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大营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自天幕消失、丞相吐血昏厥之后,整座大营便陷入了一种诡异的、令人窒息的沉寂之中。没有了往日的操练号角,没有了士卒的喧哗笑骂,甚至连战马的嘶鸣都变得有气无力。一种名为“迷茫”的瘟疫,比最可怕的伤寒传播得还要迅速,感染了从普通士卒到高级将领的每一个人。
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更不知道未来将去向何方。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如同一道无法挣脱的魔咒,死死地缠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帅帐之内,经过随军医官的紧急施救和短暂的休息,诸葛亮的气色稍稍恢复了一些,但那份深入骨髓的憔悴与疲惫,却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住。他没有再理会帐外那一道道充满关切与探究的目光,只是默默地喝下了一碗苦涩的汤药。
药很苦,但远不及他此刻的心苦。
他能感受到外界那巨大的、无形的压力。有来自三军将士的信念崩塌,有来自成都朝堂可以预见的猜忌与攻讦,更有来自那神秘天幕对他毕生事业的无情宣判。内外夹攻之下,饶是他心志如铁,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与沉重。
换做任何一个普通人,在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后,恐怕早己心神崩溃,一蹶不振。
然而,诸葛亮之所以是诸葛亮,便在于他那远超常人的理智与坚韧。
在短暂的失态与痛苦过后,他那颗被震惊与不甘所占据的大脑,开始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方式,重新运转起来。他知道,现在不是沉湎于悲伤的时候,更不是自怨自艾的时刻。作为这支大军、乃至整个蜀汉的主心骨,他必须站起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理清头绪,找到应对之策。
他缓缓起身,披上外衣,走出了帅帐。
他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只见他面色虽然苍白,但眼神己经恢复了往日的深邃与平静,仿佛刚才那个失态吐血的人,并非是他。
他环视着大营中那些茫然的脸庞,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每一个角落:“传我将令!”
姜维、魏延、王平等一众高级将领,立刻神情一肃,躬身听令。
“其一,”诸葛亮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自即刻起,全军原地休整,各部严守营寨,不得擅动。北伐之事,暂缓。”
此令一出,众将心中皆是一凛。暂缓北伐,这几乎是从侧面印证了天幕的部分“预言”,但此刻,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其二,”他继续说道,“封锁大营,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同时,严令三军,不得再私下议论今日天幕之事。有敢妄言惑众、动摇军心者,立斩不赦!”
这道命令,充满了杀伐果断的意味。他要用最严厉的军法,暂时压制住己经开始溃散的军心,为自己争取思考和应对的时间。
“其三,”他的目光扫过姜维和几名心腹,“帅帐周围,加强警戒。无我将令,任何人不得靠近。所有军务奏报,暂交由姜维与长史杨仪共同处理。”
三道将令,清晰果决,有条不紊。那熟悉的、运筹帷幄的丞相,仿佛又回来了。虽然将士们心中的迷茫并未散去,但至少,大营中那混乱失序的状态,天幕:丞相,你的北伐剧本拿错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天幕:丞相,你的北伐剧本拿错了最新章节随便看!开始得到控制。有了明确的指令,他们不再像无头苍蝇般乱撞,而是各自返回营寨,执行命令。
整个汉中大营,再次恢复了秩序,只是这份秩序之下,涌动着更加深沉的暗流。
下达完命令后,诸葛亮没有再理会任何人,转身返回了帅帐,并让亲兵将帐帘死死地放下。
帐内,光线昏暗。他没有走向那张熟悉的、摆满了军务竹简的帅案,而是来到了另一张空置的小几案前,跪坐下来。
他让亲兵取来了笔、墨、以及一卷崭新的、尚未使用的空白竹简。然后,他挥了挥手,示意所有人退下。
偌大的帅帐之内,再次只剩下他一人。
他没有点亮油灯,只是借着从帐篷缝隙中透进来的微弱天光,静静地研墨。墨锭在砚台上缓缓转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一如他此刻复杂而又力求平静的心绪。
墨研好了,他提起笔,却没有立刻下笔。他面前铺开的,不再是那张他看了无数遍的北伐地图,不再是那些写满了敌我兵力部署的军情奏报,而是一卷干干净净、一字未有的……白纸。
更准确地说,是一片空白的竹简。
这片空白,就如同他此刻那被彻底颠覆的认知,和那片茫然的未来。过去的一切,似乎都失去了意义;未来的道路,又在何方?
他闭上了眼睛,将外界的一切干扰都隔绝在外。整个世界,仿佛都消失了,只剩下他自己,和那块烙印在他脑海中的、巨大而神秘的天幕。
他要复盘。
他要用自己那堪比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将天幕从出现到消失,所展示的每一个画面,所说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原原本本地复刻下来。
他要验证其真伪。
街亭之败,陈仓之围,李严的信件……这些都是己经发生的、可以考证的过去。他要将天幕的“叙述”,与自己记忆中的真实情报,逐一进行比对,看看其中是否存在任何的虚假与疏漏。
更重要的,他要分析其意图。
这块天幕,它究竟是敌是友?它为何要以这种方式,降临于世?它揭露过去,预言未来,将蜀汉的困境赤裸裸地摆在台面上,其最终的目的,究竟是想彻底摧毁蜀汉的希望,还是……在以一种残酷的方式,警示他们,给予他们一线改变命运的可能?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的一丝微光,让诸葛亮那颗冰冷的心,重新燃起了一点微弱的火苗。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他想起了天幕吟诵《后出-师表》时,那宏大而平静的声音。
是啊,坐着等死,和挣扎求生,他诸葛亮,从来都只会选择后者!
无论这天幕是神是魔,是福是祸,他都不能就此沉沦。他必须解构它,分析它,洞悉它!
想到这里,他那双紧闭的眼眸,猛地睁开。眼中原有的茫然与痛苦,己被一种超乎寻常的、近乎于学究般的冷静与专注所取代。
他提起笔,饱蘸浓墨,在那片空白的竹简上,落下了第一个字——
“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T25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