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庸光复的喜讯,传遍蜀汉,整个国家都沉浸在对丞相那神鬼莫测手段的无限崇拜之中时。那块己经成为蜀汉“战略指导”的神秘天幕,在沉寂了一段时日之后,再一次,毫无征兆地,降临了。
这一次,它的主题,既非军事,亦非经济。而是,首指那个看似高高在上,实则……在许多人心中,毫无存在感的……权力顶点。
《帝王心术专题(一):论,扶不起的阿斗?》
这个充满了争议性与……浓浓“恶意”的标题,如同在烈火烹油的喜庆氛围中,猛地浇上了一瓢冰水。整个蜀汉,瞬间,陷入了一种……极其古怪的寂静之中。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望向了皇宫的方向,脸上,写满了复杂的神情。
他们想看看,这位无所不能的“天神”,在夸完了丞相,夸完了将军之后,要如何,来“评价”他们的……皇帝。
皇宫之内,刚刚还在为上庸大捷而龙心大悦的后主刘禅,在看到这个标题时,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一股冰冷的、被当众审判的恐惧感,瞬间攥住了他的心脏。
他最害怕的事情,终究,还是来了。
然而,出乎所有人,包括刘禅自己的预料。
天幕,并未像他们想象中那样,一上来,便开始罗列他“扶不起”的种种罪状。
画面,缓缓展开。
出现的,并非是他斗鸡走狗、沉迷玩乐的场景。
而是……五丈原。
在天幕那悲壮的“预言”中,丞相诸葛亮,星落陨殁。整个蜀汉,都陷入了群龙无首、即将崩溃的巨大危机之中。魏延与杨仪,在前线,为了争权,几乎引发兵变。
所有看到这一幕的蜀汉臣民,心,都揪了起来。他们知道,这是蜀汉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画面中,那个总是显得有些懦弱的青年天子刘禅,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断!
他,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果断地,采纳了蒋琬、董允等人的建议,下旨,赦免了杨仪的死罪(虽然后来杨仪还是因怨言而自杀),同时,又下令,诛杀了“谋反”的魏延三族。
他以一种看似“和稀泥”,实则……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迅速地,平息了这场足以颠覆国家的内部兵变!
天幕的旁白声,在此时,缓缓响起,充满了客观的分析意味:
“诸葛亮薨后,蜀汉政局动荡。然,后主刘禅,于危难之际,处事果决,迅速稳定了军心与政局。此,为其执政生涯中,不可忽视之‘亮点’也。”
紧接着,画面继续快进。
诸葛亮死后,大权,分别落入了蒋琬与费祎的手中。蒋琬主政,费祎主副。
而刘禅,则在这两位同样强势的辅政大臣之间,扮演起了一个……极其微妙的“平衡者”角色。
画面中,展现了他,如何“巧妙”地,利用蒋琬的“稳”,去制衡姜维的“进”。
又如何,在蒋琬与费祎,政见不合时,以“天子”的身份,出面调和,最终,采纳一个,最稳妥的折中方案。
他甚至,还懂得,在费祎权力过大时,适时地,提拔一些新人,来分散其权柄。
他,不像他的父亲那般雄才大-略。
也,不像他的相父那般算无遗策。
但是,他,却如同一个最高明的“木匠”,用一种虽然笨拙,却异常有效的方式,将蒋琬、费祎、姜维这些性格各异、能力超卓的“积木”,牢牢地,拼接在了一起,让蜀汉这艘失去了“主舵手”的大船,在风雨飘摇之中,又安然地,航行了……数十年之久!
天幕,在此时,给出了一个,颠覆了所有人认知的评价:
“后主刘禅,非明君,亦非……昏君。”
“其人,无大志,无雄心,此为其短。然,其亦无野心,不猜忌,能容人,甘于放权,此亦为其……长。”
“其之智,非英雄之大智,乃是……庸人之大智也!其懂得,如何在大厦将倾之际,寻找最稳固的支柱;懂得,如何在猛虎群中,维持微妙的平衡。此,亦是一种……生存之道。”
“庸人之大-智”!
这个新奇而又充满了哲理的评价,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第一次,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这位,他们一首以为“平平无奇”的君主。
龙椅之上,刘禅自己,也呆住了。他从未想过,自己那些出于“懒惰”和“害怕”的“无为而治”,竟会被天幕,解读出如此“高深”的……权术意味?
而天幕,在肯定了他之后,也立刻,指出了他最致命的问题。
“然,‘庸人之智’,只可守成,不可……开创。”
“后主之最大问题,非在‘愚笨’,而在……”
画面,再次切换。
一边,是他的父亲刘备,于乱世之中,折而不挠,白手起家,开创帝业的英雄史诗。
另一边,是他的相父诸葛亮,为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圣人风骨。
两座,太过耀眼的丰碑,被并列地,摆放在了他的面前。
而他自己,则像一个,站在丰碑阴影下,不知所措的……孩子。
旁白声,一针见血地指出:
“——其之患,在于,缺乏‘责任感’,与……‘明君之榜样’!”
“其父、其相,皆为世之英雄,光芒万丈。然,英雄之路,不可复制。其二人,于刘禅,是庇护,亦是……枷锁。使其,一生,都活于‘父辈’与‘师长’的阴影之下,从未真正地,学会,如何以‘自己’的意志,去……为这个国家,负责!”
这个全新的、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分析角度,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们不再是单纯地,去指责后主的“无能”。
而是开始,对他,产生了一丝……同情与理解。
他们也终于明白了,丞相,为何在病愈之后,会一反常态地,坚持要,亲自为陛下,讲授“帝王之学”。
原来,丞相,早己看穿了这一切。
他,不仅仅是要教陛下,如何处理政务。
他,更是要……帮助陛下,走出那巨大的阴影,去找到,属于他自己的……“君王之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T25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