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目光扫过一片狼藉的落魂坡,又望向北方南阳方向,眼神沉凝,
“不。王全斌粮道被断,必如困兽,强攻水寨只会更疯狂。潘美坐镇南阳,不会坐视。我们…去南阳!趁他后院起火,再添一把柴!”
“此地不宜久留。”
李煜收回目光,声音恢复沉静,却少了几分冷硬,
“潘美很快会得到消息。按原计划,分头行事。”
他看向屈灵均,语气郑重,
“屈姑娘,还需借你之力。南阳城中,恐有被王全斌强征的秭归子弟关押。烦请屈家暗线,设法营救,并…将王全斌为泄私愤,纵兵屠戮秭归祖祠、焚烧‘九畹兰圃’的消息,散遍南阳!”
屈灵均心头一震。焚烧兰圃?!那是屈氏象征!王全斌竟敢!一股冰冷的怒意瞬间冲散了方才的悸动。她抬起眼,眸中薄雾散去,只剩下清冽的寒光,
“他敢焚我兰畹,此仇必报!李先生放心,人在何处,灵均定将其救出,并将‘消息’…送到该听的人耳中!”
她话语中的决绝与杀意,让郑云霓都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好!”
李煜颔首,目光转向郑云霓,
“云霓,你随屈姑娘同去,护卫周全,并联络城中暗桩,随时策应!”
“是!”
郑云霓挺起胸膛,随即又看向李煜,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关切,
“那…李先生你呢?”
“我先行一步。”
李煜目光投向南阳城的方向,深邃如渊,
“去见见那位…搅动荆襄风云的潘美将军。顺便…给申姑娘送份‘大礼’。”
他最后看了一眼屈灵均怀中的孩子,以及她染了尘埃却依旧清丽的容颜,转身,玄衣身影迅速没入渐深的夜色。
屈灵均站在原地,看着李煜消失的方向,夜风拂起她未绾的青丝。
怀中小女孩温热的体温透过衣料传来,而心口处,却残留着一丝被那深邃目光拂过的、难以言喻的微烫。
---
南阳城·申氏秘谷·水坞
巨大的水纹图前,申无垢指尖划过汉水复杂的支流,最终停留在标注着“秭归落魂坡”的位置。
一份墨七刚刚送来的密报摊在案头,详细描述了落魂坡大捷和王全斌粮道被毁的经过。
靛蓝工装的背影依旧挺首,只是握着炭笔的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眸子死死盯着“落魂坡”三个字,又缓缓移向旁边标注的“李煜”、“屈灵均”的名字。
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烦躁,悄然滋生。
“小姐,”
老仆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声音干涩,
“墨七传讯,李公子己入南阳城,似…似往悦来客栈方向去了。”
悦来客栈!潘美驻地!
申无垢猛地转身!
手中炭笔“啪”地一声被捏断!
细碎的炭粉沾在她白皙的指尖,如同污迹。
“他去找死吗?!”
失控的声音,连她自己都未察觉,
“刚炸了凤台山,又去招惹潘美?!他以为那玄胶玉锁是金刚不坏之身吗?!”
老仆垂首,不敢言语。
暖阁内一片死寂,申无垢看着指尖的炭黑,又看看地图上那个刺眼的“悦来客栈”,胸口一股无名火灼烧得她几乎窒息。
那男人…他凭什么如此恣意妄为?
凭什么一次次在刀尖上起舞?
凭什么…让她坐在这幽谷之中,只能看着地图上的名字,感受着这该死的、不受控制的…心绪不宁?!
她烦躁地抓起一块沾满机油的棉布,狠狠擦拭指尖的炭粉,动作粗鲁,仿佛要擦掉某种不该存在的情绪。
油污混着炭黑,在她玉白的指尖留下更深的污痕。
就在这时——
“嗡!”
一声极其轻微的、带着特殊韵律的金属震颤声,毫无征兆地从她腰间悬挂的那枚玄鸟形令牌(无垢舟密钥)中传出!
申无垢擦拭的动作骤然僵住!
她猛地低头,看向那枚黑沉沉的令牌!
令牌表面,一道极其微弱的、只有她能感应到的光芒一闪即逝!
那是…李煜身上玄胶玉锁的共鸣!
是他主动发出的、唯有她手中密钥才能接收的…特定频率的示警信号!
而且…信号源头,就在南阳城内,离悦来客栈不远!
他…在找她!他在南阳城内,身处险地,却用这种方式…联系她?!
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混杂着恼怒、担忧和一丝连她自己都不愿深究的隐秘期待,如同电流般瞬间击穿了她冰封的心防!
申无垢死死攥紧了那枚冰冷的令牌,指尖深深陷入坚硬的金属棱角中,留下清晰的印痕。
良久,她猛地将手中沾满油污的棉布狠狠掷在地上!
如同掷掉了所有的犹豫和伪装。
她大步走向角落的铁柜,动作快得带风!
柜门打开,她看也不看,抓起几枚新制的、更加小巧精密的鳞片状金属球(改良版惊蛰弹),又抽出一卷用金箔包裹的薄片(可能是某种城内机关暗道图),最后,她的指尖在铁柜深处一个狭长的木匣上停顿了一瞬,随即猛地将其抽出!
木匣打开,寒光乍现!
里面并非图纸或火器,而是一柄通体乌黑、线条流畅到极致、闪烁着幽冷金属光泽的…手弩!
弩身刻满细密繁复的、如同活物鳞片般的机括纹路,弩槽内,三支同样乌黑、箭头却闪烁着诡异蓝芒的短小弩箭,蓄势待发!
申无垢“咔哒”一声合上木匣,将其紧紧抱在怀中。
那冰冷的金属触感透过木匣传来,却奇异地压下了她心中翻腾的躁动。
她最后看了一眼水纹图上那个被暮色吞噬的“悦来客栈”,琥珀色的眸子里,所有风暴最终凝结成一点近乎冷酷的决绝。
李重光…你若真敢死在潘美手里…
我便用这“逆鳞弩”,将悦来客栈…连同潘美…一起…送下去陪你!
==============
资料链接
九畹芝兰?源自屈原的典故,既指湖北秭归的历史文化地标,又是兰花与高洁品格的象征。
九畹”出自屈原的《楚辞·离骚》,原指种植兰花的园地。根据《楚辞》《离骚》中的描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这里的“九畹”代表兰花种植规模,也就是九块地,每畹约合十二亩(一说为三十亩)。屈原以此象征自己培育美德的志向,后世常以“九畹”代指兰花或高洁品格。??
?"芝兰"是兰花的雅称,古人常用以比喻品德高尚、环境美好或君子之交。如《孔子家语》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即强调环境对人的熏陶。????
今湖北省秭归县境内有九畹溪、芝兰谷等地名,相传为屈原开坛讲学、培育兰花的区域,现存相关历史遗迹。??
当地以"九畹芝兰"为文化符号,延续栽种兰草的传统,民居、庭院常见兰花装点。????
屈原通过兰花意象表达爱国情怀与高洁品格,形成"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使兰花成为君子品性的具象化表达。??
?历代文人创作中,"九畹芝兰"常被用于书画题咏、园林造景等艺术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魂穿李煜:不降宋,再现大唐荣光(http://www.220book.com/book/SY2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