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氏?!”
郑怀恩和郑云霓同时惊呼出声,脸色剧变。
秭归屈氏,楚王室遗脉,虽避世多年,但在荆楚遗民心中地位尊崇!
若屈氏也卷入……局势瞬间变得无比凶险!
就在这时!
“咳…咳咳…”
被石勇踩住的水鬼突然剧烈抽搐,口鼻中涌出大量黑血,眼珠凸出,瞬间毙命!
竟是口中藏了剧毒蜡丸,见事败即刻自尽!
石勇急忙俯身探查,脸色难看:“死了!好狠的手段!”
死寂笼罩崖顶,只有桐油燃烧的噼啪声和涧底呼啸的风声。
王全斌的狠辣与果决,远超预期。
郑怀恩深吸一口气,看向李煜的目光己带上前所未有的凝重与一丝托付。
“李先生,秭归屈氏……此事非同小可!屈氏避世多年,若真被王全斌胁迫或渗透……荆襄遗脉,危矣!”
李煜望着涧底翻腾的黑暗与尚未熄灭的火焰,眼中冰焰无声燃烧。
秭归屈氏……那“九歌残卷”与“巫医”的线索骤然清晰。
他转身,目光扫过惊魂未定的周薇,扫过满脸杀气的郑云霓,最后定格在郑怀恩脸上。
“郑公,” 他声音斩钉截铁,在夜风中清晰无比,“备一艘快船。明日,我亲赴秭归!”
“我也去!”
郑云霓几乎同时喊道,手中铁胎弓握得更紧,杏眼灼灼地盯着李煜,带着不容拒绝的执拗,
“秭归的路,我熟!屈家姐姐与我自小相识!”
周薇的心猛地一沉。
看着郑云霓那几乎贴在李煜身侧的明艳身影,看着她眼中毫不掩饰的关切与跃跃欲试,再想到秭归那个神秘的“屈家姐姐”……一股强烈的酸涩和危机感瞬间淹没了她。
她猛地踏前一步,声音因急切而微微发颤,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我同去!屈氏熏香……我能辨!”
……
快船如离弦之箭,切开冬日汉水浑浊的波涛。
船首,李煜迎风而立,靛蓝棉袍被吹得紧贴身躯。
周薇裹着厚实的斗篷,缩在船舱一角,脸色因颠簸和心事而苍白。
郑云霓则红衣猎猎,像一团燃烧的火,立在船尾,熟练地帮船夫调整着帆索,不时指点着水道暗礁,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船首那道沉凝如山的身影。
秭归城垣在晨雾中渐露轮廓。
依山而建,临江而立,古老的城墙爬满青苔,在冬日萧瑟中透着一股遗世独立的苍凉。
船未靠官渡,郑云霓轻喝一声,船夫猛打船舵,小船灵巧地拐入一条隐蔽的支流,停泊在一处荒草丛生的野渡。
“到了!屈家姐姐的庄子在城西,从这边上去,避人耳目!”
郑云霓率先跳下船,马尾辫在脑后轻快地甩动。
三人弃舟登岸,沿着陡峭的山径向上攀行。
越近城郭,空气中那股奇异的熏香气息越发清晰。
并非郑云霓身上那种首白的火硝与野性,也非周薇记忆里金陵宫廷的沉水龙涎。
它清冽如初雪后的松针,幽深似空谷晚开的兰芷,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仿佛能涤荡神魂的凉意。
周薇的鼻翼微微翕动,黛眉紧蹙。
就是这味道!那夜猿愁涧底的水鬼身上,那被刻意掩盖却难逃她鼻息的一丝余韵!
但此刻置身源头,这香气又似乎……过于纯粹?纯粹得不染尘埃,不像与阴谋诡计有任何瓜葛。
郑云霓熟门熟路,绕过几处残破的民居,引着二人来到一座背靠青山、面朝大江的古老庄园前。
青石垒砌的院墙爬满了枯藤,厚重的黑漆大门紧闭,门环是青铜铸造的兽首,衔着圆环,兽目斑驳,透着岁月的森然。
门楣之上,悬着一块乌木匾额,以古朴的篆书刻着二字——九畹。
“九畹兰生,屈子遗风。”
李煜低语,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秭归乃屈原故里,这“九畹”之名,暗合《离骚》中滋兰树蕙之意,更点明了此处主人与楚王室血脉的渊源。
郑云霓上前,未叩门环,而是伸手在左侧兽首口中那圆环内侧某处极隐蔽的凸起上,以一种特定的节奏轻叩三下。
片刻沉寂后,门内传来极轻微的机括转动声。
“吱呀——” 沉重的黑漆大门无声地向内开启一条缝隙。
一个身着素麻衣裙、头戴青巾的侍女探出身,面容清秀却毫无表情,眼神如古井无波。
她看到郑云霓,微不可察地点点头,目光扫过李煜和周薇,尤其在周薇那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精致面容上停留了一瞬,随即侧身让开通道。
门内景象豁然开朗。
没有寻常宅邸的亭台楼阁,入眼竟是一片依山势开凿的幽深庭院。奇石嶙峋,古木参天,一条清澈的溪流蜿蜒穿行其间,水声淙淙。
空气中那清冽的松兰香气浓郁到了极致,却又奇异地让人心神宁静。石径两侧,并非寻常花草,而是大片大片形态奇异的药圃。
有叶片蜷曲如蛇的藤蔓,有茎干赤红如血的矮树,有花瓣如同冰晶凝结的奇花……寒风吹过,药香浮动,更添神秘。
“屈姐姐!”
郑云霓脆声唤道,脚步轻快地穿过庭院,奔向深处一座半嵌在山壁中的石屋。
石屋前,临溪设一石台。
一个女子正背对着他们,跪坐于蒲团之上。
她身形纤细,穿着一袭素白如雪的广袖深衣,衣料轻薄,在寒风中却似有微光流转。
如瀑的青丝仅用一根通体剔透的玉簪松松绾起,几缕碎发散落颈侧。
她正专注地拨弄着石台上一个造型奇古的青铜小炉,炉内炭火暗红,一缕淡青色的烟气袅袅升起,融入庭院浓郁的香气中。
听到呼唤,女子缓缓转过身来。
周薇的呼吸不由自主地一窒。
那是一张难以用语言描绘的面容。
肌肤是近乎透明的白皙,如同上好的冷玉雕琢,衬得眉眼愈发深邃。
她的眉细长如远山含黛,眼形是古典的凤目,眼尾微微上挑,瞳仁的颜色极深,如同蕴藏了千年古潭的幽邃,沉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鼻梁秀挺,唇色是极淡的樱粉,唇角天然带着一丝悲悯般的微垂。
她的美,不同于周薇的江南温婉,也不同于郑云霓的荆楚炽烈。
这是一种遗世独立的、带着神性光辉的、如同巫山神女般的清冷与疏离。
仿佛世间万物在她眼中,不过一炉药烟,一缕清风。
这便是秭归屈氏当代嫡女,屈灵均。
==================
资料链接
?九畹芝兰?源自屈原的典故,既指湖北秭归的历史文化地标,又是兰花与高洁品格的象征。
"九畹"最早出自屈原《楚辞·离骚》中的"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畹"为古代面积单位(约十二亩或三十亩),借指屈原种植兰花的大片土地。??
?"芝兰"是兰花的雅称,古人常用以比喻品德高尚、环境美好或君子之交。如《孔子家语》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即强调环境对人的熏陶。????
?今湖北省秭归县境内有九畹溪、芝兰谷等地名,相传为屈原开坛讲学、培育兰花的区域,现存相关历史遗迹。??1
当地以"九畹芝兰"为文化符号,延续栽种兰草的传统,民居、庭院常见兰花装点。????
屈原通过兰花意象表达爱国情怀与高洁品格,形成"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使兰花成为君子品性的具象化表达。??
历代文人创作中,"九畹芝兰"常被用于书画题咏、园林造景等艺术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http://www.220book.com/book/SY2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