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市,下午三点。
国家部委大楼,一间地图上不存在的会议室。
厚重的紫丝绒窗帘将午后的阳光切割得支离破碎,只有几缕固执的光尘在空气中浮动,像被放慢了无数倍的无声电影。
室内的冷气开得极足,将红木长桌的漆面浸染出一层冰凉的薄光。
空气里唯一的声响,来自赫连颂指间那份报告的翻页声。
哗啦。
纸页摩擦的声音,在这种近乎真空的寂静里,显得格外刺耳。
报告的标题是黑体三号字——《关于“中华文化海外推广计划”的紧急报告》。
下面的内容,赫连颂只扫了一眼,就精准地捕捉到了几个关键词:停滞、困境、阻力、资金链断裂。
一堆烂摊子。
他将报告轻轻合上,放在桌角,动作精准得像在摆放一枚精密的仪器。
坐在长桌主位上的男人,终于动了。
赫连颂的父亲,赫连正雍。一位仅凭名字就能让京市某些圈子抖三抖的人物,此刻只是一个面容严肃的父亲。
他没有看赫连颂,目光依旧停留在面前那杯己经凉透的茶上。
“这个项目,你来接手。”
声音低沉,没有商量的余地,是纯粹的指令。
一份崭新的任命文件被他骨节分明的手推过长长的桌面,无声地滑行,最终停在赫连颂的面前。
白纸黑字,红色的印章像一团凝固的血。
总负责人:赫连颂。
赫连颂的视线从那三个字上抬起,落回父亲的脸上。
他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没有惊讶,更没有推诿。
他只是平静地问。
“理由?”
修长的手指在冰凉的红木桌面上,极有规律地轻敲着。
嗒。
嗒。
嗒。
每一下,都像在丈量着某种无形的界限。
赫连正雍终于抬起眼,那双历经风浪的眼睛里,沉淀着赫连颂所熟悉的、不容置喙的威严。
“之前的团队,格局小了,路走窄了。”
他的声音顿了顿,像是在给赫-连颂消化的时间。
“这个项目,意义非凡,只能成功。”
赫连颂捕捉到了父亲话里那句“意义非凡”的重量。
这背后牵扯的东西,远比一份推广计划要深得多。
但他更在意的,是执行层面的东西。
赫连颂冷静地接受了任命,将那份文件收拢到自己面前。
这是任务。
是家族与国家共同赋予的任务,他没有理由拒绝,也必须完美完成。
至于他个人的好恶,在这种级别的责任面前,一文不值。
赫连正雍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身体微微前倾,补了一句。
“我知道,你不喜欢和那些明星艺人打交道。”
赫连颂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下了。
他确实不喜欢。
在他建立的世界观里,娱乐圈约等于浮华,喧嚣,失序。
一群被资本和流量操控的木偶,一群贩卖虚假人设的商品。
而这个项目,想要在海外快速铺开,最便捷的路径,就是与那个圈子合作。
赫连正雍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容辩驳的决断。
“但这次,你需要一个最有影响力的‘扩音器’。”
赫连颂的唇角抿成一道冷硬的首线。
“影响力需要服务于目标,而不是制造噪音。”
他迎上父亲的目光,声音平稳,却字字清晰。
“我会用我的标准来衡量。”
赫-连正雍看着他,眼神里闪过一丝极淡的、类似于赞许的东西,随即隐去。
“很好。”
会议结束。
赫连颂回到自己位于大楼顶层的办公室。
这里和他的人一样,冷峻,规整,看不到一丝多余的色彩。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整个京市被压缩的权力中枢版图。
助理林谦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将一份厚厚的文件夹放在他桌上。
“赫连先生,这是项目组根据大数据和业内风评,初步筛选出的备选形象大使名单。”
“嗯。”
赫连颂解开西装的第一颗纽扣,略微松了松领带,整个人陷进宽大的真皮座椅里。
他随手翻开了那份名单。
第一页,就是一张精修到毫无瑕疵的写真照。
照片上的男人,坐在一片仿古的竹林里,身上穿着改良过的现代唐装,白衣黑裤,干净利落。
他笑得堪称完美,唇角上扬的弧度,眼角弯起的温柔,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精准地踩在大众审美的G点上。
可那双眼睛……
明明在笑,却又像隔着一层冰冷的、透明的介质,在审视着镜头外的一切。
仿佛能穿透纸张,首首地扎进看照片的人心里。
纪云庭。
照片下方,印着这个名字。
赫连颂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这个名字……
他好像在哪里听过。
不是在财经新闻,也不是在任何正式的报告里。
而是在某个被他归类为“杂音”的场合,带着某种……令他天生不悦的联想。
(http://www.220book.com/book/SZJ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