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2年,秦国32位国君秦献公、韩国第五位国君韩懿侯驾崩,秦国第33位国君秦孝公、韩国第六位国君韩昭侯继位。
公元前361年,燕国第35位国君燕后桓公驾崩,燕国第36位国君燕后文公继位。
公元前360年,周显王派使臣送来祭肉。
秦孝公望着那祭肉,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这看似平常的祭肉背后,实则蕴含着周室对各国诸侯态度的微妙试探。此时的秦国虽地处西陲,却也渴望崛起于诸侯之列。
于是,秦孝公召集群臣商议。商鞅站出列而言道:“君上,此乃天赐良机。周室送祭肉,他国必有所动,吾国当借此表明强国之心。”秦孝公微微颔首,认可商鞅之言。
而在韩国,韩昭侯收到消息后则担忧起来。他害怕秦国借此事扩充势力,威胁到韩国。韩昭侯紧急召见大臣申不害商讨对策。申不害建议与燕国联合,共同关注秦国动向。
燕国这边,燕后文公初登大位,根基未稳。面对周室此举以及其他诸侯国的暗流涌动,他决定暂作观望,先稳定国内局势。一时间,各国心思各异,战国风云暗涌,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博弈悄然拉开帷幕,只待一方率先行动打破这微妙的平衡。
公元前358年,秦国在西山击败韩国。
此役过后,韩昭侯大为震怒,欲集结重兵再次伐秦。朝堂之上,众臣议论纷纷,有主战者,言秦国新君初立,根基未稳,此时不击更待何时;亦有主和者,称秦国虽新败韩军于西山,然其民风剽悍,兵卒善战,不可小觑。韩昭侯一时难以抉择。
与此同时,秦孝公闻得韩昭侯有再战之意,却并不慌乱。他召集商鞅等重臣商议对策。作者“梁山好汉123”推荐阅读《楚汉演义之芒砀山传奇》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商鞅进言道:“韩虽受挫,然实力犹存,若战,则两败俱伤,他国或坐收渔利。莫若遣使议和,许以些许利益,暂结盟友。我大秦当趁此时机,变法图强,富国强兵。”秦孝公深以为然,遂命使者赴韩。
韩昭侯接见秦使,权衡利弊之后,终同意议和。自此,秦韩罢兵休战,而这战国乱世之中,各方势力仍在暗中涌动,伺机而动,一场更大规模的纷争正在悄然酝酿之中。
公元前357年,田齐第西位国君齐桓公田午驾崩,田齐第五位国君齐威王继位。
公元前354年,秦孝公发动河西之战。
秦军士气高涨,一路势如破竹向着河西之地进发。然而,韩昭侯不甘心就此失败,暗中联络魏国,许以重利,让魏国出兵援助韩国。魏国本就觊觎河西之地许久,如今听闻此消息,立刻整军备战。
秦孝公得到情报后,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大将白起站出进言:“君上,魏人虽多,但我秦军刚经历战事洗礼,锐气正盛。可佯装败退,引魏军深入,再设伏兵击之。”秦孝公思索片刻后点头应允。
于是,秦军按照计划行事。魏军主将庞涓求胜心切,率领大军长驱首入。当魏军进入埋伏圈时,秦军从西面杀出。一时间杀声震天,魏军阵脚大乱。庞涓奋力抵抗,却难以挽回败局。
这场战役过后,秦国威名远扬,周边诸侯皆为之震慑。而秦孝公也借机大力推行变法,秦国国力日益强盛,在这战国乱世之中逐渐站稳脚跟,开启了走向强国之路的新篇章。
公元前350年,赵国第西位国君赵成侯驾崩,赵国第5位国君赵肃侯继位。
公元前340年,楚国第35位国君楚宣王驾崩,楚国第36位国君楚威王继位。
(http://www.220book.com/book/SYL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