目标:加里波利半岛。】

一支庞大却如同无头苍蝇般的舰队,载着数万忐忑的士兵和一堆驴子、骆驼、装满水的陶罐,驶向未知的炼狱。

柏林无忧宫。

德皇威廉二世坐在天鹅绒扶手椅里,身体微微前倾。

他看看天幕上英军混乱不堪的准备,再看看侍立一旁的小毛奇,以及面色凝重的法金汉。

威廉二世没说话,但那眼神里的意思,比吼出来还清楚:看到了吗?英国人自己挖了个大坑!我们…是不是有戏了?

小毛奇深吸一口气,眼中压抑着重新燃起的火花:“陛下,不仅仅是希望!如果…我是说如果,土耳其人能在加里波利顶住,甚至打退这次登陆…”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被压抑太久的亢奋,

“那将是灾难性的!对英国,对丘吉尔那个狂妄的家伙!

整个达达尼尔计划将彻底破产!

什么打通海峡支援俄国?

什么从南线侧击奥匈?

全都成了泡影!

英国人将彻底失去在地中海东部的战略主动,

他们的威望会一落千丈!这将是扭转战局的契机!”

尽管天幕显示1915年他己不是总参谋长,但他依然为德国可能的转机而激动。

圣彼得堡,冬宫。

同样的天幕画面,却让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大臣们感到一阵阵发冷。

刚才还沉浸在英法即将打通海峡美梦中的气氛,此刻荡然无存。

“上帝啊…”

财政大臣彼得·巴尔克苦着一张脸,声音都在抖,

“我怎么感觉…这加里波利,英国人现在扮演的角色,像极了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里的我们?准备仓促,情报混乱,指挥不明…所有缺点都暴露无遗!”

他不敢看沙皇的脸,声音越来越低,

“如果…如果英国人真在加里波利栽了跟头…那我们…我们还能在西线顶住德国人多久?两年?恐怕都撑不到!到时候…”

后面的话他没说,但“革命”两个字像幽灵一样飘荡在富丽堂皇的大殿里。

尼古拉二世的脸拉得很长,像霜打的茄子。

他烦躁地用手指敲击着桌面:“只能…只能祈求上帝保佑英法创造奇迹了。历史上准备不足却打赢的仗,也不是没有…”

他试图给自己找点安慰,但语气虚弱得很。

突然,他像是找到了发泄口,带着一丝迁怒的意味抱怨:

“旅游地图!堂堂大英帝国陆军!连一张像样的军用地图都搞不到吗?他们的海军…海军手里总该有吧?”

他顿了一下,想起什么似的,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嘲讽,

“也对…英国陆军和海军之间那点破事,全世界都知道。就算海军真有精确地图,他们舍得给陆军用才怪!一群蠢货!”

沙皇的抱怨,透露出深深的无力感和对盟友的极度不信任。

这场被寄予厚望的战役,此刻在他眼中,充满了不祥的预兆。

天幕之下,欧洲的平民百姓也被这戏剧性的转折搅得心神不宁。

在伦敦、巴黎、悉尼的街头,大部分普通民众依然本能地相信大英帝国和法兰西的无敌舰队。

酒馆里,人们举杯高喊:

“给土耳其人点颜色看看!”

“皇家海军万岁!”

他们选择性忽略了那些混乱的准备画面,只愿意相信帝国最终会碾碎一切障碍。

但在大学安静的图书馆里,在退役老兵昏暗的客厅里,气氛却截然不同。

一些敏锐的教授指着天幕上那些强征的牲畜、装满水的陶罐、过时的地图,忧心忡忡地对学生低语:“这不像胜利的序曲,这更像是…灾难的前奏。”

经历过布尔战争的老兵,摸着旧伤疤,看着天幕上那陌生的半岛地形,喃喃自语:“滩头…悬崖…没有重装备…上帝,这地方简首是机枪的屠宰场…”

而在柏林、维也纳、伊斯坦布尔的咖啡馆和广场,一股压抑的兴奋在德、奥、土民众中悄然蔓延。

虽然天幕还未展示战役结果,但英国人那狼狈不堪的准备,像一剂强心针。

人们交头接耳,脸上带着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和一丝不敢大声宣扬的期待:

“看!英国人也没那么神!”

“土耳其海峡是我们的堡垒!”

“也许…也许我们能赢?”

“上帝保佑苏丹!保佑我们的战士!”

这种“希望”,更像是一种溺水者抓住稻草的自欺欺人。

他们刻意忽略了协约国庞大的兵力、恐怖的工业潜力和海军的绝对优势,只愿意放大英军仓促带来的那一点点渺茫曙光。

德奥高层那点刚刚燃起的“转机”之火,在底层民众这里,被放大了无数倍,变成了一种近乎狂热的自我安慰。

然而,冰冷的现实和天幕尚未揭晓的血腥结局,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悬在所有人头顶。



    (http://www.220book.com/book/SX5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天幕直播一战,法国人先傻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SX5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