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白蛟”的怒吼余音未散,玄铁蛟令的森寒尚在指尖,林墨的目光己如鹰隼般掠过长安舆图,死死钉在东方那片浩瀚的蔚蓝——**渤海**。李世民案头那份标注着倭国银山、新罗金脉的绝密海图,如同无声的征召令。天子欲开海疆,格物院便是那铸就劈波斩浪之器的铁砧!
然而,未等“格物漕运司”的牌子挂稳,来自海洋的阴风己率先扑向蓝田。
“技正!登州(山东蓬莱)船坞拒收我们的精铁龙骨!说‘不合百年海船古法’!”
“报!辽东运来的百年巨木(舰船主材),在莱州湾被风浪‘击散’,捞上来的不足三成!”
“技正…工部转来弹劾奏章,言我‘擅改祖制,以铁代木造舰,必招海神之怒’!”
坏消息背后,盘踞山东、掌控登莱海港与皇家船坞的**清河崔氏(山东士族之首)**与**范阳卢氏**的阴影若隐若现。他们视“白蛟号”为洪水猛兽,更将林墨筹建“渤海舰队”的野心视作对海贸霸权的致命挑战!海风未起,暗礁己布。
“古法?海神之怒?”林墨冷笑,指尖敲击着案上一份浸透海水的残破船板——那是“被风浪击散”的巨木残骸,“鲁大,看出什么了?”
鲁大凑近,指着板材边缘参差不齐的断口:“这…这不像风浪打断!倒像是被…被巨力从内部撕裂?”
“不错!”林墨眼中寒光一闪,“这是“沉船前被火药从内部爆破”的痕迹!好一个‘海神之怒’!他们想用血淋淋的‘天罚’,吓退我们下海的脚步!”
要破此局,需造出真正不惧风浪、更不惧人祸的“铁鲸”!而横亘在林墨面前的第一座冰山,便是困扰所有木壳海船的噩梦——沉没!一舱进水,全船倾覆!
格物院密室,烛火通明。林墨在巨大的“渤海艨艟”剖面图上,用炭笔画下惊世一笔——将船体内部纵向分割为十二个完全独立的密闭舱室!舱壁采用双层厚木板夹浸油麻布(简易防水层),并以林墨兑换《高压密封技术精要》后改良的焦油、石灰、鱼油混合胶泥进行缝隙填充与铆接密封!
“此乃‘水密隔舱’!”林墨声音斩钉截铁,“任一舱室破损进水,只要密封门(带橡胶垫圈的厚重木门)及时关闭,海水便无法蔓延至邻舱!船只保有浮力,不至沉没!”
“妙啊!”鲁大恍然大悟,“如同竹节!断一节,余节尚存!可…技正,这密封门厚重,遇险时人力恐难速闭,且巨浪颠簸下,门框若变形…”
“所以需要它!”林墨指向图纸角落一个结构精巧的青铜构件——带棘轮自锁装置的紧急闭舱绞盘!“以滑轮组省力,以棘轮锁定!一人之力,三息可闭!至于抗变形…”他目光投向院中熊熊燃烧的锻炉,“以精钢为骨,铆接舱壁!我要这隔舱,硬过龟甲!”
水密隔舱的设计理念超前时代数百年,其核心在于分割风险,冗余生存。图纸一出,格物院核心工匠们如同被注入强心剂,昼夜赶工。然而,来自登州的第二记闷棍接踵而至:
“技正!我们订制的三百斤精钢舱壁龙骨…被登州官府以‘资敌’(倭国)为由扣押了!”
---
精钢被扣,如同掐住蛟龙咽喉!林墨面沉似水,正欲亲赴登州交涉,长乐公主的轻车却再次悄然而至格物院。这一次,她未着宫装,一身便于行动的胡服,眉宇间带着忧色。
“林技正,登州之事,父皇己知晓。然山东士族树大根深,牵涉漕运、盐铁,此刻强硬索钢,恐激出大变。”她屏退左右,压低声音,“父皇之意…可否暂避锋芒,另辟蹊径?”
“另辟蹊径?”林墨目光扫过公主因忧心而微蹙的眉头,忽然落在她腰间悬挂的一个小巧玲珑的多宝格漆盒上。那漆盒做工精巧,分上下两层,每层又分数格,彼此独立,开合自如。
电光石火间,一个念头击中林墨!
“公主此盒甚妙!”他快步取过漆盒,在公主惊愕的目光中,竟将其“扑通”一声丢入院中盛满水的石槽!漆盒漂浮,公主下意识惊呼。林墨却用木棍将盒盖打开,让上层进水。水流果然只在上层格间流动,下层因密封完好,滴水未进!盒子依旧漂浮!
“公主请看!这便是‘水密隔舱’之妙!大船亦可如这漆盒!”林墨捞出漆盒,目光灼灼,“精钢龙骨虽好,然非常法!若以多层交错的硬木框架替代整根钢骨,辅以榫卯胶合,形成纵横交错的‘网格骨架’,再于骨架间铺设舱壁,其坚韧足以支撑隔舱!此乃‘网格结构,以巧破力!”
他当即铺纸,炭笔飞舞!以公主的漆盒为灵感,一幅以高强度柞木、柚木为材,以榫卯+钢制角码+焦油胶泥复合连接,形成纵横如棋盘般加固结构的“网格骨架水密隔舱”跃然纸上!虽不及精钢刚硬,却胜在取材方便(避开山东封锁)、结构韧性更强,且自重更轻!
长乐公主凝视着那从自己漆盒演绎出的救国之策,眸中异彩连连。她小心接过图纸,如同捧着稀世珍宝:“此策甚妙!本宫即刻回宫,面呈父皇!此‘网格骨架’与‘水密隔舱’,当由皇家工坊秘密督造,山东世家…手再长,也伸不进将作监内库!”她顿了顿,深深看了林墨一眼,“林技正,你以这小小漆盒解了渤海困局…此盒,便赠予你了。” 言罢,留下尚有水痕的漆盒,匆匆登车而去。
皇家力量的介入,瞬间破局。将作监大匠携秘旨与图纸入驻蓝田,内库优质木材与匠作高手源源而至。一座前所未有的“网格骨架水密隔舱”舰体,在严密守卫的干船坞内飞速成型!
三个月后,渤海莱州外海,风高浪急。铅灰色的天空低压海面,狂风卷起丈高白浪,如同巨兽的獠牙。
一艘体长二十丈(约60米)、造型迥异于传统楼船的巨舰,正如同醉汉般在怒涛中剧烈摇摆!它便是“渤海舰队”的第一艘试验舰——“定海蛟”号!其核心,正是那分布着十二道水密隔舱的网格骨架船体!船尾,一台功率远超“白蛟号”的改进型双胀式蒸汽机(利用《金属疲劳与强度分析》优化)正发出低沉而稳定的咆哮,驱动着隐藏在水线下的巨大铜制螺旋桨!
甲板上,林墨、鲁大与将作监大匠身披油布,死死抓住栏杆。咸腥冰冷的海水如同鞭子抽打在脸上。
“技正!三号舱…三号舱触礁破裂!进水了!” 瞭望哨嘶吼,声音被风浪撕碎。
“关闭三号舱前后水密门!启动舱底抽水泵(畜力活塞泵)!”林墨的命令在风暴中清晰如铁。
厚重的隔舱门在绞盘驱动下轰然闭合!破裂的三号舱迅速被海水灌满,船体猛地倾斜!然而,随着抽水泵启动,其他舱室完好无损,“定海蛟”号如同被无形巨手托住,在惊涛骇浪中顽强地恢复了平衡,继续破浪前行!
“神迹!当真是神迹!” 将作监大匠看着仪表舱内显示各舱室完好的水线标记(简易浮球水位计),老泪纵横!祖宗千年未解的沉船噩梦,竟被这“网格骨架”与“水密隔舱”破解!
不远处,一艘悬挂倭国旗帜的遣唐使船(实为细作船)正艰难地与风浪搏斗,船体吱嘎作响,随时可能解体。船上的倭人看着那艘在怒海中稳如磐石、喷吐白烟的铁甲巨舰,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惊骇与贪婪。
“定海蛟”号驾驶舱内,林墨无视窗外的惊涛与倭船的目光,摊开一张更宏伟的蓝图。炭笔在“登州-平壤-对马海峡-倭国博多津”的航线上重重划过,最终落向一片标注着巨大银矿符号的岛屿(石见银山)。
“鲁大,记录‘定海蛟’号数据:抗风浪性、航速、载重、隔舱效果!此舰之骨己成,下一步——” 他指尖敲在倭国银山的位置,声音穿透风浪:
“当以白银为火,锻我大唐海上铁骑!渤海舰队…扬帆!”
【叮!】
【成功以‘网格骨架+水密隔舱’化解材料封锁,造出首艘实用蒸汽铁肋木壳舰,获得震撼值+800!】
【‘定海蛟’号入海实测成功,颠覆航海安全认知,获得名望值+1000!】
【长乐公主智献漆盒破局,皇室深度绑定格物院,获得名望值+600!】
【震慑倭国细作,引发东海势力格局动荡,获得名望值+400!】
【解锁《舰船稳性与重心计算》(需550名望)、《风帆-蒸汽混合动力系统》(需700名望)、《海图测绘与六分仪原理》(需600名望)!】
作者“骑蛤蟆追天鹅”推荐阅读《钢铁盛唐,我的黑箱震惊李世民》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SXZ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