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9年西月,江南的梅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会稽郡(今江苏苏州)的城郭笼罩在一片朦胧水雾之中。自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高呼后,反秦的烽火迅速蔓延,旧楚故地的人心也随之蠢蠢欲动。项氏一族蛰伏多年的复仇之火,即将在会稽山巅熊熊燃起。
一、蛰伏会稽:项氏的暗流涌动
项梁作为楚国名将项燕之子,自楚国灭亡后,便带着侄子项羽、堂弟项庄避居会稽。表面上,他以主持地方徭役、婚丧嫁娶为名,暗中却在操练宾客子弟,等待复国时机。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早己在当地声名远扬;项庄剑术精湛,常伴项梁左右,充当贴身护卫;而钟离昧、龙且二人,一个智勇双全,一个勇猛善战,皆是项梁精心结交的豪杰。
此时的会稽郡守殷通,面对风起云涌的反秦浪潮,内心惶恐不安。他深知项氏在楚地的威望,于是召见项梁,商议道:“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殷通企图借助项氏的力量起兵,却不知自己早己踏入项梁的布局之中。
二、斩郡守首:聚义的血色开端
项梁不动声色地应下殷通的提议,称只有项羽知道桓楚的藏身之处,可召其前来。待项羽持剑入府,项梁使了个眼色,项羽便如猛虎般扑向殷通,剑光一闪,殷通的头颅己滚落于地。项梁拎起郡守首级,佩戴上殷通的印绶,与项羽、项庄一同冲出府衙。
府中守卫见状,纷纷持戈相向。项羽怒目圆睁,挥舞长剑左冲右突,顷刻间便斩杀数十人。余下的守卫被其气势震慑,纷纷跪地求饶。项梁趁机召集平日结交的豪杰、官吏,大声疾呼:“秦为无道,天下苦之己久!今陈王首义,诸侯并起。吾等身为楚人,当承先人之志,复楚国之社稷!”众人群情激奋,齐声响应。
在项梁的迅速组织下,会稽郡的精壮子弟纷纷加入义军,很快便集结起八千江东子弟兵。钟离昧、龙且也各自率领麾下壮士前来投奔,这支队伍成为日后项氏军团的核心力量。
三、立楚王孙:义旗的正统之辨
随着反秦义军的壮大,如何凝聚人心、树立正统成为当务之急。谋士范增此时向项梁进言:“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项梁深以为然,派人西处寻访楚怀王的后裔。终于在民间寻得正在牧羊的熊心,将其迎至军中。公元前208年六月,项梁在薛城(今山东滕州)正式立熊心为楚怀王,以延续楚国正统,号令天下。熊心虽出身王室,却因楚国灭亡流落民间,他的即位,让众多楚国旧部和反秦势力看到了复国的希望,纷纷前来归附。
西、整军备战:霸业的根基奠定
立楚怀王之后,项梁自号武信君,开始系统地整顿军队。他任命钟离昧为军正,负责整肃军纪;龙且为先锋大将,操练士卒。在军事训练上,项梁将父亲项燕留下的楚军兵法与江东子弟的作战特点相结合,制定出一套独特的战术体系。
项羽在军中展现出非凡的军事天赋,他不仅亲自示范兵器操练,还将自己力大无穷、勇猛无畏的作战风格融入训练之中,使江东子弟兵形成了勇猛果敢的战斗作风。项庄则负责教导将士们剑术和近身格斗技巧,提升军队的单兵作战能力。
与此同时,项梁派人西处联络其他反秦义军。召平奉陈胜之命东进,听闻陈胜兵败,便渡江拜项梁为楚王上柱国,令其“急引兵西击秦”。项梁借此机会,率领大军渡过长江,一路上收编陈婴、英布、蒲将军等各路义军,队伍迅速扩充至六七万人,成为反秦势力中最强大的一支。
五、星火燎原:反秦的浪潮奔涌
会稽聚义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项氏军团的崛起,极大地鼓舞了各地反秦义军的士气。在楚地,无数豪杰纷纷响应,旧楚的旗帜再次飘扬;在中原,刘邦率领的沛县义军也与项梁取得联系,共同商议反秦大计。
这支由项梁、项羽等人率领的楚军,承载着楚国遗民的复国梦想,也肩负着推翻暴秦的历史使命。他们从会稽山出发,一路西进,与秦军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为最终埋葬秦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会稽聚义这一历史事件,也成为了项氏家族崛起的起点,在波澜壮阔的秦末农民战争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梁山好汉123”推荐阅读《楚汉演义之芒砀山传奇》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SYL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