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以为,历史是一条向前延伸的首线,从蛮荒走向文明,从黑暗走向光明。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正在提醒我们,人类文明并非线性发展,而更像是一条不断被“重置”的曲线。
考古学家在世界各地发现了大量无法用主流历史解释的遗迹,它们拥有高度复杂的建筑工艺、天文学知识,甚至某些类似现代工程的技术细节。玛雅、苏美尔、印度河、古埃及、克里特岛……这些古代文明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曾达到高度繁荣,然后突然灭亡,如同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抹去。而它们的灭亡,并非因战争或政治动荡,而往往与一种更为可怕的力量有关——自然灾变。
这便是灾变论的核心:人类历史上的多次文明断裂,并非偶然,而是由周期性的大灾难所致。这些灾难可能来自地球自身,也可能来自宇宙深处,甚至是一种超出人类认知的“重启机制”。
在众多灾变事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一万两千年前发生在地球上的神秘大灾难。
格雷厄姆·汉考克(Graham Hancock)在他的著作《诸神的指纹》中指出,公元前10800年左右,地球突然经历了一次全球范围的气候巨变,海平面快速上升,大片陆地被淹没,动植物群出现大规模灭绝现象。格陵兰冰芯的分析数据显示,在极短的时间内,全球气温骤然下降,随后又快速回暖。许多科学家将此现象称为“新仙女木事件”,但至今无法完全解释其成因。
有学者提出,是一颗巨型彗星撞击了地球,触发了海啸、火灾、气候紊乱等连锁反应。这颗彗星的碎片甚至可能散落在北美大陆,引发了古代北美文明的突然崩溃。
但灾变论者认为,事情远不止于此。
他们指出,柏拉图在《对话录》中记载的“亚特兰蒂斯”文明,便是在这一时期沉入大海。据柏拉图称,亚特兰蒂斯是一个拥有高度科技、巨大战舰与天空飞行器的先进文明,但因为“骄傲与堕落”,最终被神罚所灭,整个大陆一夜之间沉没。
过去人们常将亚特兰蒂斯视为神话,但灾变论者却相信,它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史前文明,而它的毁灭,正是某种“定期发生”的灾难模式中的一次。换句话说,亚特兰蒂斯并非唯一的牺牲者。
支持这一观点的,还有位于土耳其的哥贝克力石阵。这座建于公元前9600年的巨型石阵,拥有精密的建筑布局与复杂的宗教图腾,远远早于目前己知的任何文明城市。然而它并未在历史中留下延续的痕迹,而是被有意埋葬,仿佛某个文明在预见灾难来临前,试图将信息封存,等待后世揭开。
如果我们接受灾变论,就必须重新看待时间的意义。在这个理论中,人类不是从无到有的进化产物,而是在一次次灾难之后不断重建文明的“幸存者”。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也许只是第五次、第六次文明周期。
支持这一观点的,还有玛雅人的“长纪历”与印度教的“西劫纪”系统。它们都描述了人类历史分为多个时代,每个时代都以毁灭结束,并由下一个纪元接替。中国古代典籍《山海经》与《易经》也有类似记录,提到“上古有大水,大火,大寒,人不得居也”,似乎在描述某种远古天灾。
更令人不安的是,现代科学数据似乎也支持某种灾变周期的存在。地磁反转、大陆漂移、太阳活动异常、地壳剧烈运动、超火山爆发、全球气候突变……这些现象都不是稳定持续的,而是存在显著的周期性。而这些周期,有些恰好接近一万两千年。
如果真有一种“地球重启机制”,它是否正在再次临近?
近年来,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极端气候频发,火山与地震活动显著增强。2023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报告称,地球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升温趋势,己达到“可触发关键性气候临界点”的程度。
科学家对这些数据的解释仍趋保守,但一些边缘理论学者则毫不避讳地指出,这或许正是下一个文明大灾变的前兆。就像上一个周期结束时那样,一切繁荣将会在短短数年内土崩瓦解。
当然,这种观点至今仍被主流科学界所回避。历史书上写的,是人类一步步走来的脚印;而灾变论告诉我们的,则是那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突然中断的旅程。
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那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科技、城市、知识、记忆——不过是下一个文明遗址中的石雕与废墟。
我们是否也正处在某个灾难循环的末尾?我们现在所做的,又是否足以抵御一场不可知的重置?
就像古代文明中那些突然消失的王国,我们可能永远无法预知末日的来临。但他们留下的遗迹,或许就是他们对未来世界的唯一警告。
我们是否听得懂这警告,就决定了,我们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被抹去”的文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SZJ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