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多,天还未亮透,林秀兰己醒了。
她轻轻坐起身,拿过枕边的小闹钟看了眼时间,然后蹑手蹑脚地下了床。屋里静悄悄的,果果还在熟睡,小脸埋在被子里,睫毛浓密,嘴角挂着点没褪去的奶香味儿。
林秀兰轻轻掖好被角,出了门。
村子这个点只有养牛、喂鸡的人才会起,外头一层薄雾笼着,空气里混着泥土的气息和柴火灰的味道。林秀兰把围裙系在腰上,先到院子角落检查了昨天晾晒的布料,布己干透,用手一摸,带着点清晨的凉意。
她拿出一条条叠好,搬进屋里放到长凳上。每一块布料的尺寸,她都心里有数,谁做哪个款式,她脑中都有分配。她拿了纸笔,把每种布的尺码、颜色和搭配方案一一写在旧账本的空白页上。这本账本,己经被她用作手工车间的“临时生产总册”,虽不规范,但工整清晰。
写到一半,隔壁传来一声鸡叫,接着是柴门吱呀的声响。
“秀兰,你这么早啊?”隔壁的赵婶打着哈欠从门后探头出来,头发还用一条老式毛巾包着,一只手提着水壶,一只手提着早饭蒸笼。
林秀兰应了一声,顺手把两条干净的绣布递过去:“婶儿,这两块你看能不能再绣几朵棉花,前头那个电商平台要一批‘丰收图’,你这手艺绣起来比咱村谁都快。”
赵婶接过来,眼里泛着几分精神:“这个好说。你说绣,我就绣,昨天那单‘五谷丰登’都快做完了。现在人家外地都讲农村味,我跟你说啊,咱这些老东西,值钱得很。”
林秀兰笑了笑:“咱做的不是老东西,是故事。”
她看着赵婶回屋去,再转身进厨房煮了锅粥,捞出米粒后加了点红枣、山药和几片姜,用小火慢慢熬着。这是她从城里回来后养成的习惯,不爱吃外卖,也不习惯咸油重味,每天早餐一定要有一口热粥,哪怕忙得再晚,早饭也必须认真吃。
粥滚开的时候,果果揉着眼睛从房里走出来,小脚踩在地砖上,轻声说:“妈妈,好香啊。”
林秀兰把粥舀了一小碗,吹凉了递过去:“赶紧喝,喝完去把书包整理一下,今天不是要交上周画的那个自然观察日记吗?”
果果点点头,跑到书桌边开始收拾东西。
林秀兰看着她小小的背影,心里泛起一股不动声色的温暖。这个小姑娘,她是要靠自己带大的。不只是养活,更是带着走出另一条命运的轨迹。
**
上午九点,合作社那间空置了多年的旧活动室开始热闹起来。
林秀兰带着几块画好的布板、样品、尺寸说明图进了屋。王婶、张寡妇、李翠花等七八个妇女己经围坐在一张拼起来的长桌旁,有的低头缝针,有的在讨论颜色搭配,还有的干脆就着水杯边喝茶边绣布。
墙角那口老式热水壶,盖子“哐哐”响个不停。林秀兰搬了把高凳子坐下,开始一对一核对昨天的制作情况。
“张婶,这边花朵的颜色偏了一点,我建议你这组再调整下线色,不然整体搭配会显得杂。”
“行,我再改。”张婶搓着手点头,声音里带点不好意思,“昨天灯光太暗,作者“神秘小饭团”推荐阅读《离婚后,她成了全村的骄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缝着缝着就有点眼花了。”
“翠花,你那个‘稻穗图’做得真不错,纹路一根根都绣出来了,等我拍张照发到平台让他们评评。”林秀兰拿出手机,对着那块布拍了一张。
她操作娴熟,动作干净利索。几个妇人看着她那套带图讲解的布样板和分工表都惊了。
“秀兰,我问句实话,你是不是上过什么培训班?”李翠花一边绣一边问。
林秀兰摇头:“没有,都是边干边学的。”
“那你脑子是真的灵光。”王婶感慨。
她没接话,只是笑了笑,然后继续低头在本子上写着材料单。她不爱夸口,因为知道夸口没用,事情得干出来。
她把这间活动室重新命名为“乡创车间”,墙上贴上了几张她自己做的宣传板。板子上写着:“一针一线,都是生活;一方布艺,也能成业。”
这句话,是她昨晚写材料时临时想到的,不是什么格言,但她觉得实在。
**
中午时分,几位妇人干脆留了下来吃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手工活和订单。
“听说那边县里要搞一次农村女工手工品展览,你说我们这些要不要也去报个名?”
“早说了,得跟着秀兰干事。以前做点针线活儿被说成‘闲人’,现在成了‘创收项目’!”
“我家那小孙女都说,奶奶你现在‘上班’了。”众人一阵笑。
林秀兰听着,也笑,却没有笑得太用力,她知道,这背后是很多隐忍和坚持。她说过的那句“你们把时间和信任交给我”,她是真的当成了责任。
**
下午时分,她带着布板去了村委会,找李国华对接乡里计划推进的事。
李国华这会儿正在办公桌前批一份土地流转申请,看见她来了,立刻把笔放下:“你来的正好,我那边刚收到通知,县里的妇联组织要评一个‘特色农村女性带头人’,你愿不愿意报?”
林秀兰一愣:“我?”
“对。”李国华指了指文件,“上面说了,主要考察的是实事项目推进和群众参与度,咱村目前除了你,也没谁合适。”
林秀兰想了想,说:“这事我得回去再考虑考虑,不是我不愿意,是咱这项目才起步,我不想还没走稳就去争这个名声。”
李国华点头,眼里有赞许:“你这个心态,我认可。但你要知道,名声也不是坏事。合适的时候,该出头还是要出头。女人当家,不是只管一亩三分地。”
林秀兰沉默了一下,认真道:“我知道。只是我更希望自己手里的活,脚下的路,是踏实的。”
李国华没再说话,只是轻轻点头,然后把一张文件推过去:“这是一份平台合作草案,你看看,决定签不签。”
林秀兰接过文件,坐下来看了起来。
窗外的阳光洒进来,照在她脸上,她眼神专注,神情沉静。
她知道,这一步一砖一瓦,一针一线,都是她重新站起来的根基。
而她己经走在了这条不回头的路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SZK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