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上,对蜀汉人才政策那如同凌迟般残酷的剖析,仍在继续。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一桩桩令人扼腕的往事,如同放映的皮影戏,将蜀汉朝堂那光鲜外表下的阴影,暴露无遗。
成都城内,无数官员、士人,都陷入了复杂的沉默之中。他们或幸灾乐祸,或感同身受,或兔死狐悲。整个官场,都因这块天幕,而被搅动得人心浮动。
然而,在城中另一处地方——留府长史蒋琬的官邸之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这里没有幸灾乐祸,没有阴谋算计,只有一种沉重得化不开的悲伤与自责。
蒋琬、费祎、董允、郭攸之……这些蜀汉朝堂之上,最核心的、也是最受诸葛亮信赖的“荆州派”重臣,此刻正聚集一堂。他们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站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而是选择一同观看天幕,共同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当看到廖立、彭羕等人因性格缺陷而被废黜、斩杀时,他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作为坚定的“挺诸葛派”,他们本能地想要为丞相辩护,认为这些人罪有应得。可天幕那句“人才非黑即白,不知错失多少可用之才”的点评,又让他们无法反驳,心中多了一丝对人才流失的惋-惜。
而当天幕的矛头,首指丞相那“事必躬亲”的执政模式时,他们的脸色,开始变得无比凝重。
天幕中,那个从青丝熬到白发,在孤灯下批阅如山竹简的丞相身影,深深地刺痛了他们的眼睛。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不是夸张,而是丞相二十余年如一日的真实写照。
他们想起了无数个深夜,当他们早己进入梦乡时,丞相府的灯火,依旧亮着。
他们想起了无数次朝会,丞相对每一项政务的细节都了如指掌,而他们这些分管的官员,有时却还需要丞相来提醒。
他们更想起了,丞相那日渐消瘦的身形,那越来越频繁的咳嗽,以及那双因为过度劳累而总是布满血丝的眼睛。
过去,他们将这一切,视为丞相勤政爱民、鞠躬尽瘁的典范,心中充满了敬佩与仰慕。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丞相撑起的这片安宁的天空,习惯于将所有最棘手、最困难的问题,都上报给丞相府,然后心安理得地等待着那个永远正确的批复。
他们从未想过,这种“依赖”,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
此刻,天幕就像一个最无情的旁观者,将他们这种心态,血淋淋地揭示了出来。当看到画面中,那个忙碌到白头的丞相,与那群清闲到无所事事的“自己”形成的鲜明对比时,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羞愧感,涌上了所有人的心头。
尤其是身为留府长史,名义上是丞相第一副手的蒋琬,更是感同身受。
他想起了那次丞相病倒,自己临危受命,面对堆积如山的政务,第一次感到了手足无措。那一刻他才真切地体会到,丞相的肩膀上,究竟扛着何等沉重的担子。而自己,过去又为他分担了多少?
天幕的旁白,还在继续,分析着这种模式对人才成长的压制。
“……下属官员,责权不明,事事请示,逐渐丧失独立思考与临机决断之能力……”
听到这里,天幕:丞相,你的北伐剧本拿错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天幕:丞相,你的北伐剧本拿错了最新章节随便看!向来以沉稳持重著称的蒋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两行滚烫的清泪,顺着他那饱经风霜的脸颊,悄然滑落。
他哭的,不是天幕对丞相的“批评”。
他哭的,是天幕所揭示的,那个被他们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给活活累垮的……丞相。
“公琰……”一旁的费祎看到蒋琬落泪,心中也是一酸,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蒋琬的肩膀,自己的眼眶,也早己泛红。
“文伟,休昭,”蒋琬没有睁眼,声音却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深刻的自责与悔恨,“我等……有罪啊!”
“丞相以国事为己任,将我等视为股肱,委以重任。可我等,却心安理得地,将所有重担,都压在了丞相一人身上!我等名为辅政,实为坐享其成!名为栋梁,实为藤蔓!只能依附于丞相这棵参天大树,却从未想过,自己也该学着去遮风挡雨!”
他的话,说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心事。
是啊,他们都对丞相忠心耿耿,都愿意为大汉抛头颅、洒热血。但是,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忠诚,变成了一种思想上的懒惰和行动上的依赖。他们习惯了在丞相的庇护下,做一个完美的执行者,却从未想过,自己也应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决策者。
他们既心疼丞相的辛劳,也为自己过去的未能多分担,而感到深深的羞愧。
董允,这位向来以刚正不阿著称的侍中,此刻也忍不住发出一声长叹:“丞相之过,非在不能容人,而在……太过爱护我等。他总想为我等遮蔽所有风雨,却忘了,温室中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霜的。若我等早能独当一面,丞相又何至于……积劳至此?”
这句话,让所有人陷入了更深沉的沉默。
他们终于意识到,要让蜀汉长久,要让丞相的心血不白费,要避免天幕中那“国事无人可继”的悲剧。他们就必须改变!
他们必须学会独立,而不是永远依赖丞-相。
他们必须学会承担责任,而不是将所有难题都上交给丞相。
他们必须真正地成长起来,从一根根需要大树支撑的藤蔓,变成一片能够共同抵御风雨的……森林!
这种意识的觉醒,远比任何官职的升迁、权力的交接,都更为重要。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自身责任的重新定位,是一种从“辅臣”到“主臣”的心态转变。
蒋琬缓缓擦去眼角的泪水,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那双原本温和的眼眸中,己经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属于执政者的坚定与担当。
他看向费祎和董允,沉声道:“丞相病体未愈,国事繁重。从今日起,凡我等职权之内,可自行决断之事,便不必再事事请示。若有失误,由我蒋琬,一力承担!”
费祎与董允对视一眼,重重地点了点头:“我等,亦当如此!”
天幕,依旧在苍穹之上,冷酷地剖析着蜀汉的沉疴。
但这一次,在天幕之下,这几位大汉最核心的臣子,心中不再只有敬畏与恐惧。
他们,己经开始在痛苦的反思中,寻找到了自己未来的……道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T25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